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又有人劫道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破晓之明:天命之烬》最新章节。

几日之后,便到了今年的腊八。

虽不是什么大节,但金陵街头巷尾早早便飘出了米香与豆甜的气味。各坊巷的粥棚从凌晨就开始施粥,酒楼茶肆也都备了特供的腊八粥,各家配料不同,却都一样热气腾腾。

庄园内,香菱早早让厨房准备好食材,小雪统筹分配。小狐和砚台台则在后厨门口凑热闹,杏子、爱姬也一人提着竹筒,在院内分发甜粥给仆役与守卫,热闹非凡。即便是在机关实验房中的小林,也在午间被强行拖出来喝了一碗红枣桂圆的“补脑粥”,虽嘴上抱怨,手上却添了三分。

而叶语闲呢?

他站在主宅东阁的廊下,身披一件夹袍,远远地看着下人们搬运米袋、厨房炊烟升腾的景象,神情却比以往都要宁静。

这一年的腊八,是安稳的。

可他心里却清楚——来年的腊八,便不会如此平静了。

张三李四给的“请帖”,正是约定来年腊月初八,赴东海之岛,饮“侠客岛腊八粥”。

那粥,不是人人都有命喝的。那岛,也不是谁都能回来的。

他慢慢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冬日天光,眼神越过金陵的城墙,仿佛穿透了这片大明的江山。

再过一个多月,等春小麦收了,他便要动身返回京师。

他管这趟行程叫“中期检查”,但这只是他一贯的口头戏法。

实际上,这一年半一次的回京——是大明朝堂自永乐后确立的“庚更更替”制度的一环。

三年一大科,老官下、新人上,文官武将皆如此。一年半时,便是轮换的过渡节点。朝廷派人出京巡查地方,路程远的就留在地方考察,路程近的便要亲赴京师“述职”。

——而他,作为殿阁大学士、特命封地主,又是皇帝钦点的“暗鬼王”,自然是要亲自回京一趟。

这不仅是一次例行述职,更是一次朝中各方势力重新排位、互试深浅的节点。

他将手轻轻搭在廊柱上,叹了口气。

明年的腊八,是江湖的风暴。

而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是庙堂的棋局。

“南北之间,我两头都得管着……”他喃喃道,“真是个不太消停的年啊。”

这时,香菱的声音从后院传来:“叶老板!厨房说熬好的腊八粥已经好了,你还要不要?再晚就凉了!”

叶语闲闻言一笑,转身回屋:“要!不过记得撒一撮花生碎,香。”

他身影没入院中,语气依旧那副吊儿郎当,却藏不住眼底那抹复杂。

腊八节这天,后院也没能清净。

正院里粥香四溢,宾主笑语,而后院的机关房里却是一片叮叮当当、蒸汽嘶鸣——小林披着厚斗篷,被寒风冻得直哆嗦,却仍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攥着铆钉锤,在铜制骨架上调试着刚安装好的锁环机构。

叶语闲懒洋洋地坐在外头晒太阳,手上捧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腊八粥,边喝边看屋里忙得一头热的小林,语气带着一如既往的幸灾乐祸:“怎么,机关大宗师,连个困兽笼也做得这么费劲?”

小林没好气地从蒸汽里探出头:“你那所谓‘不靠力学困敌,而靠心理和引导’的机关理念,害得我重画了三次图纸,还得防机关反噬。我现在觉得——你是故意整我。”

“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叶语闲吸溜了一口粥,笑道,“我这不是帮你了嘛,整个动力主轴和蒸汽压缩系统,都是我自己搭的。你只需要把齿轮和锁舌组装到位,顺便在出口做个假门,这不是很简单?”

“简单你自己来!”小林怒吼一声,却也没真发火。

困兽笼的构思,在这几日里已经初具雏形。它不是真正意义上靠“困死敌人”的死笼,而是一套以蒸汽重压、重力滑移、区域诱导为核心的**“动态心理锁杀系统”**。利用敌人“破笼而出”的本能误判,引诱其自投死局。

说到底,这种结构比单纯的禁锢要复杂得多,考验的是机关师对人心、地形、力道与时机的精算判断。正是叶语闲最喜欢的“非常规解法”。

不过他本人,对这困笼真正“困得住谁”,其实并不执着。

——因为,他有别的安排。

他抬手在袖中一点,系统面板悄然弹出。那是叶语闲才可见的“灵伴状态监测界面”。

叶语闲看着那不断向南移动的小点,嘴角扬起一丝极浅的弧度。

“看来,这两位使者果然离开金陵了,目标——岭南。”

他轻笑一声,自言自语般道:“时间嘛……还算宽裕。”

一周转瞬即过。

后院的机关架子已经彻底搭设完成,小林眼下的工作也进入了稳定收尾阶段。见他总算从工具堆里拔了出来,叶语闲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第二天一早,带上人、备好马车,拽着他就出了门。

这回的目的地,是九黎族的营地。

虽然九黎族如今已在金陵外围安了临时驻地,但真正的“族地”并不近。那是一个地势复杂、靠山临林的封闭小盆地,按照原始信仰分区布置,常年有结界守卫,轻易不得外人进入。

叶语闲对此倒也清楚,一路上在车厢里闭目养神,倒是小林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越发荒僻,越发紧张。

“叶兄,这地方……看着不像‘郊外驻地’,更像——藏着什么的禁地了。”

“你说对了,”叶语闲半睁开眼,“九黎族原始定居点,传承结构的核心区。上次来,我也没进得太深。”

三四个时辰的马车路,车轮已从砖道轧进了泥地,又从林间曲径拐入了石板洼地。终于,远远看到了一片低矮却有防御结构的石寨——那便是九黎营地。

车停下,叶语闲先下,小林随后。一靠近营口,便有两个守门的族人抬手拦下。

“此地是九黎族驻地,闲人勿进。”

守门人话不多,态度不客气,显然是严格按族中规矩办事。

叶语闲并不恼,反倒轻笑了一声:“九黎族的地盘,还是这么个‘谨慎第一’的老脾气。”

说着,他慢慢从袖中抽出一柄折扇。

“替我去里头通传一声,就说有人来帮帮你们解决麻烦来了。”

看门的族人将叶语闲的折扇恭恭敬敬捧入营内,不过一炷香不到,寨门便再次开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