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蒙恬(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公元前259年,咸阳城的蒙府一片喜气洋洋。

秦国上卿蒙骜满心欢喜地望着襁褓中的孙子,给孩子取名为“恬”,饱含着他对孙辈能在庙堂辅佐君王的殷切期望。

蒙家,这个从齐国迁至秦国的武将世家,在蒙骜的打拼下,已在秦国站稳脚跟,蒙骜为秦国开疆拓土,战功赫赫 ,朝中地位仅次于王翦老将军。

蒙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浓厚军事氛围的家庭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战功赫赫的将领。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蒙恬从小就对军旅生活充满了向往。

祖父和父亲常常会给他讲述战场上的金戈铁马,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让蒙恬听得如痴如醉。

他仿佛能看到祖父和父亲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感受到他们那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这些故事深深地烙印在蒙恬的心中,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军事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蒙恬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夫。尽管他出身于武将世家,但他早年却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

他曾经担任过狱讼记录的工作,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

这段工作经历让蒙恬接触到了律法和政务,使他对这些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处理狱讼事务的过程中,蒙恬需要仔细阅读各种文件和档案,分析案件的来龙去脉,这不仅锻炼了他的细心和耐心,更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学会了如何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点,如何根据事实和证据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些技能在他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段狱讼记录的工作经历,蒙恬不仅磨砺了自己的心智,还对律法和政务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为他日后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成为了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具备政治智慧的全面人才。

随着年龄的增长,蒙恬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他勤奋好学,熟读兵书,对历代名将的战术战法烂熟于心,同时,又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骑射功夫更是出神入化。

彼时,秦国正处于嬴政统治之下,国力强盛,嬴政野心勃勃,将目光投向了六国,一场统一中原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而蒙恬,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契机。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嬴政任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楚国。

这是蒙恬第一次在大规模战役中崭露头角。

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其勇猛无畏的气势感染着每一位秦军将士。

在攻打寝邑时,面对楚军的顽强抵抗,蒙恬冷静分析战局,制定了迂回包抄的战术。

他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绕到楚军后方,突然发动袭击,与正面进攻的秦军形成夹击之势,楚军大乱,最终被秦军击败。

然而,此次攻楚之战并非一帆风顺。

李信率领的秦军主力在与楚军的后续战斗中遭遇惨败,楚军乘胜追击,三天三夜不停歇,攻入秦军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部狼狈逃奔回秦国。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蒙恬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复杂,也促使他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

公元前221年,秦国再次发动统一战争,目标直指齐国。

蒙恬被任命为此次战役的主将,肩负起了破齐的重任。

他深知齐国实力不容小觑,其军队训练有素,且拥有坚固的城池防御。

但蒙恬毫不畏惧,他精心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

他先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派出小股部队在齐国边境频繁骚扰,制造秦军主力将从这里进攻的假象,吸引了齐军的注意力。

而与此同时,他却率领秦军主力秘密绕道,避开了齐军的正面防线,直插齐国都城临淄。

当齐军发现秦军主力时,已经来不及调兵回防,临淄城陷入了一片混乱。

蒙恬抓住战机,指挥秦军迅速发起攻击,一举攻破了临淄城,齐国宣告灭亡。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蒙恬声名远扬,他因破齐有功被秦始皇拜为内史,成为了秦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也从此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大将。

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认可,为他日后更辉煌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嬴政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的目光转向了北方的匈奴。

匈奴作为北方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时常南下侵扰掠夺。

在战国时期,各国忙于混战,临近匈奴的国家仅仅只是修建长城和派军守卫,无法对匈奴形成有效的打击。

而如今,秦国统一了中原,秦始皇决定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以确保帝国的稳固。

蒙恬,这位在统一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大将,被任命为此次北击匈奴行动的统兵将领,肩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的夏秋之季,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方进发。

他深知匈奴骑兵机动性强,善于突袭和游击作战,于是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

秦军先是在河套地区集结,对匈奴的兵力部署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详细侦查。

在摸清情况后,蒙恬果断下令发起进攻,秦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匈奴营地,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

匈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逃窜。

蒙恬率领秦军乘胜追击,一举扫除了河套地区的全部匈奴,匈奴残部被迫渡河而逃。

然而,蒙恬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断定遭遇挫败的匈奴必不甘心失败,肯定还会组织反扑。

于是,在次年,他再次率领秦军追至贺兰山脉。

此时,正在集结兵力的匈奴单于万万没想到秦军会如此迅速地追来,顿时乱了阵脚。

蒙恬抓住战机,指挥秦军发起猛烈攻击,匈奴军队再次遭受重创,单于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部北撤七百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