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猜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最新章节。
见秋月来了,小菊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后,才将自己的来意说了。
“我家姑娘刚回家,啥也不懂,正需要一位经年的嬷嬷指点一二,方不坠门楣。姐姐是太太身边的得意人,又是老爷跟前的贴心人,我们姑娘便托姐姐美言几句。”说着,便将几卷蚕丝线递到秋月手里。
花妈妈先前也是教导过她们如何打点送礼的,下面的人,银子铜板最是实在,但那些得脸的,给的银子少了,就是打脸,倒不如送物,最好是送到旁人的心上。
秋月与夏蝉一起管着太太院里的粗使丫头们,但当初她之所以被选进正院,除了她长得好外,还有就是她那一手好绣活。
因此,小菊从刘妈那里买了最好的桑蚕丝的丝线,花了半贯钱。
半贯钱,对于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来说,不过尔尔,连一身好看的罗裙都买不来。
但十几卷上好的桑蚕丝线,对于爱绣花的秋月来讲,却是送到了心坎上。
秋月收了蚕丝线,对小菊道:“给姑娘们找教养嬷嬷,本是应该的,即使你不来找我,莫小娘那边也是会找太太的。”
小菊笑道:“还请姐姐在太太身边提上那么一句,别让嬷嬷过于偏向八姑娘。姐姐一句话,抵过旁人的千言万语。”莫小娘找来的嬷嬷,只怕不会认真教导七姑娘,重心也只会偏向于八姑娘。
秋月看了看小菊,想到了刚归家的七姑娘,捏着蚕丝线的手,不着痕迹的从自己的小腹划过,轻轻笑道:“你这是什么话,太太对姑娘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怎会偏向于谁。”这话便是应了下来。
双方达成了共识,小菊便道:“日后,还请秋月姐姐多多关照,有什么事儿,只管使人来寻,我们姑娘能帮的定然会帮。”注意到了方才秋月的小动作,小菊垂下眼眸。
回去之后,将此事跟七姑娘与敖妈妈说了,敖妈妈没想到,这小丫头片子居然如此聪明,不过是来往了正房一趟,就探出了这样的秘密。
私下里对七姑娘道:“这小丫头有些本事,当得起姑娘的大丫头,可奴婢就是怕,这丫头是不是过于伶俐了些。”
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有这等的心计,敖妈妈还是有些忌惮的,就怕这丫头将姑娘当成了踏脚石,自己往上爬了。
小菊虽然聪明,但年纪太小,阅历过于浅薄,只想着快速坐稳七姑娘大丫头的位置,却忘记了,一个丫头过于聪明,是会招来上位者不喜的。
上位置更喜欢,忠心又心思少的,心思过于活络的,往往不大忠心。
不然,怎么会有“愚忠”二字呢?
七姑娘想了想,声音有几分冷淡:“暂且用着吧,若是忠心,便使唤着,若是不忠心,打发出去就是。”不过是个丫头,何必为个丫头费心思,只要她想,随时都能换了这个丫头。
敖妈妈闻言,点头道:“姑娘说得是,不过是个丫头罢了。”说这话的时候,浑然忘了,她自己也只是个奶妈子,与丫头无异。
两人谈话声音不大,却不知,有人在窗户下,偷听他们的话。
小梅轻手轻脚的离开了窗户下,见对方有人出来了,便故作无聊,打个哈欠,用带着线的针搔头。
对面的丫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小菊从茶水间出来,小梅朝她努嘴,小菊轻轻摇头。
几个眼神之间,姐妹两人就明了对方的意思。
小菊明白,自己这一次确实过于冒进了,惹起了七姑娘的忌惮,但是,如果不让七姑娘知晓自己的用处,又如何让七姑娘倚重自己。
作为一个贴身丫头,如果不能得到主子的信任与倚重,那也就不能从主子手里拿到奖赏了。
等姐妹两人独处的时候,小梅将自己偷听来的话悄悄告知小菊,小菊第一反应就是,捏住她的小耳朵,警告她不许偷听。
“以后别偷听了,要是被抓住了,可是会被打板子的。”小菊看似责怪,实际上是担心小梅出事。
小梅乖巧认错,小声道:“可是,敖妈妈整日里把持着姑娘,不许我们近身伺候,我也是担心,她在背后说你坏话,结果,还真被我听见了。”
小梅有些不忿,姐姐又没做错事,敖妈妈怎么能在姑娘耳边进谗言,定然是想将自家的那个侄女弄进来,顶了这大丫头的位置,才会处处给姐姐下蛆。
小菊轻轻叹气,摸摸小梅的脑袋道:“这些事情,姐姐会处理,你只管做好姑娘分派下来的活计就行。你手巧,先前花妈妈教你的梳妆本事别落下了,敖妈妈总有不凑手的时候,到时候我叫你进屋伺候,给姑娘梳头,只要你做好了,敖妈妈也拦不住我们上进。”
小梅点点头,姐姐怎么说,她就怎么做,但真要说手巧,其实姐姐梳头的手艺比自己好。
但小梅明白,小菊是想让她在姑娘跟前多露脸,此后来了新人,才不会被新人踩下去。
小菊安抚好妹妹,又回屋伺候,敖妈妈把控得再严,也有出门的时候,到时候自己上前伺候,也是应当。
秋月收了东西,办事也爽利。
在晚间给太太拆卸钗环的时候,便提及了此事,言语间不乏担忧莫小娘会在教养嬷嬷上弄鬼,又言:“八姑娘也是个好姑娘,模样好,人也聪慧,日后出嫁了,对咱们家里也是个助力。若是被那黑心肠的教坏了,是祸非福。”这黑心肠的指的是谁,不需要秋月说,太太也知道。
一旁的挽春听了,看了秋月一眼,这人平日里可不是什么善心肠,怎么会突然提起姑娘们的事情?
太太对这些小事也不甚在意,就道:“既如此,挑个忠心的嬷嬷去教导两位姑娘就是。”
秋月微微勾唇,回道:“太太可还记得,从前伺候的何妈妈?”
“你是说何箐?”太太也想起来了,这人是自己的陪嫁之一,在给四姑娘她们选教养嬷嬷的时候,本也打算选她的,不知怎地,就突然疟疾,就被抬了出去,从此再没在内院伺候。
后面,四姑娘她们的教养嬷嬷,就成了余妈妈。
挽春又看向秋月,心下明了,想来这人是收了何妈妈的好处,还以为这人只拿了七姑娘的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