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治国(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李隆基的纨绔皇孙》最新章节。

李倓跟着李隆基出了大殿就一直走,李隆基不说话,李倓也不敢吭声。

但是时间久了李倓心里就开始骂娘了,因为他的肚子开始唱空城计了。

他在路上只吃了一碗水煮的汤饼,和一张油饼。

汤饼其实就是面条,汤饼里面加了羊肉、盐、还有葱、姜、蒜,八角、花椒、和胡椒,甚至上面还漂着一层麻油(芝麻油)。

只不过有一点李倓接受不了,那就是面条黄不拉几,并且粗的像一条条蚯蚓,让人看着都起鸡皮疙瘩,吃到嘴里有点硬,并且满嘴的麦麸味道,口感极差。

面汤李倓是不喝的因为面汤有些微涩,主要是盐的问题,即便权贵用的是井盐,可是多多少少还是有杂质,和现在使用的精盐根本没法比。

油饼是用羊油煎的,从外面看焦黄焦黄的,但是吃到嘴里也是一嘴的麦麸味道和羊膻味,热着吃还可以,如果凉的那就是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李倓记得自己第一次吃凉的差点把自己的两颗老门牙磕掉,两个腮帮子都磨的起了血包。那时候李倓想起了小时候吃的死面锅盔就是这德行。

这两样算是李倓能接受的唐朝主食了,很多时候李倓都是自己开小灶,自己鼓捣吃的,最多加上杨悦。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古代皇帝肯定是锦衣玉食,顿顿满汉全席,那是被有些影视剧骗了。

《大秦帝国》中侯赢请商鞅吃饭,吃的就是野菜和清水煮羊肉。秦孝公和公子虔吃饭吃的好像是野菜疙瘩汤,说白了就是面疙瘩煮野菜。

能吃满汉全席得恐怕只有慈禧太后了。

权贵们有酒有肉能吃饱饭这是事实,但是他们也仅此而已,至于美味佳肴还真不可能,至于普通百姓要么饿肚子,要么吃糠咽菜。

都说古代粮食亩产就可以达到300斤了,应该饿不死人,但是那是极少数。并且古代农业的抗灾能力很弱的。

大旱现在能人工降雨,还能引水灌溉,古代赤地千里:水灾现在有防洪工程、到处是防洪大坝,古代就是颗粒无收;蝗虫古代只有规模大小而已,大的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现在有农药基本没有蝗虫了。

肉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就是奢望,就算养一只鸡还得用来下蛋换食盐。

就算鸡蛋也不多,现在鸡一天下一个蛋,古代人都吃不饱哪有粮食喂鸡。古代的鸡有可能一个星期下一个蛋,还没下两个鸡蛋鸡又抱窝子里,一个鸡蛋都不下了。

古代也没有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皇帝吃的也不过是清水煮的羊肉,中国美食出现是铁锅的出现以及各种香料传入中国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宋朝也只不过刚刚开始,一碗红烧肉都能让苏东坡名扬天下。

中国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古代老百姓和皇帝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几乎天天饿肚子吃糠咽菜,一个能吃饱饭并且还有酒有肉,偶尔还能吃点精美的糕点。

李倓陪着李隆基走了很远,一直走到一处台阶处才停了下来,李隆基可能是年纪大走累了,于是扶着护栏想坐下来。

李倓一看假忙扶着李隆基坐下,然后毕恭毕敬的站在比李隆基低一级的台阶上。

李隆基看了看李倓微微笑了笑说道:“年纪大了,不行了!我像你这般年纪时的时候可以三天三夜不卸甲。”

李倓连忙说道:“赵子龙古稀之年力斩五将,祖父现在不过六十而已。”

“哈哈!”

李隆基开怀大笑。

李隆基随后说道:“站着做什么?坐我身边。”

李倓听到李隆基让他坐,于是就在李隆基放脚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李隆基借着微弱的宫灯溺爱的看着李倓一言不发。

过了许久李隆基突然发话:“倓儿!奚族之事是不是你一手策划的?”

