第18章 王熙凤(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王”家族,这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极具权势和财富的家族。“金陵王”与其他几大家族相互联姻,盘根错节,在地方上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家族的荣耀和地位为王熙凤提供了优渥的成长环境,也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信。

在贾府中,王熙凤的身份多重且关键。她是贾琏的妻子,贾琏是荣国府二老爷贾赦的儿子,这使得王熙凤成为了贾府的少奶奶之一。同时,她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在贾府中掌管着重要事务,是贾府实际的管理者之一。凭借这层亲缘关系,王熙凤得以进入贾府权力核心圈。

王熙凤在贾府中扮演着实际大管家的角色。她凭借着精明能干和善于权谋的特质,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被委以管理贾府上下事务的重任。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将贾府的大小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日常的饮食起居、迎来送往,还是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她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然而,王熙凤的权力并非一帆风顺。在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方利益交织。她既要应对来自长辈的期望和要求,又要平衡家族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贾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对贾府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王熙凤的外貌与性格特点

1.外貌描写解析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极具深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她复杂的性格特征。“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丹凤眼本是美丽而灵动的,但“三角”二字却增添了几分犀利与精明。这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贾府上下的大小事务、众人的心思,都难以逃过她的审视。而柳叶眉本应是温柔婉约的,“吊梢”却让其有了一种凌厉之感,暗示着她的强势与威严。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苗条的身量和风骚的体格展现出她的妩媚动人,然而“粉面含春威不露”则表明她表面上春风满面,和蔼可亲,实则暗藏威严。她的笑容并非单纯的友善,更多时候是一种社交手段,是在贾府复杂环境中周旋的武器。“丹唇未启笑先闻”更是先声夺人,凸显出她的泼辣与豪爽,在贾府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王熙凤的外貌描写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她精明、强势、泼辣、妩媚等多重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2.性格特点之精明能干

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协理宁国府这一事件,将她的管理才能展现得一览无余。

宁国府秦可卿去世,府中事务繁杂且管理混乱,尤氏又生病无法理事,王熙凤便临危受命。她一到宁国府,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府中的诸多弊端,如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责、临期推诿等。针对这些问题,她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

首先,王熙凤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她规定了众人的上工时间,卯正二刻点卯,迟到者严惩不贷。有一个婆子迟到了一会儿,她立刻毫不留情地让人拉出去打板子,杀一儆百,让众人不敢再懈怠。这种严格的时间管理,使得宁国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她明确了分工。将各项事务详细地分配给不同的人,做到责任到人。比如,有的负责茶酒器皿,有的负责打扫卫生等。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就能迅速找到责任人,避免了互相推诿的情况。而且,她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表现好的有赏,犯错的则罚,极大地调动了下人们的积极性。

在执行过程中,王熙凤更是雷厉风行。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宁国府,亲自监督各项事务的进展。对于每一个细节,她都了如指掌,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她的这种严谨态度,让宁国府的事务逐渐走上了正轨。

此外,王熙凤还善于随机应变。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但她总能迅速想出应对之策。比如,有一次有人来报说瑞珠触柱而亡,她虽然心中一惊,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安排好了后续事宜,没有让这件事影响到府中的正常秩序。

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精明手段和干练作风,成功地整治了宁国府的混乱局面,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她的这种能力不仅在贾府中得到了认可,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在复杂环境中应对自如的一面。

3.性格特点之心狠手辣

王熙凤的心狠手辣在《红楼梦》诸多事件中暴露无遗,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等情节,都深刻展现了她这一性格特点。

毒设相思局,是王熙凤心狠手辣的典型体现。贾瑞垂涎王熙凤的美貌,屡次对她进行骚扰。王熙凤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假意迎合,实则设下了一个又一个陷阱。她先是约贾瑞晚上在西边穿堂见面,让他在寒冬中冻了一夜。贾瑞不知悔改,王熙凤又让贾蓉、贾蔷等人再次骗他,不仅勒索了他一百两银子,还让他喝了一肚子脏水。经过这两次折腾,贾瑞一病不起。即便如此,王熙凤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最终导致贾瑞命丧黄泉。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名声,不惜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对待一个对她有非分之想的人,可见其心狠手辣。

