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执拗(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长于世,生于间》最新章节。

小翠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站在码头最前端,任凭海浪打湿了裙角。

"他会回来的。"小翠对李浮生说,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他说要给孩子挣个前程。"

第七天清晨,有人在二十里外的礁石滩发现了阿满的船桨。

李浮生陪着小翠去辨认,她只看了一眼就瘫软在地——桨柄上刻着阿满儿子的乳名"海生"。

回村的路上,小翠一直沉默。

直到路过一处悬崖,她突然将孩子塞给李浮生:"先生,您抱一下,我鞋里有石子。"

李浮生接过婴儿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小翠向悬崖边缘冲去。

他身形一闪,宽大的衣袖如云般展开,稳稳拦住了她。

"糊涂!"李浮生提高了些许声音,"你要让这孩子既无父又无母吗?"

小翠瘫坐在地,泪水终于决堤:"阿满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那这孩子呢?"李浮生将婴儿轻轻放在她怀中,“为了他你也应该好好活着。”

婴儿似乎感应到什么,小手抓住了母亲的一缕头发。

阳光下,那缕黑发间闪着几丝银光——那是小翠一夜白头的痕迹。

从那天起,李浮生在渔村定居下来。他在阿满家旁边建了间草屋,每日教导小翠识字算账,帮她经营起一个小杂货铺。

"海生今日也有在认真背书。"小翠端着新腌的鱼干来到李浮生屋前,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李浮生接过鱼干,看见小翠原本粗糙的手指已经变得灵巧许多——她学会了记账,还会用贝壳做精巧的风铃卖钱。

海生五岁那年,李浮生开始正式教导他。

不同于对阿满的旁观,这次他主动介入,刻意培养孩子沉稳的性格。

"先生,为什么海浪总是来了又退?"小海生坐在礁石上问。

李浮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递给他一个贝壳:"把它扔进海里。"

海生用力一抛,贝壳划出弧线落入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

"现在呢?"

"沉下去了..."

"你看,"李浮生指着再次涌来的海浪,"大海不会因为一颗贝壳改变它的节奏。”

“做人也当如此,不为一时得失乱了方寸。"

海生十岁那年,李浮生带他去了发现阿满船桨的那片礁石滩。

海浪拍打着黑色的礁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你父亲是个勇敢的人。"李浮生迎着海风说,"但他忘了,真正的勇气不是征服大海,而是读懂它的语言。"

海生静静站着,既没有哭也没有问更多问题。

只是从那天起,他学习更加用功,常常在油灯下读书到深夜。

十五岁时,海生在李浮生的推荐下进了县学。

临行前夜,小翠将一枚铜钱系上红绳,挂在他脖子上——正是当年李浮生给阿满的那个锦囊里的铜钱。

"你父亲没能带回来的好运,现在给你。"小翠的声音已经不再颤抖。

二十年后,当海生作为新任知府回到渔村时,这里已经变了模样。

码头扩建了避风港,岸边建起了观测气象的钟楼,渔民们再也不会在风暴天冒险出海。

"老师,您看这个规划如何?"已是中年人的海生展开一张图纸,上面标注着新建海堤的路线。

李浮生轻微点头:"考虑得很周全。”

“不过东边那段堤坝,可以再往内陆移三十丈。"

"您是说留出泄洪区?"海生立刻会意,"学生这就去改。"

小翠坐在一旁缝制新衣,听着两人的对话,眼中满是欣慰。

她偶尔抬头望向大海,那里风平浪静,倒映着满天星光。

夜深人静时,李浮生独自来到海边。

潮水轻轻拍打着新建的堤岸,仿佛在诉说一个圆满的故事。

夜深人静时,李浮生独坐礁石之上。

月光如练,将海浪镀上一层银边。

他望着远处新建的海堤,思绪如潮。

"生活的重压固然能摧折脊梁..."他轻抚手中玉简,指尖过处泛起淡淡青光,"但生死之间,终究隔着'取舍'二字。"

海浪拍岸声中,他仿佛又看见阿满最后那个爽朗的笑容。

那个年轻人至死都不明白,渔网再密也网不住东风,勇气再盛也盛不过海天。

"命如舟,财似浪。"李浮生对着虚空轻叹,"舍了性命,哪来的本钱搏风浪?"

"终是生者承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