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如懿传3(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我手心冒汗。皇帝果然博学,竟知道《齐民要术》!幸好我早有准备:"家父爱养花,曾结识一位西域商人,学了些异域种植之法。"
"哦?"乾隆来了兴趣,"西域还有这等妙法?苏常在可还知道其他?"
我暗自松了口气,趁机将一些现代有机种植的知识包装成"西域秘法"讲述。乾隆听得入神,不时提问。不知不觉间,我竟成了宴会的焦点。
高贵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当我讲到"轮作之法"时,她突然插话:"皇上,苏常在说得头头是道,可谁知道是真是假?一个深闺女子,哪懂这些农桑之事?"
空气瞬间凝固。乾隆皱起眉头,我则僵在原地,不知如何应对。
"高妹妹此言差矣。"如懿不紧不慢地开口,"《诗经》有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女子懂农事,古已有之。况且苏妹妹所言句句在理,与古籍记载暗合,岂能说是杜撰?"
乾隆点头:"娴妃说得是。高贵妃,你多虑了。"
高贵妃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强笑道:"臣妾只是担心皇上被虚言所误..."
"朕自有判断。"乾隆淡淡地打断她,随即转向我,"苏常在见识不凡,改日朕要与你详谈这些西域农法。"
我连忙谢恩,心跳如鼓。高贵妃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假装没看见,但心里明白,这下梁子结大了。
宴会继续进行,有宫女献上歌舞助兴。我正欣赏着一位舞姬精湛的水袖舞,忽然感觉有人碰了碰我的袖子。低头一看,是个面生的小宫女,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
我趁人不备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小心茶点。"
我心头一紧,抬头四顾,正好捕捉到高贵妃向这边投来的目光。她迅速别过脸,与身旁的嘉嫔说笑起来。
难道...我看向面前刚奉上的新茶和点心,犹豫了。就在这时,如懿的贴身宫女走了过来。
"苏小主,我家娘娘请您过去说话。"
我如蒙大赦,赶紧起身随她来到如懿身边。如懿看似随意地将自己未动过的茶点推到我面前:"妹妹尝尝这个桂花糕,甜而不腻。"
我瞬间明白了她的用意,感激地接过。如懿压低声音:"高贵妃身边的宫女刚才鬼鬼祟祟的,妹妹小心为上。"
"多谢娘娘提醒。"我小声道谢。
赏花宴结束回到寝宫,我瘫在榻上,浑身脱力。今天这场宴会简直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小主,皇上又送赏赐来了!"翠儿兴冲冲跑进来。
我坐起身,看见几个太监捧着托盘进来。这次除了寻常的绸缎首饰外,竟还有一支西洋羽毛笔和一瓶墨水。
"皇上说,苏常在见识广博,特赐西洋文具,望常在多录所见所闻。"太监恭敬道。
我接过羽毛笔,心中百感交集。这支笔在现代再普通不过,但在这乾隆年间,却是稀罕物件。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皇帝认可了我的"见识"。
夜深人静,我辗转难眠,索性起身点上蜡烛,用那支羽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纸面的感觉比毛笔熟悉多了,让我一时恍惚,仿佛回到了现代。
"小主还没睡?"翠儿揉着眼睛进来。
"这就睡。"我放下笔,随口问道,"翠儿,你觉得娴妃娘娘为人如何?"
翠儿立刻清醒了几分:"娴妃娘娘待人温和,从不苛责下人,后宫都说她是个善心人。"
"那她与皇上..."
"皇上很敬重娴妃娘娘,虽不如对高贵妃那般宠爱,但每月总会去翊坤宫几次。"翠儿压低声音,"不过听说娴妃娘娘有时会独自在御花园发呆,有宫女听见她对着鸟儿说话呢。"
这倒是个有趣的信息。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在成为皇后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次日清晨,我决定主动去拜访如懿。作为谢礼,我特意带上了自己用剩余材料制作的简易香囊——里面装的是驱虫的草药。
翊坤宫比我的小院宽敞许多,但陈设并不奢华,反而处处透着雅致。如懿在书房接见了我,桌上摊着一幅未完成的工笔画。
"妹妹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画如何?"
我凑近一看,是一幅花鸟图,笔法细腻,栩栩如生。"娘娘画工了得,这雀儿仿佛要飞出来似的。"
如懿轻笑:"妹妹过奖了。昨日多亏妹妹机智,才没着了高贵妃的道。"
"若非娘娘相助,嫔妾怕是..."我摇摇头,取出香囊,"这是嫔妾自制的驱虫香囊,虽不值钱,但夏日里带在身上可防蚊虫。"
如懿接过,放在鼻尖轻嗅:"气味清冽,闻着就舒心。妹妹有心了。"
我们聊了一会儿书画,如懿突然问道:"妹妹似乎读过不少书?昨日说的那些农桑之法,连许多男子都不知晓。"
我心头一紧:"只是...兴趣使然。"
如懿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却没追问。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飞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突如其来的感慨让我惊讶。在我怔愣间,如懿已转过身,脸上恢复了平静的微笑:"妹妹别见怪,一时胡言罢了。"
"不...嫔妾明白。"我犹豫了一下,"其实嫔妾有时也会想,若生为男子,或许能游历四方,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如懿眼睛一亮:"妹妹也有这等想法?"她像是找到了知音,拉着我坐下,"我自幼爱读游记,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像徐霞客那样走遍名山大川..."
我们越聊越投机,从诗词歌赋到地理风情,如懿的见识远超我的想象。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对宫墙外的世界也充满好奇。这与历史上那个最终被废的悲剧皇后形象相去甚远。
"娘娘为何对宫外之事如此了解?"我忍不住问。
如懿的眼神黯了黯:"入宫前,我曾随父亲去过不少地方。那些记忆...格外珍贵。"
我突然理解了为何历史上的如懿最终会精神崩溃。这样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被禁锢在深宫数十年,怎能不疯?
日落西山,我不得不告辞。如懿亲自送我出门,临别时轻声道:"妹妹若得闲,常来坐坐。与你说话...很舒心。"
回到寝宫,我辗转反侧。历史上的如懿,在乾隆心中究竟占据什么位置?是政治联姻的工具,还是真心爱过的女子?而我现在所认识的这个聪慧灵动的如懿,又会在权力斗争中变成什么样子?
窗外月光如水,我摩挲着那支西洋羽毛笔,思绪万千。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我似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这深宫之中,纯真的友谊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