虽然李倓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的那一个,李倓还是吓了一激灵,瞬间额头上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汗。

李倓知道考虑的时间越久越证明心里有鬼,同时李倓也考虑到既然李隆基单独问自己那么问题应该不大,既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交代。

李倓低头跪在台阶上说道:“回陛下!是臣所为!但是一切只不过是因为杨悦!”

李隆基原来认为李倓会死不承认,因为李倓事情做的毫无破绽,就算肯定是他做的,但是也没证据。

李隆基愣了一下试探道:“你做的事你应该清楚,我没有证据的,你可以拒不承认的!”

李倓脑子飞快的转了一下说道:“在祖父面前孙儿不敢有半点隐瞒。”

李倓没有提李隆基的皇帝身份而是李隆基祖父的身份,这让李隆基心里一暖。本来还想教训李倓一顿,但是随即就把话咽了回去。

“以后有什么事情给祖父说一声!”

李倓连忙应道:“孙儿知道了!”

李隆基笑了笑说道:“赶紧起来!别跪着了!”

“哦!”

李倓应了一声然后重新坐正身子。

李隆基看着李倓一副做错事,等着受长辈责骂的的模样瞬间想起了自己李瑛,李隆基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伤感,然后幽幽的说道:

“你二伯小时候特别调皮,每次惹了祸就藏起来,怕我责罚他,其实我根本舍不得责罚他,可是后来他闯的祸太大了!”

李倓浑身打了一个激灵,二伯是宫里的忌讳没有人敢提,李倓不明白李隆基为什么突然就提起了他,他不知道李隆基的心思,因此也不敢盲目的接话。

又过了许久李隆基突然用沙哑的声音问李倓:“倓儿!你是不是也觉得祖父冷血无情?”

送命题来的太快了,李倓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管是肯定或者否定都不恰当。

李倓沉思了一下说道:“老话说舐犊情深,人心都是肉长的,二伯是祖父的孩子,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呢?但是祖父是父亲也是帝王,父亲是孩子的天,帝王却是天下万民的天,我理解祖父。”

李隆基听李倓说完已经干涸了多年的眼窝湿润了,两行老泪再也控制不住。

李隆基用悲痛的声音说道:“虎毒不食子!瑛儿是我的血脉!我如何忍心赐死他!但是我是帝王!为了皇权稳固,断了一些人的念想,我也是情非得已啊!”

李倓看了看老泪纵横的李隆基什么都没有说,因这事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劝,自古皇权更替几乎都是尸山血海,更何况李隆基亲身经历数次政变。

自古以来争储明面上是皇子斗,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群人抬着甚至逼着一个皇子争储,你不想当皇帝你下面的一群人也会逼着你做皇帝,因为只有你做了皇帝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和权利。

玄武门之变从根上来说就是天策府的一群人和太子手下一群人争夺权利的结果。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傻,单单是他们兄弟二人,不可能做出手足相残之事。

权利之争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李隆基等情绪恢复了一些问道:“倓儿!我听力士说你不喜欢读书?”

李倓说道:“孙儿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而已!”

李隆基一愣随口问道:“那你都读什么书?”

李倓说道:“孙儿喜欢读史书!”

李隆基有些好奇继续问道:“为何?”

李倓解释道:“太宗皇帝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孙儿喜欢读史书,至于四书五经不过是让人明理,孙儿既然已经明理,所以就没必要继续研读。

李隆基微微一愣,然后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你可有收获?”

李倓回道:“有!”

李隆基随口问道:“何种收获?说来听听!”

李倓回问道:“祖父是否可以具体点!面太广孙儿不好作答。”

“哈哈!”李隆基爽朗的笑声顿起。

“君王当如何治国?”

李倓微微一愣,没想到李隆基直接给自己放大招,治国可不小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