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密议隐讯传太子,绵言厚意安阿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张公瑾服了几日秦浩开的药,身子有所起色,便打算提前出发前往赴地,免得路上行得太急,耽误身子的恢复。

秦浩一番送别嘱咐之后赶往房府,陛下既已赐婚索性早些筹办,刚进后院,便见房遗玉走路匆忙,想要避开已是来不及了。

“师妹,今日怎么没去学堂啊?婉娘不是说了让你做下一任的校长吗?这刚升职就脱岗不太好吧!”

房遗玉有些惊喜:“师兄,你是特意来看我的吗?”

“呵呵,顺道,顺道。”

房遗玉脸色一黯:“师兄如今都不怎么关心我了,自从师兄成了亲,便不怎么搭理师妹了,武姐姐又成了侧室,就更想不起师妹来了。”

秦浩打趣道:“不是天天都能见到面吗?哪有那么多想说的话啊?你如今不是在忙事业的吗?”

“哪有什么事业,只能用忙碌填补空虚罢了。”

秦浩诧异:“你才多大?怎么就空虚了?这回遗爱就要成亲了,回头你有了小侄子,天天抱着玩呗!”

房遗玉白了秦浩一眼:“你为什么总把我当成小孩子一样,婉娘比我还小呢,我也没见你让她天天抱着阿元和阿月啊?”

“那不一样,主要是她有些冒失,丽质哪里能放心,陪着一起玩玩就不错了,呵呵。”

“师兄,你进去吧,阿娘在里面呢,我知道你不是来寻我的,现在连骗都不愿骗我一下了。”

秦浩摸摸鼻子,看着房遗玉的背影有点心虚,连忙进了屋子,去与师娘讨论大婚的事情。

四月初七,黄道吉日,风和日丽,瑞气盈门。一支盛大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明德门,房杜两家的这场联姻也瞬间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这回接新娘子的方式又被秦浩进行了创新,房遗爱亲自上阵,肩上套着车襻拉着带轮子的轿子。

这种独特的方式虽然有些另类,却让杜家感受到了房家对小女特别的宠爱,进了门也一定不会受气。

但凡是认识的全都发了请帖,来不来不要紧,得让师父多收点礼金。

一场盛大的婚礼在房府的园子中举行,盛况不亚于师娘当初的寿辰,搞得老大媳妇都有点眼红,房遗直承诺了不少金银首饰这才搞定。

李世民也派人送了贺礼,以示对房玄龄的重视,太子与魏王则有些意外的毫无声息,房玄龄只当二人怕被议论结交大臣,也没在意。

秦浩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二人似乎都盯着对方,等待着对方的把柄。

婚礼完毕,杜雅容被送到了桃源庄,继续自己的医学事业,房遗爱有些不舍的望着远去的马车,计算着洞房的日期。

房玄龄终于对秦浩道出了实情,“正则,单于都护府要建一座学堂,专门针对草原各部族的教化,

我推荐了遗玉去那里任职,陛下赐了助教的官职,我想着她一个女子行路不太安全,你便一起带着吧。”

秦浩嘴巴大张,怔怔的看着房玄龄:“师父,遗玉这娇滴滴的,跑那里吹大风,用不了多久,小脸都吹花了,你可真舍得。”

卢氏气道:“遗玉说,你两眼一摸黑到了那边,也没个帮手,她做为师妹,也就只能尽一点绵力了,你竟还不领情?”

