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集 医圣张仲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修真大典》最新章节。

当周小安抵达洞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无数人类的骨骸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起,这些骨骸有的完整无缺,有的则已经支离破碎,散落在四周,形成了一片惨白的骨海。

周小安心中充满了恐惧,但来都来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继续向前迈进,万一这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呢?这地方死了这么多人,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从悬崖上跳下来时,早已将生死置之事外,他希望得到一场机缘,像王天涯那样,得到一场造化。有了实力,他才有资格去找思思。

周小安战战兢兢地走着,嘴里念念有词:“各位,叨扰了。”

他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每一步都生怕踩到骨骸,生怕稍有不慎就会惊动那些沉睡已久的亡魂。脚下的地面崎岖不平,而他每走一步,脚下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洞穴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惊悚之感。纵然他在小心,也免不了踩到这些碎裂的骨骸。

这里面空空如也!周小安在岩洞里转了一圈,除了那些残留的人类活动痕迹,如残忍的建筑、骨骸、生锈的刀剑和奇形怪状的兵器,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

洞穴深度不过百米,并没有其它的通道,这让周小安很是失落。当他抬头一瞥,这才惊觉石壁上赫然刻着两行字。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这难道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名言?究竟是谁的手笔?莫非是医圣本人所书。]周小安对历史情有独钟,许多诗词更是倒背如流,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以追到龙思思。

当目光触及石壁上的隶书,字体横画如长虹般绵长,直画似短笛般短促,呈现出一种长方形状,尽显“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之美。

周小安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抬起右手,将食指如灵动的画笔,轻轻抚摸着每个字的笔画,心中感慨万千!

突然!沙沙的石头摩擦声传来,周小安如梦初醒,转头望去。

“机关,不会吧!只是轻轻摸了一遍石壁上的字,机关就打开了。”

周小安来到石门口,见通道尽头有一丝微弱的亮光,通道宽敞得足以让两个人并肩而行。他小心翼翼地踏入通道,此时,一股黑色气体如幽灵般从周小安身体中飘出,瞬间消失在灰暗的通道中,他并没有发现,只是继续向前走。

大约行走了二十米后,便走出了通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屋。石屋面积足有一百平方,除了一张石床,屋内空空如也,唯有头顶石壁中的一颗夜明珠,宛如一轮皎月,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白昼。

“如此大的手笔,难道只是让我进来观赏夜明珠?”

周小安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他在石屋内走了一圈,除了一幅画,四周皆是光秃秃的石壁。

找了数遍,并没有找到任何机缘,周小安最后来到画前,凝视着这幅画,画中的人物似人非人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人体形状线条,犹如孩童的涂鸦之作,这作画之人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他在石屋内来来回回又走了十几圈,不停地敲敲打打,试图寻找是否暗藏着机关。最后,他几乎将四面墙壁敲了个遍,连地面也踩踏了一遍,然而却没有任何反应。

最后,周小安来到画像前,仔细端详着这幅画像,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就是医圣?]

医圣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华夏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着,是华夏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着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这里的宝贝或许早已被前人取走,自己能有幸来到此地,与医圣也算结下了一段缘分。]想到此处,周小安恭恭敬敬地给医圣磕了三个响头。

就在这时,眼前壁画上的人竟如幻影般缓缓变为实体,一位身穿古装的老者赫然出现在眼前。

“没有灵根!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老者的声音仿佛从远古传来,带着一些的沧桑:“小家伙,你愿意接受我的传承吗?”

这天大的机缘说来就来,周小安都没准备好!整个人都还处于发懵状态。突然!一股信息进入自己大脑,等他回过神来,眼前恢复平静,石壁上的画消失不见。

周小安呆立良久……

他得到医圣传承《伤寒杂病论》和《道经》,成为了医圣的亲传弟子!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果然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