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归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蓝心怡的高跟鞋卡在了泥泞的山路里。她试着拔了拔,鞋跟纹丝不动,反而溅起的泥点落在了她米色的西装裤上。她叹了口气,干脆脱掉鞋子,赤脚踩在了湿滑的泥地上。

五月的云岭村,刚下过一场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是她阔别十年的家乡。

"姑娘,需要帮忙吗?"一个背着竹篓的老人从后面走来,眯着眼睛打量她。

"不用了,谢谢阿伯。"心怡微笑着回应,突然觉得老人有些眼熟,"您是...林阿伯?"

老人愣了一下,凑近看了看,突然激动起来:"你是...蓝家的小闺女?心怡?"

"是我啊,林阿伯!"心怡眼眶一热,差点落下泪来。林阿伯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之一,小时候常给她讲山里的传说。

"哎呀,都长这么大了!"林阿伯上下打量着她,"听说你在城里当大官了?怎么突然回来了?"

心怡的笑容僵了僵:"我...回来看看。"

她没告诉老人,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一个月前,她辞去了省城规划设计院的高薪工作,决定回到这个生她养她却又贫穷落后的山村。

告别林阿伯后,心怡继续往村里走。越往里走,她的心就越沉。十年过去了,云岭村几乎没什么变化——崎岖的山路、破旧的土坯房、衣衫褴褛的孩子在泥地里玩耍。唯一的新建筑是村口那座贴着白瓷砖的两层小楼,上面挂着"云岭村村委会"的牌子。

她的家在半山腰,一座年久失修的木结构老屋。推开门,灰尘扑面而来。心怡放下行李,环顾四周,记忆中的家比印象中更加破败——漏雨的屋顶、斑驳的墙壁、吱呀作响的地板。

"这就是你放弃年薪三十万的工作回来的地方?"她自嘲地笑了笑,却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收拾了一下午,勉强能住人了。傍晚时分,心怡拿着从省城带回来的礼物,准备去拜访村主任。

村委会里,几个村干部正在开会。看到她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男人站了起来。

"你是...蓝家的闺女?"男人问道。

"刘主任好,我是蓝心怡。"她认出了这是村主任刘长福,父亲的老朋友。

"哎呀,真是稀客!"刘长福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听说你在省城混得不错,怎么有空回咱们这穷山沟?"

心怡深吸一口气:"刘叔,我辞职了。这次回来,是想为家乡做点事。"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几个村干部面面相觑,刘长福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闺女,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刘长福皱起眉头,"你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在城里有了出息,回来干啥?咱们村要啥没啥,连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

"正因为这样,我才想回来帮忙。"心怡坚定地说,"我在省规划设计院工作了六年,参与过多个乡村振兴项目。我想把这些经验带回家乡。"

刘长福和几个村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明显不太相信这个穿着时髦的城里姑娘能吃得下农村的苦。

"心怡啊,你的心意我们领了。"刘长福语重心长地说,"但农村工作没那么简单。你看咱们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前年县里派来的大学生村官,干了不到半年就受不了走了。"

心怡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刘叔,这是我做的一些初步规划。咱们村虽然偏远,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可以发展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

她的话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一个年轻男子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刘主任,不好了!张家坳那边塌方了,把去镇上的路堵了!"

刘长福立刻站起来:"有没有人受伤?"

"人没事,但明天赶集的车过不去了。"

心怡跟着村干部们赶到现场。塌方的山体掩埋了约五十米长的山路,泥土和石块堆成了一座小山。几个村民站在路边,愁眉不展。

"这下麻烦了。"刘长福搓着手,"要等县里派工程队来,最少得三天。"

心怡仔细观察了塌方情况,突然说:"刘叔,我看这塌方量不大,如果组织村民一起清理,今天应该能打通一条临时通道。"

"这..."刘长福有些犹豫,"太危险了吧?"

"我可以负责指挥,保证安全。"心怡卷起袖子,"我在工地实习过,懂一些基本的安全规范。"

村干部们将信将疑,但在心怡的坚持下,刘长福终于同意试一试。很快,十几名村民带着工具赶来了。

心怡指挥若定,先让村民清理上方的松动石块,再分段挖掘。她自己也没闲着,拿起铁锹和大家一起干。汗水很快浸透了她的衬衫,泥浆溅满了她的裤子和运动鞋。

"姑娘,你歇会儿吧。"一个中年妇女递给她一瓶水,"你这细皮嫩肉的,哪干过这种粗活。"

"谢谢婶子,我没事。"心怡接过水,一口气喝了半瓶,"我在城里坐办公室太久了,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太阳西斜时,一条勉强能过车的通道终于被打通了。村民们欢呼起来,看向心怡的眼神多了几分钦佩。

