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如懿传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小主,您这样拿笔不对。"
翠儿第三次纠正我握毛笔的姿势。我叹了口气,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三天了,我连最基本的握笔姿势都学不会,更别提写出像样的毛笔字。
"要不今日先到这里?"翠儿小心翼翼地问。
我摇摇头:"再试一次。"
拿起毛笔,我努力回忆着小学书法课的内容。在现代,我用惯了圆珠笔和键盘,哪想过有一天会为握笔姿势发愁?可在这个时代,一手好字是后宫妃嫔的基本修养,我不能连这点都做不好。
笔尖刚触及宣纸,一团墨汁就晕染开来,又毁了一张纸。
"奴婢该死!"翠儿慌忙跪下,"是奴婢没调好墨。"
"快起来,不关你的事。"我连忙扶起她。这三天,我已经被翠儿动不动就下跪的习惯弄得心力交瘁。"是我自己手笨。"
翠儿瞪大眼睛:"小主怎能这样说自己?"
我苦笑。在这个等级森严的世界里,主子说自己"手笨"大概也是件稀奇事。
"翠儿,你再示范一次给我看。"
翠儿战战兢兢地接过笔,纤细的手指优雅地握住笔杆,在宣纸上写下"宁静致远"四个字。她的字虽不算大家风范,却也端正清秀。
我试着模仿她的姿势,终于写出了勉强能辨认的字。看着纸上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我长舒一口气。
"小主进步神速!"翠儿惊喜道。
我暗自发笑。若是让我现代的研究生同学知道,我为一个"小学生水平"的字高兴成这样,怕是要笑掉大牙。
"翠儿,你知道宫里哪位娘娘的字最好吗?"
"回小主的话,当属皇后娘娘和娴妃娘娘的字最受称赞。听说皇上还夸过娴妃娘娘的字有'卫夫人之风'呢。"
卫夫人?我回忆着书法史知识。卫铄,东晋着名女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乾隆对如懿的评价竟这么高?
"那高贵妃娘娘呢?"
翠儿脸色一变,压低声音:"贵妃娘娘的字...皇上曾说'尚可'。"
从她的表情看,"尚可"二字对心高气傲的高贵妃来说,恐怕是极大的羞辱。难怪那天高贵妃听说乾隆夸我字好会那么生气——虽然那只是"苏常在"不是我。
"小主,明日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奴婢帮您准备衣裳吧?"
"好。"我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等等,我入宫以来,见过皇上吗?"
翠儿露出困惑的表情:"小主上月曾在乾清宫外远远见过皇上一面,回来后还说皇上'气度非凡'呢。"
看来"苏常在"对乾隆是有好感的。我思索着,乾隆二年,皇帝才二十七岁,正值青年,与后世画像中那个中年发福的乾隆形象应该大不相同。
翠儿退下后,我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小本子,用自制的炭笔写下这几天的观察。这是我偷偷制作的"后宫生存笔记",记录着重要人物关系和历史事件。
"乾隆二年四月...富察皇后健在,高贵妃得宠,如懿为娴妃..."我一边写一边回忆着清史知识,"按照历史,富察皇后将在乾隆十三年去世,如懿继立为后..."
但当我翻到记录当天事件的页面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根据翠儿透露的消息,昨天乾隆处理了一起科举舞弊案,处斩了三名主犯。可我清楚地记得,历史上这起案件应该发生在乾隆三年才对。
是翠儿记错了,还是历史记载有误?又或者...这个世界的历史轨迹与我知道的不完全相同?
我合上本子,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如果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有出入,那我依赖的历史知识就未必准确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次日清晨,翠儿早早把我叫醒,精心为我梳妆打扮。
"今日皇后娘娘在长春宫召见新入宫的嫔妃,小主可要好好表现。"翠儿一边为我梳头一边说。
铜镜中的我被打扮得端庄秀丽:两把头梳得一丝不苟,点缀着简单的珠花;淡粉色的旗袍衬得肤色白皙;唇上点了浅浅的胭脂,既不张扬也不显寡淡。
"翠儿,你手艺真好。"我由衷赞叹。
翠儿脸一红:"小主过奖了。小主天生丽质,奴婢只是稍加修饰罢了。"
长春宫外已聚集了七八位年轻妃嫔,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站在队伍末尾,悄悄观察着这些"同事"。
"苏妹妹今日气色真好。"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转身,看见如懿正含笑看着我。她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发饰简单大方,在一众争奇斗艳的妃嫔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娴妃娘娘金安。"我赶紧行礼。
如懿虚扶一下:"妹妹不必多礼。前日匆匆一见,未来得及多聊。妹妹入宫后可还习惯?"
"托娘娘的福,一切都好。"我谨慎地回答。
如懿似乎想说什么,但这时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立刻按位次站好,恭敬行礼。富察皇后缓步走来,身着明黄色凤袍,头戴点翠凤冠,端庄威严中又不失亲和。
"都起来吧。"皇后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我们这些新人,"今日召各位妹妹来,是想认识一下新入宫的姐妹,也说说宫里的规矩。"
接下来是冗长的宫廷礼仪讲解。我努力记住每一个细节,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皇后说话时,我注意到她的目光不时瞥向如懿,眼神复杂难辨。
"...最重要的是安分守己,尽心侍奉皇上,为皇家开枝散叶。"皇后说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皇后娘娘教导得是。"高贵妃第一个附和,"只是有些人啊,入宫没几天就想着勾引皇上,真是不知廉耻。"
她边说边意有所指地看向我。我心头一紧,不知如何回应。
"高妹妹言重了。"如懿不紧不慢地开口,"姐妹们入宫本就是为了侍奉皇上,只要守规矩,得皇上欢心是好事。"
高贵妃冷哼一声,还想说什么,皇后已放下茶盏:"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本宫乏了。"
离开长春宫,我长舒一口气。刚才的暗流涌动让我这个现代人颇不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