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邻里助农忙, 温情岁月长。 传承民俗事, 乡梦韵流芳。(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外吹来的风》最新章节。
咱这村里,人情味就像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谁家要是有难处,在咱这儿,那都不叫事儿。就说前阵子,老王家地里的庄稼熟得透透的,眼瞅着一场暴雨就要来,这可把老王急得直跺脚。邻家的大哥刚从自家地里忙完活儿,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瞧见老王那慌张样儿,二话不说,把锄头往肩上一扛,抹了把脸上的汗,大声喊道:“老王,别急,我来帮你!” 就大步流星地朝老王家地里奔去。
到了地儿,两人也不啰嗦,弯腰就开干,一垄一垄地抢收,那动作麻溜得很。可谁知道,这时候村里的二愣子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哟,你们俩这是干啥呢?这么大太阳,还不如回家吹吹电扇,这庄稼能值几个钱呐。” 大哥一听,停下手里的活儿,瞪了二愣子一眼:“你这小子懂啥,这庄稼可是老王一年的心血,你要是不帮忙就别在这儿瞎咧咧。” 二愣子挠挠头,嘿嘿一笑:“我就是开个玩笑,我这就回去把我家那电动收割机开来,这玩意儿快!” 说完,一溜烟跑了。
等把庄稼都妥妥当当收进仓,老王拉着邻家大哥的手,眼眶泛红,声音都有些哽咽:“大兄弟,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我这一年的辛苦可就全泡汤了。” 邻家大哥拍了拍老王的肩膀,咧嘴一笑:“咱邻里邻舍的,说这些干啥,换你,你不也一样!” 这时候二愣子开着收割机回来了,看到已经收完的庄稼,傻眼了:“哎呀,我这来晚了一步,白跑一趟。” 众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村东头的李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有一回突然病倒了,家里的儿女又都在外地打工。这消息一传开,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可就坐不住了,这个拿着自家刚炖好的鸡汤,那个拎着一篮子新鲜水果,纷纷往李奶奶家赶。到了那儿,照顾起李奶奶那细心劲儿,比照顾自己亲闺女还上心。
有人坐在床边,轻声细语地给李奶奶喂饭,还时不时用手帕擦擦嘴角;有人忙着给李奶奶煎药,守在炉子边,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就怕药煎糊了。可就在这时候,李奶奶家的猫不知道从哪儿窜了出来,一下子打翻了药罐子,药汁洒了一地。张婶正准备去收拾,却不小心踩到了药渣,差点摔了一跤。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弄得手忙脚乱,不过很快就又恢复了秩序,继续照顾李奶奶。李奶奶躺在床上,看着忙里忙外的大伙,眼泪珠子在眼眶里直打转,拉着旁边张婶的手说:“闺女啊,你们咋都这么好呢,让我这老太婆咋报答你们哟。” 张婶笑着给李奶奶掖了掖被子,温柔地说:“奶奶,您可别这么说,您就是咱大伙的亲人,照顾您是应该的。”
到了农闲时候,咱村里人可不爱闲着,就爱凑一块儿热闹热闹。现在农村电商火得很,咱村也赶上了这趟车。丰收节啊,那可是咱村的大日子,比过年还喜庆。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杀鸡宰鸭,蒸糕煮粽,把自家的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好吃的、好玩的全摆到村子的大场上。孩子们像撒欢的小雀儿,在人群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刚做好的糖人儿,嘴里塞着甜甜的糯米糍,嬉笑打闹个不停。
大人们呢,围坐成一圈又一圈,你递我一块刚出锅的红烧肉,我给你夹一筷子爽口的凉拌菜,边吃边唠着家常。这时候,村里的电商达人小李站了出来,拿着手机开始直播带货:“家人们,看看咱们这纯天然的农家土货,绿色无污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可是直播刚开始,就遇到了问题,网络突然卡顿,画面一直加载不出来。小李急得满头大汗,村里的技术高手小赵赶紧过来帮忙,捣鼓了半天,终于把网络弄好了。小李又重新开始直播,不一会儿,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了过来。有人扯着嗓子喊道:“今年这收成,可多亏了大伙齐心协力,往后的日子指定越过越红火!” 众人纷纷应和,脸上的笑容比那秋日的阳光还灿烂。
过年过节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年三十那天,男人们搬来梯子,挂起红彤彤的大灯笼,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女人们聚在一块儿,裁红纸、研墨汁,挥毫写下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再小心翼翼地贴在自家门框上。孩子们则围在一旁,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大人们忙活,时不时还伸手帮忙递个浆糊刷子啥的。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一年的趣事。饺子下锅,热气腾腾,咬上一口,满嘴留香,那幸福的滋味儿,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这时候,爷爷给孩子们讲起了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只小蚂蚁,它看到别的昆虫都在玩耍,只有它自己在不停地搬粮食。别的昆虫都笑话它傻,可等到冬天来了,那些只顾玩耍的昆虫都没有食物,只有小蚂蚁靠着自己储存的粮食度过了寒冬。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勤劳才能有收获。”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以后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勤劳。
咱村里还讲究个传承,老一辈的故事啊,民谣啊,那可是咱的根,得让娃娃们也知道。晚上,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大伙都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块儿。老李头坐在中间,吧嗒了一口旱烟袋,清了清嗓子,开始讲古。小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得溜圆,像被施了定身法似的,听得入迷极了。讲着讲着,老李头兴致上来了,还不忘唱上一段民谣:
“在那遥远山岗上,古木参天映斜阳,
溪水潺潺绕村旁,岁月悠悠话沧桑。
阿公阿婆坐门槛,手摇蒲扇话家常,
星星点点夜空亮,照亮归人回家乡。
稻田金黄风送香,孩童嬉戏笑声扬,
竹篮采茶歌满山,幸福日子比蜜糖。
月升月落岁月长,古老歌谣传四方,
山川河流皆见证,人间真情永不忘。
嘿,远方的游子啊,你可曾听见,
这山间回荡的旋律,是故乡最深的呼唤。
无论你走得多远,记得这旋律温暖,
它是你心灵的港湾,是根,是梦开始的地方。”
孩子们眼睛里闪着光,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啊,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去了。看着孩子们那纯真的模样,我满心感慨,咱们村能有今天这和和美美的景象,靠的就是大伙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我也知道,后面还有不少事儿得琢磨。比如说,怎么把村里的民俗活动办得更有特色,吸引更多外头的人来感受咱村的魅力;还要想想怎么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开发些新的游玩项目,让村民们的腰包更鼓…… 我相信,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村子的未来定会如那绚丽的朝霞,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