"闺女,没想到你真有两下子。"刘长福拍拍她的肩膀,"走,去我家吃饭,咱们好好聊聊你的想法。"

当晚,在刘长福家的饭桌上,心怡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先修路,再发展高山茶叶和中药材种植,最后开发乡村旅游。

"想法是好的,但钱从哪来?"刘长福的妻子忍不住问,"咱们村账上就剩两万块钱,连修个厕所都不够。"

"可以申请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心怡说,"我认识省农业厅的人,可以帮忙争取项目。"

刘长福叹了口气:"前几年也申请过,没批下来。县里说咱们村太偏,投资效益低。"

"这次不一样。"心怡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会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亲自去跑各个部门。刘叔,请给我一次机会。"

或许是白天心怡的表现打动了他,刘长福终于点了点头:"好吧,你先试试。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回家的路上,心怡经过村小学。那是一排低矮的平房,操场上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但一间教室还亮着灯。出于好奇,她走了过去。

透过窗户,她看到一个年轻男子正在批改作业。他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轮廓分明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心怡轻轻敲了敲门。

男子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心怡,明显愣了一下,然后走过来开门:"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抱歉打扰了。"心怡微笑道,"我是蓝心怡,刚回村里。看到这么晚还有灯,就过来看看。"

"蓝心怡?"男子露出恍然的表情,"你是蓝老师的女儿?我听村里人提起过你。"

"你认识我父亲?"

"我是周远,去年来的支教老师。你父亲的事迹,村里的老教师经常提起。"

心怡的父亲曾是村小学的校长,十年前因救落水学生不幸去世。这也是她离开家乡的原因之一。

"原来你是支教老师。"心怡肃然起敬,"这么晚还在工作?"

周远笑了笑:"孩子们明天有测验,我得把试卷批完。要进来坐坐吗?"

心怡走进教室,发现虽然设施简陋,但布置得很温馨。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奖状,角落里还有一个小书架,摆满了图书。

"这些书..."

"大部分是我从城里募捐来的。"周远给她倒了杯茶,"村里孩子课外读物太少了。"

心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刚才看到操场上的篮球架都快倒了,孩子们怎么上体育课?"

周远苦笑:"基本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篮球架去年就被风刮歪了,一直没钱修。"

两人聊了很久。心怡了解到,周远是省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本来有机会留校任教,却选择来偏远山区支教,已经坚持了三年。

"为什么不回城里?"心怡忍不住问,"以你的学历,在城里学校教书待遇会好很多。"

周远看着窗外的夜色,轻声道:"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我刚来时,五年级有一半学生认不全拼音。现在他们都能写简单的作文了。这种成就感,是城里给不了的。"

那一刻,心怡在这个陌生男子身上看到了一种与自己相似的坚持。或许,他们能成为改变这个村庄的伙伴。

第二天一早,心怡就开始了她的调研工作。她走遍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记录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她测量道路,绘制地图,拍摄照片;她查阅县志,了解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周后,当她把一份详尽的《云岭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放在刘长福面前时,老村主任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是的。"心怡的眼睛因熬夜而泛红,但眼神异常明亮,"根据我的调研,咱们村最适合发展高山有机茶。我已经联系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他们愿意提供技术指导。另外,村里的古民居保存完好,可以开发民宿旅游..."

刘长福翻看着厚达五十页的方案,突然抬头问道:"心怡,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心怡沉默片刻,轻声道:"刘叔,你还记得我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吗?"

刘长福眼眶一红:"记得。老蓝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没看到村里通上公路,没看到孩子们走出大山。"

"我想替他完成这个心愿。"心怡的声音有些哽咽,"而且,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城市不缺我一个设计师,但家乡需要每一个愿意回来建设的人。"

刘长福重重地叹了口气,拍了拍方案:"好!明天我就带你去县里汇报。不过..."他犹豫了一下,"你得有心理准备,可能会碰钉子。"

心怡笑了:"没关系,我有的是耐心和韧性。"

离开村委会,心怡直接去了村小学。她想和周远商量改善学校条件的事。刚到校门口,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老师,我家强子不念书了!"一个粗犷的男声吼道,"念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张大哥,强子才十二岁,他现在出去能干什么?"这是周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他上次数学考了全班第一,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读书?读书能当饭吃?你看看村里那些大学生,有几个混出头的?还不如去工地搬砖,一个月能挣三四千!"

心怡快步走进校园,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农民正拉着一个瘦小的男孩往外走,周远拦在他们面前。

"这位大哥,请等一下。"心怡上前说道,"我是蓝心怡,省规划设计院的工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