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请旨离宫求静摄,紫敕初颁燕公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秦怀道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也就仁贵我比不过,其他人全都不是我的对手。”

“呵呵。”

见秦浩大步前行,秦怀道有些傻眼:“阿兄,你这个呵呵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父亲母亲身体如何?”

“呵呵,就那样呗!太上皇驾崩,父亲临时被陛下征调掌管玄武门的城防,不过知道你回来了,说明日早朝便去辞了官职!”

秦浩挑眉笑道:“你得和父亲学学,听话才有糖吃,呵呵,母亲呢?听说麻将玩得相当不错啊!”

“早就不打了,母亲又有了身孕了!”

-----------------

次日早朝,李世民下旨追赠?刘政会民部尚书?并追封?渝国公??,再次强调了体检的重要性。

随即宣布与皇后要赴九成宫养病一段时间,由太子监国,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辅政,

接下来的高甑生与唐奉义弹劾李靖谋反之事引发了朝堂的议论,温彦博将复查的详情一一道出,朝堂上随即争吵了起来。

文臣出奇的一致意见,诬告谋逆罪应处死刑,不能容忍,否则谁知道日后会不会这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诬告是随便玩的?

武将似乎都有些犹豫,秦琼出列奏道:“陛下,高甑生为秦王府旧部,早年便已追随陛下东征西讨,平定东突厥亦立有大功,臣觉得应可功过相抵。”

李世民摇了摇头:“理国守法,事须画一,律法不可因功废弛,否则难以维护司法公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侯君集闻听此言,立马会意到了李世民的态度,连忙出列:“陛下,高甑生乃是猛将,于军中颇有威名,若处死恐会引发军心动荡,臣与兵部众官员合议,想为其求情,枉开一面。”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思不语,眼睛望向殿下的李靖,见对方不言,叹了口气。

长孙无忌连忙解围:“陛下,特殊之事需特殊对待,此事需权衡利弊,若处罚过重恐将导致武将离心,不得不慎,或可问问右仆射的意见。”

李世民顺势朝李靖开口:“药师是什么态度,尽可讲来!”

李靖哪里不知李世民是想饶过高甑生一命,心中一叹,出列说道:“陛下,臣已老迈,不能胜任右仆射之职,

臣请退隐居家,专心编写兵书,还望陛下应允,

至于高甑生诬告一事,也有臣处置不当的缘故,致其怀有私怨方有了诬告之事,臣亦有错。

只需为臣恢复名誉即可,考虑其过往的战功,又为维护律法威严,可减罪一等,改为流放。”

李世民长舒口气,脸现赞许:“卫国公之胸襟应为众卿楷模,翼国公所请功过相抵不合律法,诬告重罪不可轻赦,即使是功臣亦需守法,

便依卫国公所请,将二人贬为庶民,减死一等,流放边疆。”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都对李靖颇为不解,差点要弄死你了,你还这么大度?

李世民右手下压,示意肃静:“若纵容诬告,则功臣人人自危,此次事件亦是对所有官员的警示,下诏澄清案件事实,为卫国公恢复清白。

此次征讨吐谷浑,卫国公劳苦功高,赐绢帛千匹、御马两匹,食邑增至五千户,赐灵寿杖,世袭濮州刺史。

念其年迈,准其所请辞去右仆射,保留全部俸禄,授予特进之职,勿需上朝,待参政事。”

李靖大声回道:“谢陛下隆恩!臣想请陛下恩准,将伏允之妻赐于臣为妾室。”

朝堂顿时一片寂静,随即议论纷纷,李世民也有些诧异,思虑一下便顺水推舟,又赐了香车名马、锦罗绸缎。

朝堂顿时又是寂静一片,完全没料到李靖这老家伙还喜爱人妻。房玄龄则心中笃定,应该又是徒弟的主意,自污以安君心。

见李世民提起了吐谷浑的战事,秦琼眼神火热,正好今日上了朝来,看看儿子能得到什么封赏也挺不错。

“陛下,我大唐天威一至,几个月便让吐谷浑灰飞烟灭,颇壮我大唐国威,臣请为有功将士封赏。”

秦琼一番话让朝堂一片笑声,李世民没想到秦琼主动要为儿子请赏,有些无语,吃相不能好看一些吗?

