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预采和诧异(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失败后,我靠慢综爆红全网》最新章节。

还没等她继续质疑,顾言的解释就来了。

“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啊,我们每个人都做不到完全地脱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所以适当地就需要几个朋友,这也是必须的。”

顾言十分认真地说道。

如果说今天早上他还把上节目当做是考试的话,但临开门前的一瞬间他的想法却完全转变了。

他不打算按照日记残片里拼凑出来的前身的性格进行人物扮演了。

演一个小时,一天是很容易的。

但真的把那个和他不同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话,每天都要扮演他的话,那人生未免也太累了吧。

现在这是他的生活了,所以他打算要做自己。

即便他打算混到合约结束就退隐江湖,但毕竟自己不是什么隐士高人。

窝在山沟沟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完全不和人沟通也没什么事情。

他想要把自己脑海里的那些残片记忆复现到这个世界上,这就需要拥有合适的人脉和渠道去变现。

不如把这次的旅行,当成为退休后重新开始的职业生涯做考察,看看世界,也看看人。

只是一刹那间,顾言就在心里下了这样的决定。

负责提问的丸子头再次转头看向身边正负责拍摄的摄影师,这是她和对方第二次因为惊讶而产生的对视。

人是社会的动物。

什么情况,乍一听就感觉很有文化内涵的样子,这样的句子真的是能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的吗?

他们来之前相互传递的八卦里,好像没有一条是关于顾言的涵养的。

以至于这会大家都难以判定,这句话到底是出自于他口,还是有枪手提前给他写好了稿子。

想了一会没想明白,好在问题还有很多,两人倒也没有纠结,很快就照着原定的采访稿继续采访。

接下来的问题相对简单一些,比如怕不怕冷啊,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之类的。

顾言的回答没有像之前那样让他们觉得有些惊艳,但总的下来还是让工作人员有了些改观的。

就以他们今天接触的这一面而言,和传闻就很不同。

……

按照惯俗的环节安排,接下来就到了询问顾言带了些什么礼物的环节。

出门远行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再简单的礼物也会让给予他们帮助的人感到无比地开心。

所以前几季,大家也都有准备不同的礼物。

更别说这一季是出国远行了,选择礼物更是需要重视心意。

丸子头女生进行采访的时候,摄影师正满怀好奇地打量着顾言所居住的这个大平层的内饰。

出乎意料的,比起以往采访过的那些到处放满各样奢侈品的明星,顾言住的这套公寓就很简单。

像是个信奉极简主义的信徒似的,整个屋子内部充满了规划感和干净的感觉。

这种干净并不是说卫生打扫的好不好,而是有那种让人一眼看了就觉得很舒服的感觉。

拍了下打算进行下一个环节的编导,只是一个左右转头的动作加上眼神暗示,对方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感觉你的屋子整理的很好耶,我们能稍微参观一下你的房子吗?就当满足一下观众们的好奇心。”

丸子头女生也开始有些好奇了,“如果有什么不适合出镜的东西你可以先收起来。”

规矩她还是懂的,万一要是在房间里拍到女生的衣服之类的,剪辑片段的时候又没有发现,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录制之前先进行充分的告知,这对他们规避风险很有作用。

“没事,你们随便看看。”顾言没有拒绝,屋子里的各个角落他这两天早就探索完毕了。

没什么特别需要关注的东西。知道节目组要来,他也提前打扫好了卫生。

看就看吧。

语罢,他从客厅的沙发上起身,引导着两人四处参观。

这套平层面积还是很大,差不多两百平的样子,也不知道公司租下来一个月得花多少钱。

房间的规划不算复杂。

从玄关进门是一个偌大的客厅和半开放式的厨房和餐厅。

他早上吃早餐的位置是在联结着料理台的一个长条形的岛台。说是早餐台,其实倒更像是张酒吧的台子。

这点从一旁的酒柜和玻璃杯架也能看得出来。

岛台边上还有一张颇有设计感的正式餐桌。

客厅的尽头,是两大面落地的透明玻璃窗,虽然住在十楼,高度不算很高,但依旧可以远眺京城的大片景色。

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和云层映照下显得深色的水域,一看一个不吱声。

再加上是顶楼,也很安静,是个适合静静观赏风景的地方。

客厅两边分别是主卧和次卧,书房和衣帽间。

书房此刻的门敞开着,三人经过门口的时候,摄影师探头往里瞥了一眼,然后就有些惊讶地哇了出来:“这么多书啊,这得有几百本吧,你都看过?”

“什么什么?”丸子头女生有些好奇地凑了过来,然后也被惊讶到了。

“这个规模,真的不是在拍电影吗?”

映入两人眼帘的首先是书桌和两张沙发,看起来书房和会客室的功能是一体的。

再往后就是几个大立柜,柜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列又一列的书籍。

大概猜个数字的话,几百本应当是有的。

“这些书你都看过?”编导下意识提了个问题。

“当然没有。”顾言果断摇头:“就是用来摆的而已,很多我都没看过。”

其实他也不太清楚这些书原来的作用是什么,刚看到的时候他也震惊了一下。

这些天多少翻了几本,见每本上面都有着些阅读的标记。

他猜前身多少是看过一些的,但这会说来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做作。

所以很果断便否认了。

说归如此,几人走到书桌面前的时候,却还是能够看到书桌上正摊开的某本历史大部头上,满满地写着的笔记和便利贴。

和因为经常翻阅而有些褶皱了的书页。

这和他说的,好像不太一样。

工作人员心里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