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辛酸历程 第二十九节 历劫第八世-单独开伙(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当凡人有了修仙知识》最新章节。

卢海波和夏文青负责去找人来搭灶,严小雨和童海琼去山脚下捡柴。

不跟知青点其他人一起开伙,所以捡柴、挑水这些都要准备起来。

男知青负责重活和跟村里老爷们打交道,两个女知青就做轻省点的以及洗菜煮饭这些,所有涉及开销的都四人平摊,倒也没觉得谁占了谁的便宜。

山脚下有不少半大孩子和妇女都在忙碌,有捡柴的,有摘野菜的,有割猪草的,背篓里的收获都不少。

看到严小雨和童海琼空着手就来了,有那社牛的婶子大娘就开始打招呼聊家常,话语里更多的自然是打听这两个女知青的情况。

这些年大队里的年轻男娃都被这些外来的女知青迷得不像话,害得大队上的姑娘说亲的困难,她们当然要把这些潜在敌人的情况摸清楚才好。

严小雨和童海琼礼貌的笑着回应着大家,但也是问十句才回答一句。

好容易通过了人多的山脚区域,两人就一路朝着人比较少的山腰位置而去。

这里的山路经常有人走都崎岖无比,更别说这些野生区域。

稍微能开出来种地的地方都不会空着,可想而知这种荒着的地方会是什么样,蜀道难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人少的地方走,现在才发现捡柴也不容易,捡柴的人比柴都多,这山没被薅秃纯属大自然的馈赠。

最近都没怎么下雨,但是山里潮湿,想捡干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能弄到些半干的回去晾着已经算是有本事的了。

下工的锣很快敲响,两人听到之后合力拖着一棵不大的枯树往山下走,路上还在总结下次上山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背篓得背,遇见了野菜也得采;

镰刀或者砍刀得带,开路也好,砍柴也罢,没有工具怎么能行,今天要不是因为这棵枯树不大,她们都没办法直接给踹断弄走。

麻绳也得准备上,捆柴得用,拉这棵枯树,两人的手全都弄出了不同程度的伤。

但是这些工具哪里找?

供销社可买不到刀具,得去农机站,这年头所有的农具都由这里统一售卖,而且只能集体出面带着批条才有购买资格。

私人想用农具要去大队部领或者借。

昨天方芸就给她们普及过,每天上工等待分配今天的任务,需要用到的农具都由大队统一发放,下工的时候需要还回去,会有专人检查。

不过谁家不劈柴?谁家自留地不用农具?

遇到这种情况,家里如果没有农具又确实需要用的,就可以去大队部借用。

而那些家里有菜刀和柴刀的又是从哪得来的呢?

菜刀,是大队根据队里所有队员的情况,统计之后统一上报计划,批下来之后由大队出面采购,回来之后分发给各家各户。

前些年大炼钢铁把家家户户的铁制品都掏空了,这些年的产量也一直起不来,导致家用的铁器都十分紧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政策。

知青点的这把菜刀是三年前领了配额才拿到的,质量真心不咋地,用到现在,豁口都已经好几个了。

至于柴刀,是大队用旧以后需要淘汰的才会放出来,根据队员的家庭情况,可以用工分抵换回去使用。

其实大队每年都是有破损农具的维修和换新资格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把需要维修的和更换补充的农具情况上报到公社农机站,农机站再汇总之后往上一级上报。

维修的这部分,公社就会派人到大队里完成,但是换新的,就得等了。

换新计划层层上报之后,又要经过审批,再由省里农机管理部门统一采购,然后下发到地方。

地方下发新农具的时候,还要把已经破损到无法维修必须换新的农具尸体收回去,如果拿不出来,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给发新农具的。

通常从上报计划到换到新农具,不止时间跨度大,数量还会大幅度缩水。

拿青山大队举例,去年上报农具换修计划是三月底,等新农具下来是十二月底。

而且上报的报废农具是三十八把,最后批下来只能换二十把。

报计划的时候又不允许虚报,公社农机站可是会派人来各大队核对报废农具数量的,有多少报多少。

那么最后换了新农具之后,剩下的得不到换新的这部分农具,除了第二年继续上报计划之外,也不能闲着。

如果有队员需要使用,来大队借用农具,这些报废农具就该上场了。

另外就是,有的队员觉得这些报废农具勉强还能继续用,而且家里确实需要,就会拿工分换回去用。

但是等上报计划以后,公社农机站的人下来核实数量的时候,需要拿出来亮相。

这已经是多年来的规矩了。

会换这种报废农具回家用的队员其实并不多,反正要用的时候去大队借也是这些,为什么还要花工分去换?

所以大队部闲置的农具其实也还是不少的,就是全都是残破不堪的而已。

至于麻绳和背篓倒是可以自己想想办法,搓麻绳这项技能,可以说全员具备。

知青也得学,因为等到连绵下雨的时候不能下地干活,待在家里搓麻绳也是能挣工分的。

而编筐这项技能也是比较普及的,这里不缺竹子,每次一下雨,竹林就要疯长一波。

大队上定期会安排编筐高手在大队部统一教技巧,无论是技术不好的,还是新来的,或是小孩子,都可以去学,学会了也就多一项手艺。

所以青山大队,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些练手的背篓、筐子堆在那里自己用。

如果愿意花钱或者拿东西换,队员们就会拿出好的成品。

如果是想白嫖的,拿孩子练手的出来做人情也不是不行,只是外形不好说,啥时候散架也不敢保证而已。

严小雨和童海琼都一致觉得还是不要省这种钱了,家家户户都有的手艺也不可能贵到哪里去,万一为了省那点小钱,影响以后使用就完全没必要了。

两人一路边说话边艰难的拖着枯树来到山脚,这时下工的人都走完了,山脚空荡荡的人影全无。

等回到知青点,下工的知青们都在各自忙碌,厨房里热火朝天。

老知青正在老灶台做饭,而他们的灶台都已经完工了。

本来就剩了一半的土灶,现在只是补全一下其他的位置,干起来当然快。

现在天气炎热,灶台干得也快,只不过这里气候本就潮湿,想完全干透不可能。

本来土灶搭好之后最好是等半个月再烧火,但是这个土灶情况特殊,本来就不是新搭的,所以来搭灶台的老把式钱七叔建议他们等个十天。

但是十天不能开伙,显然不可能,钱七叔让卢海波跟回家里拿个小泥炉过来先对付着用,等灶台能用了把泥炉还回去就行。

卢海波回屋拿了个纸包出来跟在钱七叔身后出了知青点。

夏文青在灶台动工之前就去地里找到李红军说了要分开开伙的事。

李红军并没说什么,只点点头,让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提,另外还提醒他们赶紧去把自留地选好,该开荒的也得抓紧。

夏文青回来才让钱七叔开始动手的。

等四人齐了以后,夏文青说了李红军的态度,大家都承他的情,这算是他们在知青点办的第一件大事,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