关键是昨日刚得了个人头腊肉,自己一时还没太想好红烧还是清蒸。

侯君集出列附和:“有功将士皆有所期待,臣请依军功封赏,众臣若有不同意见,亦可商讨一番。”

李靖摇了摇头,哪里还不懂侯君集的用意,向后退了几步站到了房玄龄的身边。

李世民将心中想好的方案抛出:“侯君集转战千里,破逻真谷,俘斩数千,晋封陈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世袭陈州刺史。”

“李道宗奇袭库山,获其名王,虏男女数万,晋封江夏王,食邑增至六千户,世袭鄂州刺史。”

“李大亮昆仑山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晋爵武阳县公,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户。”

“契苾何力率铁勒部族大漠追击,赐临洮县公,赐御刀一柄。”

“薛万均、薛万彻遭敌伏击,损兵折将,念其押运粮草有功,功过相抵。”

“李道彦擅启边衅,失信番邦、有损国威,免职削爵?、流放边疆?。”

秦琼双眼火热,等着最重磅的儿子的封赏,等了半天,见李世民没再言语,狐疑的望了望李靖,又看了看侯君集。

啥意思啊?回回一到儿子这里就卡壳,玩不玩得起,这要是没个说法,老子今日这官还不能辞。

朝堂一时安静,似是都在等着对秦浩的封赏,李世民犹豫不定,见众臣都等着自己,很是无奈。

“驸马秦浩,曼头山、积石山、河源三场大捷斩俘六万余,赤水源阻敌,解救三千唐军,

围困伏俟城,并招降慕容顺,未发一兵拿下城池,招纳降众一万余。”

说到此处,朝堂已是落针可闻,乖乖,这咋封赏,纷纷看向李靖,为啥大功全是驸马的,又不是你亲儿子。

李世民的声音再度响起:“昨日,驸马带给了朕一件大礼,乃是一颗人头。”

话音一落,侯君集瞳孔骤缩,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便见高福手持托盘,端着化完妆容的伏允,

在殿中走了一圈进行产品展示后,放在了密封的琉璃盒中,太他娘的臭了。

“此乃吐谷浑的原可汗,伏允。”

这下群臣再也无法淡定了,驸马牛啊,人家专干这抓国主的事,关键两回还都成功了。

“众卿议议,该如何封赏,朕也是思来想去,没太想好。”

等了半晌,见全都捂着鼻子没人说话,秦琼有点急了,怎么回事?欺负我儿子是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此次征讨吐谷浑一半的斩俘可都是秦驸马的功劳啊!臣......”

长孙无忌看不下去,连忙打断:“翼国公,还请避嫌,秦驸马可是你的儿子。”

秦琼老脸一红,嘟囔一声:“臣是从公心而论,再说犬子今儿个又不在,那请诸位都开口议一议,时辰也不早了,别耽误了陛下用午膳。”

温彦博沉思片刻,出列开口:“陛下,臣以为凭功可封国公,只是这封号......”

唐俭出列奏道:“陛下,赵德楷亦被驸马解救回大唐,此亦是一功啊,驸马所处乃是春秋燕地。”

李孝恭附和:“秦驸马经营北疆,可特例册封燕国公。”

长孙无忌跳了出来:“陛下,我大唐从未用过燕这个封号赐过国公啊!”

房玄龄眉头一皱,出列便要开口,李世民见大舅哥又要吃亏,点了点头:“同意礼部尚书所请,特例册封秦浩为燕国公,封赏所提请的滕妾!”

群臣等了一会,见李世民不再说话,都十分诧异,这就完了?

我靠,一个国公,几个滕妾,哈哈哈,让你秦琼得瑟。

秦琼感觉不对劲,这么大的功劳,就几张纸就完事了?

这太欺负人了吧,出列便要开口,忽见房玄龄冲着自己摇了摇头,脚步一滞。

李世民大手一挥:“时辰不早了,便依翼国公所请,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