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荀彧的野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任凭无论如何流血流汗,也只能苟延残喘的勉强苟活,”

“一但遇到灾荒,便成群成群的饿死,半点抵御灾荒的能力都没有,”

“最后如现在一般,饿的饿死,尚有余力者,只能拼上性命揭竿而起。”

荀彧这几年来,也常常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

尤其从安乐王对辽东郡的治理模式,多多少少得到一点启发。

辽东郡之田,全部收归官府,辽东百姓非但没有因此无粮可吃,反而吃到更便宜的粮食。

全都去工业园,以及各处劳作,赚得的工钱,比之耕种几亩薄田,要富裕的多。

并且还有大量的余粮,运到国库里,导致国库粮食成山。

草原那边也一样,草场是安乐国的,让牧民免费租用。

这样牧民始终有自己的草场,用来畜养自家牛羊。

然后再把这些牛羊,赶到城寨里,换得粮食。

城寨再把牛羊赶到辽东,换得大量生活物资回去。

草原人有了他们赖以维生的生活所需,辽东百姓也有吃不尽的牛羊肉。

“依臣所见,唯有效仿辽东辽西及草原,将一切山林泽田,尽数收归官府,才转租给百姓,以法令加以限制,如此,方为长久之计。”

荀彧果然天生相才,这思想也太超前了吧。

这种思想的种子,种的越早越好,否则等到天下大定再来谈,全都是阻力。

现在谈,可能会得罪许多人,但在天下大乱之际,手握刀把子,正是最不怕得罪人的时候。

“那士族怎么办?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到头来,连自己的田都没有。”

荀彧也正是看到,此时变革,乃是最佳时机,等到天下大定以后就来不及了。

因此,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田若在民手中,必被巧取豪夺,不出百年,百姓手中便无几亩可耕之田,”

“若放任达官贵人兼并土地,迟早又会灾民遍野,”

“又会再现赤眉、黄巾之乱,进而引发天下大乱,”

“即便士族,究竟谁能从纷乱中存活下来,还是未知数,”

“与其如此,倒不如长痛不如短痛,对有功之人,以钱许之,”

“让其世世无忧即可,若想荣华富贵,那就拿出真本事,为安乐国效力,”

“如此,也能激励一众士族后人,奋发向上,”

“不至于因后代悖懒,尽是些庸碌之辈,而招致家族没落。”

荀彧这厮坏的很,明显是想把本王的产业,也全部收归官有。

就差把那句话说出来了。

做为一个两界倒买倒卖的人,要是自己的产业都没了,还倒卖个什么劲?

难道要去非洲淘金,去中东挖石油吧?

“此事,需徐徐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激起民愤。”

荀彧立刻捕捉到,安乐王听懂了其中的深意。

他这么说,等于不反对,等于同意了。

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只要你同意了,此事操作起来就变得十分容易。

我荀彧,终于有成为万古一相的可能了。

“殿下圣明,殿下之仁德,日月可表,天地可鉴,如今辽西辽东之田,都在官府之中,只需将安乐国的田收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