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如懿传6(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回皇上,嫔妾从未见过如此美景。"我诚实地回答。

"朕第一次南巡时,也是这般震撼。"乾隆望着远方,"大好河山,皆是朕的子民。每每见此,便觉肩上责任重大。"

我偷偷看他。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眼中是对江山社稷的真切关怀。这一刻,我理解了为何他后来会自称"十全老人"——不是出于傲慢,而是真心想为这片土地做到最好。

"皇上仁心,天下百姓之福。"我轻声道。

乾隆转头看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有瑞贵人和娴妃这样的知心人在侧,朕之幸也。"

画舫靠岸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在乾隆耳边低语几句。皇帝脸色骤变:"传太医立刻过去!"

"皇上,出什么事了?"如懿关切地问。

"永琏突发高热,情况不妙。"乾隆沉声道,"朕要立刻赶回行宫。"

永琏!我心头一震。历史上乾隆的嫡长子,富察皇后所出,九岁夭折。难道就是这次?

回到行宫,气氛凝重。皇后早已赶到,守在永琏床前,眼睛哭得通红。几位太医轮流诊脉,却都面露难色。

"回皇上,阿哥是受了暑热,又染了风寒,邪热内蕴..."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地禀报。

"朕不要听这些!"乾隆怒道,"朕问你,能不能治?"

太医们跪伏在地,不敢作答。皇后见状,哭得更厉害了。

我站在角落,仔细观察永琏的症状:高热不退,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偶尔还伴有抽搐——这很可能是脑膜炎!在现代不算大病,但在没有抗生素的清朝,足以致命。

"皇上..."我鼓起勇气上前,"嫔妾家乡有种治法,或许可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皇后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我的手:"瑞贵人若能救永琏,本宫什么都答应你!"

乾隆审视着我:"瑞贵人懂医术?"

"略知一二。家父...家父曾结识西洋医师,学过些皮毛。"我硬着头皮编造,"阿哥的症状,嫔妾曾见过。"

在乾隆的首肯下,我指挥太医们采用物理降温法:用温水擦拭全身,特别是腋下和腹股沟;又让人去熬制具有消炎作用的草药,如黄芩、金银花等。最重要的是,我坚持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与当时"捂汗"的传统疗法完全相悖。

"这...这不合医理啊!"一位老太医抗议道。

"按瑞贵人说的做!"乾隆一锤定音。

整整一夜,我守在永琏身边,监测他的体温变化,调整用药。天蒙蒙亮时,高热终于退了些,孩子的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有效了!"皇后喜极而泣。

乾隆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意:"瑞贵人又给了朕一个惊喜。"

三天后,永琏脱离危险。消息传回京城,太后大喜,特意派人赏了我一串珍贵的珊瑚念珠。皇后更是拉着我的手千恩万谢,完全忘了之前对我的戒备。

"妹妹救了永琏,就是救了本宫的命。"她含泪说道,"从今往后,你就是本宫的亲妹妹。"

这场风波后,我在队伍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乾隆不仅常召我讨论医理,甚至开始询问我对地方治理的看法。而高贵妃看我的眼神,则越发怨毒了。

南巡返程时,队伍气氛轻松了许多。一日驻跸在山东境内,乾隆兴致勃勃地提议登泰山。因体力所限,只有少数人随行,我和如懿有幸在列。

站在泰山之巅,云海在脚下翻滚,朝阳喷薄而出,壮观得让人屏息。乾隆站在最前方,背影挺拔如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不禁轻声吟诵。

乾隆回头,眼中闪过惊喜:"瑞贵人也读杜诗?"

"略知一二。"我微笑应答。

"朕每次登高望远,便觉胸中块垒尽消。"乾隆感叹,"瑞贵人可知道?泰山封禅,自古帝王之大事。朕他日也要来此祭天,告慰列祖列宗。"

我知道历史上乾隆确实多次登泰山,但此刻听他亲口说出这个愿望,仍感到一种奇妙的震撼——我正亲眼见证历史的形成。

回京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因救治皇子有功,我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另一方面,高贵妃一党对我的敌意也越发明显。各种小绊子不断:送来的份例时有短缺,行走宫道时常"偶遇"不友善的嫔妃,甚至还有人散布我"用妖法治病"的谣言。

但我不再是刚入宫时那个战战兢兢的新人了。有了皇后和太后的赏识,加上如懿的坚定支持,这些刁难反而让我更加坚韧。

"她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嫉妒你。"如懿在一次茶会上对我说,"妹妹只需谨言慎行,皇上心中自有明鉴。"

我点点头,心中却五味杂陈。最初我只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等待回到现代的机会。但现在,我有了朋友,有了...在意的人。更可怕的是,我开始享受这种生活——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

夜深人静时,我翻开那本笔记,却迟迟无法下笔。我原以为自己只是个历史的旁观者,记录者,但现在,我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救了本该夭折的皇子,改变了历史轨迹。这是对是错?我该继续干预,还是抽身而退?

最让我恐惧的是——我还能回到现代吗?如果真的有机会回去,我...舍得离开吗?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我摩挲着乾隆昨日赏赐的玉佩,上面刻着"慧质兰心"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对现在的我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最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