弄权铁槛寺则凸显了王熙凤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一面。在铁槛寺,老尼净虚求她帮忙摆平一件事,只要能让守备家退婚,张家愿意拿出三千两银子。王熙凤听后,便通过关系逼迫守备家就范。她根本不顾及这桩婚事背后两个年轻人的幸福,仅仅为了三千两银子,就轻易地干预他人的婚姻,导致一对有情人可能无法在一起,甚至可能引发悲剧。她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草菅人命,毫不顾忌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逼死尤二姐更是将王熙凤的心狠手辣推向了极致。贾琏背着王熙凤在外面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得知后,表面上装作大度,将尤二姐接入贾府,实际上却在暗中设计陷害她。她先是唆使尤二姐原来的未婚夫张华状告贾琏,又在贾府中散布谣言,让尤二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她还故意刁难尤二姐,不给她好的饮食和医药,使得尤二姐的病情日益加重。最后,尤二姐在绝望中吞金自尽。王熙凤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尊严,为了满足自己的嫉妒心,不择手段地迫害尤二姐,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王熙凤的心狠手辣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他人的生命和幸福,这种性格特点也为她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4.性格特点之八面玲珑

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善于逢迎在她与贾府众人的相处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是对上的贾母、王夫人,还是平级的贾府姐妹,亦或是对下的贾府下人,她都能巧妙应对,游刃有余。

在与贾母相处时,王熙凤可谓是费尽心思讨好。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享受着众人的尊崇,而王熙凤深知贾母喜欢热闹、爱听奉承话。于是,她常常变着花样逗贾母开心。在贾母看戏时,她会适时地插科打诨,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得贾母哈哈大笑。她还会留意贾母的喜好,在饮食、服饰等方面投其所好。有一次,贾母提到喜欢吃某样点心,王熙凤便立刻记在心里,之后专门让人做来给贾母品尝。她的这些举动让贾母对她宠爱有加,也为自己在贾府赢得了稳固的地位。

对于王夫人,王熙凤既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又是她管理贾府事务的得力助手。她在处理事务时,总是以王夫人的意愿为先。在抄检大观园一事中,王夫人对园中的一些事情心存疑虑,王熙凤便积极配合,带领众人进行抄检。她虽然心中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为了迎合王夫人,还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同时,她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向王夫人表忠心,让王夫人觉得她是一个可靠的人。

在与贾府姐妹相处时,王熙凤展现出了她的圆滑世故。她对待姐妹们既亲切又不失分寸,会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姐妹们举办诗社时,她主动提出赞助经费,还开玩笑说自己是“监社御史”,让姐妹们觉得她很随和。她也会在姐妹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赢得她们的尊重。但当涉及到贾府的利益和规矩时,她又会毫不留情地维护,让姐妹们知道她的威严。

对待贾府下人,王熙凤则是恩威并施。她深知下人们的心思,对于那些听话、办事得力的下人,她会给予一定的赏赐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对于那些不听话、犯了错的下人,她则会严厉惩罚,以儆效尤。有一次,一个婆子因为迟到被她打了板子,这件事让其他下人都不敢再轻易犯错。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管理了贾府的下人,让他们对自己既敬畏又服从。

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善于逢迎使她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成为了贾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这种性格也让她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二、王熙凤的主要事迹

1.精彩出场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出场堪称经典,极具先声夺人的效果,背后更蕴含着深意。

当时,林黛玉正与贾母等人叙谈,“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一声响亮的话语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在等级森严的贾府,如此大胆放肆的出场方式,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让读者对王熙凤的性格有了初步的印象——泼辣、豪爽且不拘小节。

王熙凤的穿着打扮也十分引人注目。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如此华丽的服饰,不仅显示出她的富贵与奢华,更体现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她见到林黛玉后,一连串的动作和言语更是展现出她的精明和善于逢迎。她拉着林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接着就用一连串的夸赞之词表达对林黛玉的喜爱,“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番话既讨好了贾母,又不得罪在场的贾府众姐妹,可谓是一箭双雕。