秦浩有些无语:“师娘啊,你到时候一定会后悔的,那里的天气真不是她能适应的。现在说多了也没用,我应下了,让她和长乐一起吧,唉。”

长乐得知了这个消息,没有任何意外,只是与房遗玉在办公室中约谈了近一个时辰,至于说了什么无人知晓,总之出来的时候房遗玉是笑着的。

得知自己荣升了校长之职,昙娘只是想哭,你不是说我还是个孩子吗?怎么就把重担压在了我的身上了,

一些不开眼的先生想让昙娘请客庆祝,结果昙娘罕见的爆了粗口,还跑到秦浩面前,当面大喝:“秦正则,你不当人。”

武柔在身后举着小拳头附和:“对,不当人,把我大姐二姐都给拐跑了。”

四月十五,万里无云,宜远行,终于要离京上路了。

城门口处来了不少人送别,连李世民闻知后都有些惊讶,不知不觉间秦浩竟已有了如此多的人脉。

全伯和孙勇不舍的与刘伯和李铁等人唠唠叨叨的交待,秋菊冬梅则与秦兰等小姐妹们做着最后的话别。

一声哨响,队伍缓缓启动,众人回首望向长安,心中满是不舍,长乐悄悄落下了眼泪,秦浩掀开车帘:“丽质,骑不骑马?”

长乐擦净眼泪,知道秦浩是讨自己开心,点了点头,雪影驮着二人,踢踢踏踏跑起了碎步。

秦怀道有些担忧开口:“中郎将,就这速度得猴年马月才能到啊!”

苏烈不以为意:“爱啥时候到啥时候到?你拿他们和骑兵比吗?咱们就当是度假好了。”

看向薛礼与柳银环骑马有说有笑的,秦怀道更来气了,打马到了旁边,“薛礼,你看我兄长,人家骑一匹马呢!”

薛礼直接无视:“银环姐,我和你说,那边风大,我给你带的那些护肤品全都有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头还得在那边开个化妆品店才行,要不用完了没地方买,这大老远的可太费劲了。”

秦怀道有些尴尬,灰溜溜的回到了苏烈身边,指着前面的王朝等人气道:“这哪里是什么行军,分明都是出来游玩的,看着吧,没有五天都到不了蒲州。”

苏烈没理秦怀道,一夹马腹找韩英去了。

城中百姓渐渐发现所有的桃源店铺似乎都换了新的管事,而且还活动不断,一时城中又开始热闹起来,秦浩的离去也只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一场大胜后的长安仿佛成了圣地,邻国的许多使团以及学者纷纷涌入长安,感受大唐的人文气息。

李世民不断颁发改善民生的政令,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又对民族融合之事颇为上心,倡导各民族通婚以增加人口。

下旨修建了一些佛教寺庙,并决定重修仁寿宫,改名九成宫作为避暑之地,长孙苦劝无果,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忧。

齐国公府,长孙无忌下朝回到书房,便见长孙冲伏案书写着什么,有些好奇,凑上前瞧了一眼,高阳身体记录表。

“冲儿,你这是在做什么?”

长孙冲吓了一跳,站起身道:“父亲,孩儿这是在计算规律呢,是正则教的,说是能大致计算出什么时候容易有孕。”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有些欣慰:“我儿成熟了,子嗣还是要多多益善,好像正则瞧过后,高阳心情舒缓了不少,走时你没去送送吗?”

“前日孩儿去送了,还特意和娘娘请了旨与高阳一起去的呢。”

“那便好,不出几年,正则在外面积累了功劳,等回了长安,又是一颗新星啊,你多与其交好,那边苦寒,也可让高阳与长乐多通通书信。”

“嗯,孩儿省的。对了,今日孩儿在女儿宝肆见到了翼国公,也是去给夫人采购化妆品的,翼国公这身子恢复得倒是不错,孩儿对正则开的药方更有信心了。”

程咬金看着秦琼寄来的书信,颇为高兴,二哥出手就是不得了,崔氏女居然都能介绍成,就是这年龄差距有点大,嘿嘿,老子还就喜欢老牛吃嫩草。

长史笑道:“恭喜都督了,陛下有旨,让都督回京领平判之功,这不正巧一起把婚约定了?”

“哈哈,同喜同喜,这里便交给你们了,安抚好那些受害的民众,还要继续打击残留的不法分子,老夫回来之前一定不能生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