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防露(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一夜无话,次日一大早众人便开始了朝圣之旅。
第一站是尼山,入住的客栈在县城东南,尼山便在数里外。许五先请了本地人带路,算是“导游”。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一代圣人孔子诞生在这里。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尼山之西约五华里处,有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它就是鲁源村,古人称之为鲁源林。导游解说道:“本县县志记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鲁源鲁源,其义即为鲁国之源。”
过鲁源村,北行有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名叫智源溪。导游又说:“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源之源。”
王棣见溪水潺潺,溪畔枫叶如火,花黄娇艳,一时间心有所感,吟道:“智源水远东还鲁,颜母山高上接天。木落空林明晚照,雁衔寒雨下秋田……偶因圣诞来瞻仰,红叶黄花处处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诗虽算不上高明,却很是应景,给人出口成诗之感,解元果是名副其实的。
聂胜琼双眼冒着小星星,毫不掩饰倾慕之意。
蔡云英将好姐妹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下念道:“阿琼倒是好眼光,还好有勇气,若换了是我,怕是不能如此的。不过,王三郎未曾有过回应,真是奇怪了。阿琼这么一个大美人主动示爱,居然能坐怀不乱,真是……”
坐怀不乱柳下惠么?虽说到了曲阜,王棣可真没那么“伟大”。作为穿越客,接受过更高文明的教育灌输,单就男欢女爱一事,终归是有底限的。不是冲着结婚去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嘛。更何况,恋爱恋爱,得先有爱。男人,并不全是下半身思考问题的动物,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xing ai才是最高级的xing ai,灵欲合一,才是人生巅峰。
对聂胜琼,他不痴不傻,怎会看不出对方的爱慕。只是,还是太小了啊,可以先接触接触,让时间去验证真爱与否嘛。当然,他也没那么傻白甜,心底里其实已然接受了她,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只等瓜熟蒂落罢了。至于对方的身份,在他看来完全不是个事,他可是曾生活在新时代的哟。
众人沿智源溪北行,约里许,导游指着眼前一石块垒起的窑洞,肃然道:“这是坤灵洞,也便是夫子洞。”
众皆愕然,这简陋寒碜之处便是“夫子洞”?
干宝《搜神记》称,孔子所生,今名孔窦是也……邹尹司居敬因刻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曾祈祷于尼山而生孔子,其父叔梁纥嫌其相貌丑陋,便弃于山下,一只雌虎将其衔入恐内养了起来,故名“坤灵”,洞中原有邹县令司居敬雕刻的孔子像,并有石桌、石凳等……
虽然不大相信,但洞前竖立的石碑上清清楚楚的刻着“夫子洞”三字,总不至于明目张胆的拿圣人开涮,本地父母官是活的不耐烦了么?
只能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孔圣人在那种环境下出生,却能成长为千古圣人,再看看锦衣玉食的你我,能有圣人万一么?
众人心下唏嘘,又觉愧疚难当,俱自暗下决心要以圣人言行为榜样,不求青史留名,但愿问心无愧。
圣地之游,让王旉、王桐叔侄几个受了不小的刺激,暗暗发誓来年春闱定要金榜题名。这种心思待游临孔府、孔林后刺激愈深。
所谓孔府,便是衍圣公府。
宋至和二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仁宗皇帝:“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意思是: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文宣王”,而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将其先祖孔子的谥号加在孔子后裔身上,不可以,应当纠正。
仁宗皇帝纳其议,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其诏文曰:“孔子之后以爵号褒显,世世不绝,其来远矣。自汉元帝封为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时封为褒成侯,始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国也;宣尼,其谥也;公侯,其爵也。后之孙虽更改不一,而不失其义。
但元佑元年改封奉圣公,授承奉郎。第一代奉圣公乃孔宗愿长子孔若蒙。
衍圣公也好,奉圣公也罢,都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
站在这片在士林间享有至高无上荣誉的建筑群之前,望着那一处处韵味十足的亭台楼阁,王旁等人的表情极为丰富,有敬仰,有尊崇,有向往,甚至还有些卑微,连呼吸都有些急促,却又极力收敛,唯恐惊扰了什么。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