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拔俗飞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话灵山》最新章节。

第二十三章:拔俗飞升

东晋兴宁三年,小雪节气。胡超站在棋盘峰巅,望着石人公的无头躯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石颈处的断痕已被百年风雨磨成玉色,苔藓在石肩织就的青衫上,点缀着零星的赤芝孢子——那是他早年采药时不慎遗落的,如今竟成了石人公肩头的星子。

“超儿,今日可是去幽都的黄道吉日?”胡昭的声音自云岫观方向传来,九只白鹤排成“医”字队形,掠过峰头,鹤喙间衔着的玉简泛着微光,正是当年黄帝亲授的《青囊经》残卷。

胡超轻抚腰间的七叶莲囊,莲茎上的纹路与石人公掌心的石纹暗合:“伯父,幽都业火虽烈,却烧不尽医者仁心。当年在鄱阳湖畔,您说过‘医道如剑,可斩病魔,亦可渡亡魂’,如今正是践行之时。”

山风骤起,石人公膝头的灵香草突然全部绽放,紫雾升腾,在胡超脚下聚成幽冥之路的幻象:黄泉路上,彼岸花如血河翻涌,忘川水在石缝间低吟,隐约可见奈何桥畔有怨灵徘徊,其声似哭似诉,皆是人间未了的疾苦。

一、三界试炼

(一)黄泉初涉

子时初刻,胡超足尖轻点石人公掌心,紫雾骤然收缩,化作一叶扁舟,载着他坠入幽都。黄泉路的砂砾泛着磷火,每一步落下,都惊起无数光点,那是未及转世的怨念所化。彼岸花的花香中混着铁锈味,胡超知道,这是千年来人间疫病死者的血渍所凝。

“胡氏子弟,你可知幽都非医者该来之处?”孟婆的声音从忘川雾中飘来,茶汤在陶碗里翻涌着黑白二气,“喝了这汤,可忘人间疾苦,免受热劫之苦。”

胡超摇头,取出七叶莲囊:“晚辈非来求忘,乃来超度。”莲囊打开的瞬间,灵山的云雾竟穿透幽冥,在黄泉路上形成一条玉色小径,小径所过之处,彼岸花褪去血色,转为素白,花瓣上浮现出“安康”二字。

(二)业火焚心

行至地藏王宝殿,黑焰组成的“业”字牌坊矗立眼前,火焰中隐约可见无数痛苦的面容——那是被疫病折磨而死的亡魂,因执念太深,无法往生。地藏王端坐莲花台,目若朗星,衣袂上绣着的生死簿纹路,正随着业火明灭。

“东吴胡超,你以医道入仙途,可知医病易,医心难?”地藏王抬手,业火突然化作万千血手,抓向胡超,“若能过此业火劫,方证真仙;若不能,便永留幽冥,为亡魂熬药。”

胡超不闪不避,七叶莲突然离体,在掌心化作三寸金莲。他以莲为笔,以血手为墨,在虚空写下《青囊经》中的“往生咒”,每写一字,莲瓣便多出一片,最终化作三十六瓣金莲,将业火尽数收入花心。

“善哉!”地藏王眼中闪过赞许,“当年黄帝授你医道,原是要你渡人间疾苦,却不想你能渡幽冥怨魂。”他抬手一指,业火中浮现出胡超的过往:在信州城熬药三天三夜,为百姓试丹险些丧命;在洛阳太医院拒绝黄金,只愿建药庐济世;在鄱阳湖畔以七叶莲化去孽龙戾气。

(三)金莲渡魂

胡超踏金莲而入,见业海深处蜷缩着无数怨灵,他们的身体透明如雾,心口却凝结着黑色的疫毒。“我乃灵山胡超,”他的声音如春风化雪,“当年未能救你于人间,今日来补这未了的缘。”

七叶莲瓣轻轻触碰怨灵心口,黑色疫毒竟化作药香,怨灵的面容逐渐清晰,眼中重现生的渴望。胡超取出玉瓶,将灵山松针露与冥河水调和,洒向业海:“此水名为‘回生露’,能洗去执念,重入轮回。”

当最后一滴露水落入业海,整个幽冥突然震动,忘川水变得清澈,彼岸花全部转为素白,就连孟婆的茶汤,也泛起了灵山云雾茶的清香。地藏王起身合十:“胡超,你以医心化业火,以仁念渡亡魂,当证‘拔俗真君’之位,可愿留此为幽冥医仙?”

胡超摇头:“人间尚有疾苦,幽冥既有轮回,我愿做那连接两界的桥梁,而非一方的守护者。”话音未落,金莲突然发出强光,载着他穿透幽冥,重返灵山。

二、肉身成圣·金殿悬壶

(一)金銮问诊

太元九年,洛阳皇宫的铜漏声在午夜响起。胡超的青衫还沾着幽冥的雾气,便被八名金吾卫“请”入太医院。玉榻上,太子司马遹面色青紫,七窍渗出黑血,正是中了西域“尸蟞毒”,太医院的医案堆成小山,却无一人敢开方。

“先生可是灵山胡神医?”晋武帝司马炎亲自掀开帐幔,腰间的玉佩刻着“济世”二字,正是当年葛洪所赠,“此毒入髓三日,孤遍寻天下名医,唯有先生能解。”

胡超点头,目光落在太子胸前的紫斑上——那是尸蟞毒顺着任脉扩散的征兆。他取出七叶莲,叶片在灯火下竟呈现出西域雪山的倒影:“此毒需用灵山雪顶的七叶莲,以真阳之火为引,方可化解。”

(二)莲心化毒

胡超解下腰间的九节竹,竹节间溢出灵山的地脉灵气,在太医院中央形成微型的“笔架峰”。他以竹为鼎,以太子的血为引,将七叶莲放入竹节,瞬间,竹身发出青光,竟在空中显化出灵山三十六峰的虚影。

“当年在幽都,业火曾灼我莲心,”胡超低语,“今日便以毒攻毒,让这尸蟞毒,见见灵山的阳刚之气。”他掐诀,竹节中的莲心突然化作火莲,火苗呈青金色,正是丹道中的“太阳真火”。

太子的紫斑开始消退,司马炎看得目瞪口呆:“先生这是仙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