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寻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元丰改官制后,更是一并除去。因而御史中丞实际上是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御史中丞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的负责人。
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御史中丞,从三品大员,位高权重。
也就是说,苏中丞是有免费居住的官邸的。是以,“我年七十无住宅”云云,只不过是为友人贺的自我揶揄。
皇城南有左、右掖门,大宋官邸便在此处。
王棣从李格非的北城住处乘坐牛车七拐八绕的近一个时辰才到了东掖门。
大宋朝缺马,车马行里可供租赁的有牛车、驴车、轿子,独独没有马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王棣倒是淡定的很,轻轻哼着歌,看着道路两边——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人生就像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右掖门官邸皆是白墙黛瓦,青石巷两侧种植松柏森森,尽显肃宁端重。
宋代私人住所称谓不一,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可知高级官员的住宅为府,其余官员房屋为宅,其他庶民居住的房屋称为家。
苏辙位居从三品御史中丞,属于高官显贵,住所理所当然为“苏府”。
不巧的是,门子接了王棣的拜帖,却告知今日虽是休沐,苏中丞外出访友未归,怕是夜里才会返回,引了王棣去偏厅稍坐,乃去禀告府里小郎。
苏府主母史氏潜心向佛,长年起居于斋堂,素不过问家事,家中迎来送往等事务概由大郎苏迟及其妻子梁氏负责打理。
许是王棣名声在外,且是弱冠少年,梁氏竟是带了二位年龄相仿的豆蔻小娘子陪着苏迟一同待客。
王棣早前做过相关功课,对苏中丞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
苏辙育有三子五女,子嗣旺盛。长子苏迟苏伯充廿三岁,少有才名,虽未过科试,在汴京也是颇有名气。他的妻子梁氏颇有来头,出身于郓州须城梁氏,曾祖父乃是雍熙二年状元梁灏。灏配阎氏,有三子:梁固、梁述、梁适。其子梁固于梁灏中状元之日出生,后也中了状元,因此与父亲称为“父子状元”。皇佑中,以子(梁适)贵追封益国公,赐太师中书函兼尚书令。梁适累勋官至观文殿大学士,以太子太保任辞官归居,晋升太傅。
熙宁三年去世,赠司空兼侍中,谥“庄肃”。
虽然“状元父子”双双早逝,梁适梁仲贤却带领家族走向繁盛。人称“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可与“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比肩。
梁氏父亲乃是梁适六子梁彦明,时任开封府通判。
苏、梁联姻,相互倚重,传为一时佳话。
梁氏虽方二十出头,却是端庄贤淑、秀外慧中,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对王棣很是友善,不着痕迹地问了不少事儿。
王棣两世为人,阅历丰富,又怎会看不出对方打的什么主意?看看那二位小娘子就晓得了。嗐,送上门相亲哪。
苏辙膝下五女,长女嫁文务光,次女嫁王适(去岁殒)。这端坐于大嫂身旁的二位小娘子是三娘子与四娘子,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四岁,脾性迥异,三娘子内秀,四娘子大方;一个垂眉敛目,一个目光灼灼。
这四娘子与姑姑苏静嘉倒是肖似……据苏过说,苏小妹也是来了汴京,却不晓得今日去了何处?
一想到苏小妹,王棣不免有些走神,数月未见,似乎有点想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