王熙凤的精彩出场,先声夺人,让她在众人面前迅速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她的出场方式和言行举止,都显示出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她是贾府的管理者,需要在众人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威严和能力;她也是贾母的开心果,需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幽默风趣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同时,她的出场也为后文她在贾府中的一系列行为和故事埋下了伏笔,让读者对这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2.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堪称《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充分展现了她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宁国府秦可卿去世,府中事务繁杂且管理混乱,尤氏又因病无法理事,王熙凤临危受命。她刚到宁国府,便迅速展开对府中情况的了解,很快就发现了诸多弊端。人口混杂,导致物品经常遗失却难以追查;事无专责,各项事务无人明确负责,遇到问题便相互推诿;同时,府中还存在着作息混乱、纪律松弛等问题。

针对这些弊端,王熙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首先,她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卯正二刻点卯,迟到者严惩不贷。有个婆子迟到了一会儿,王熙凤毫不留情,立刻让人拉出去打板子,还进行了罚款。这一举措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让府中的下人不敢再懈怠,工作的时间观念大大增强。

其次,王熙凤明确了分工。她将各项事务详细地分配给不同的人,做到责任到人。比如,有的负责茶酒器皿,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负责看守门户等。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找到责任人。而且,她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表现好的有赏,犯错的则罚。对于那些认真负责、办事得力的下人,她会给予额外的赏赐,如增加月钱、发放物品等;而对于那些偷懒耍滑、违反规定的下人,则会进行严厉的惩罚,如扣月钱、打板子等。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下人们的积极性。

在管理手段上,王熙凤雷厉风行。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宁国府,亲自监督各项事务的进展。对于每一个细节,她都了如指掌,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她的眼神犀利,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一旦发现有人工作不认真或者出现失误,她会立刻进行批评和纠正。她的话语简洁有力,让人不敢违抗。同时,她也善于随机应变。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但她总能迅速想出应对之策。比如,有一次临时需要增加人手,她马上从其他岗位调配人员,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王熙凤的整治,宁国府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能够迅速完成。下人们的纪律性增强,不再像以前那样懒散和随意。府中的财物管理也更加规范,物品遗失的情况明显减少。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她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让宁国府的众人对她既敬畏又佩服。

3.弄权铁槛寺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是《红楼梦》中展现其贪婪与狠辣的典型情节,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她对权力和金钱的追逐,更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当时,王熙凤随贾府众人送秦可卿灵柩到铁槛寺暂歇。老尼净虚前来求她帮忙,原来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张财主的女儿金哥,可金哥已许配给守备家的公子,两家为此僵持不下。老尼希望王熙凤能通过关系让守备家退婚,事成之后,张家愿意拿出三千两银子作为酬谢。

王熙凤本就爱揽事弄权,听闻有银子可赚,立刻来了兴致。她根本没把这桩婚事的是非对错放在心上,也不顾两个年轻人的幸福,便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她轻描淡写地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随后,她便通过长安节度使云光,逼迫守备家退了婚。

在这个过程中,王熙凤充分展现了她的权势和手段。她凭借着贾府的地位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轻松地打通了关节,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然而,她的这种弄权行为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金哥得知自己被退婚后,自缢而亡,守备家的公子也为情殉情。一对有情人就这样香消玉殒,而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正是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的弄权之举。

王熙凤弄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对金钱的贪婪。在贾府,虽然她掌管着府中的财政大权,但她依然不满足,总是想尽办法敛财。三千两银子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足以让她心动,从而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是她对权力的渴望。她喜欢那种掌控一切、呼风唤雨的感觉,通过干预他人的婚事,她能够展示自己的权势和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一事件的后果不仅是两条年轻生命的消逝,也为王熙凤的命运埋下了隐患。她的弄权行为违背了道德和法律,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怨恨。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这些隐藏的矛盾可能会被激化,成为她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这一事件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权力和金钱可以随意践踏他人的生命和幸福。

4.毒设相思局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致使贾瑞命丧黄泉,这一情节深刻展现了她的心狠手辣,也揭示了贾瑞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贾瑞本是贾府义学塾贾代儒的长孙,他品行不端,在见到王熙凤的美貌后,便起了邪念,屡次对王熙凤进行骚扰。王熙凤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贾瑞的心思,但她并未当场发作,而是不动声色地设下了圈套。

王熙凤先是假意迎合贾瑞,约他晚上在西边穿堂见面。贾瑞不知是计,满心欢喜地赴约。然而,当他到达约定地点后,却发现门被关上,他被锁在了穿堂里。寒冬腊月,冷风刺骨,他在那里冻了一夜,第二天回家还不敢声张,只能默默忍受。但贾瑞并未吸取教训,依旧对王熙凤不死心。

王熙凤见贾瑞如此愚蠢,便再次设局。她让贾蓉、贾蔷去骗贾瑞,说王熙凤在房里等他。贾瑞再次中计,来到房里后,却被贾蓉和贾蔷抓住把柄。他们勒索贾瑞一百两银子,并威胁他不许声张。贾瑞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在这过程中,他还被浇了一肚子脏水。

经过这两次折腾,贾瑞一病不起。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却始终对王熙凤念念不忘。王熙凤得知后,不仅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厌恶他,根本不打算放过他。最终,贾瑞在绝望和病痛中死去。

王熙凤设局的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名声。在贾府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名声至关重要。贾瑞的骚扰行为让她感到被冒犯,为了不让此事传出去影响自己的声誉,她决定严惩贾瑞。二是她本身心狠手辣的性格使然。她对待冒犯自己的人从不手软,会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

贾瑞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他自身品行不端,贪图女色,在明知王熙凤可能有诈的情况下,依然一次次上钩,可见他的愚蠢和贪婪。同时,他身处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根本不是王熙凤的对手。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弱点。

5.计赚尤二姐

在《红楼梦》里,王熙凤计赚尤二姐并最终将其逼死,这一过程尽显她的心机深沉与手段狠辣。

贾琏背着王熙凤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此事被王熙凤得知后,她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已盘算好了一套狠毒的计谋。她先是打听到尤二姐原来的未婚夫张华,唆使张华状告贾琏国孝家孝期间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这一招既让贾琏陷入了舆论和法律的困境,也为她后续的行动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接着,王熙凤亲自前往尤二姐住处,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她哭得泪人一般,拉着尤二姐的手,说自己是来接她进府的,还把自己说得十分委屈,称贾琏瞒着她在外娶亲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她言辞恳切,让尤二姐觉得她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便跟着她进了贾府。

进入贾府后,王熙凤并没有就此罢休。她一方面在贾母、王夫人等长辈面前表现得对尤二姐关怀备至,让长辈们觉得她大度贤良;另一方面,却在暗中指使丫鬟善姐等人刁难尤二姐。善姐对尤二姐态度恶劣,不给她好的饮食,还时常冷嘲热讽。尤二姐有苦难言,只能默默忍受。

王熙凤还利用秋桐来对付尤二姐。秋桐本是贾赦赏给贾琏的小妾,她年轻气盛,又仗着有贾赦撑腰,不把尤二姐放在眼里。王熙凤故意挑唆秋桐,说尤二姐的坏话,让秋桐与尤二姐产生矛盾。秋桐便时常对尤二姐恶语相向,甚至在尤二姐生病时,也毫不关心。

尤二姐在贾府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她的孩子也因为王熙凤暗中使坏而流产。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终,在绝望和痛苦中,尤二姐吞金自尽。

王熙凤在计赚尤二姐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计谋与手段。她利用张华告状,制造舆论压力;用“苦肉计”骗取尤二姐的信任;指使丫鬟刁难,让尤二姐在府中孤立无援;挑唆秋桐与尤二姐争斗,加剧尤二姐的痛苦。她的这些手段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最终达到了逼死尤二姐的目的。这一事件充分展现了王熙凤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之间的残酷斗争。

三、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与管理学启示

1.管理才能展现

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在建立规则、明确分工、严格执行等方面得以充分展现。

建立规则是王熙凤管理宁国府的首要举措。她深知宁国府管理混乱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规则约束,于是迅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考勤制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她规定卯正二刻点卯,迟到者严惩不贷。这一明确的时间规定,让府中的下人有了清晰的工作时间概念,杜绝了以往作息混乱的现象。同时,她还制定了财物管理制度,对物品的领用、保管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避免了物品遗失却难以追查的问题。这些规则的建立,为宁国府的有序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