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脑海突现师父面,秦浩欲办医学院(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师父赐我道号悟玄,便是让我探索自然之道,时日无多,岂可在山中浪费光阴。

秦浩,你叫一声师叔吧。师弟,从今日你便不能再开口说话,只言师兄在闭关。”

回过神来,秦浩有些发呆,这是段什么记忆,为什么现在才突然出现,望了望孙思邈,想到了他刚才说到的门钹,一种神奇的感觉充斥心间。

“少爷,饭菜全都好了,现在是否用餐?”夏荷来到堂屋询问。

秦浩看着孙思邈开口道:“前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孙思邈抚须笑道:“我信奉老庄,只讲究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对这些规矩倒是不甚在意,酒是不喝了,年岁大了,其他百无禁忌。哈哈哈。”

秦浩也听笑了,赞道:“前辈说的是,自然之道,本就该如此。若是强行拘泥于某些世俗之规,反倒失了那份自在。”说完对夏荷点了点头。

孙思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养生之法,首在养心。心为君主之官,心安则身安。保持心境的平和,不嗔不怒,不骄不躁。如那深潭之水,虽有波澜,但心内平静如初。”

一聊这个就停不下来,秦浩只好转移话题,“前辈一人一生能医多少患者?”

孙思邈皱眉沉思道:“未有统计,总能有数万人吧。”

“即便如前辈这般医术通神,所救之人亦是有限。可若能将前辈之医术传于众人,培养诸多良医,那能救助的患者可就不计其数了。”

秦浩目光灼灼地看着孙思邈。

孙思邈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你这想法倒是新奇,只是医术传承并非易事,需有资质、有恒心之人方可为之。”

秦浩见孙思邈似有兴趣,忙趁热打铁,“前辈,我有一庄,名为桃源庄。我欲在庄上开办一所医学院,招收聪慧好学之辈。

若前辈能在庄上广收门徒,传授医术药理,必能为世间培养出大量医才。”

孙思邈捻须沉思,“开办医学院,谈何容易。需有合适的场地、充足的药材,还有教学所用之医书典籍,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弟子。”

秦浩笑道:“前辈放心,场地之事,我可在庄内腾出一片安静之地,专门修建学堂、药庐、病房等。

药材方面,我会安排专人负责采集、购买,定能保障供应。

至于医书典籍,我愿出重金收集,或请人抄写副本,更可将自己所学整理成册。

而弟子选拔,可从庄内及周边地区挑选,年龄、出身不限,只看其是否有一颗医者仁心和对医术的热爱。”

孙思邈缓缓点头,“你考虑得倒是周全。只是教学之事,并非朝夕之功,我一人精力有限啊。”

秦浩连忙说道:“我愿意入宫去求下娘娘,让陛下为前辈挑选几位助手,再从医学院中挑选优秀弟子协助前辈。

而且,医学院的教学可分阶段、分科目进行,循序渐进。比如先从基础的药理知识、人体经络开始,再到病症诊断、治疗之法。”

孙思邈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你这小子,心思缜密。不过,开办医学院是为了培养真正能治病救人的良医,而非贪图名利之事。”

秦浩正色道:“前辈教诲,晚辈铭记。我们可制定严格的院规,对弟子的品德修养和学业成绩严格考核。只有德才兼备者,方可出师。

而且,学院所培养之医,日后当以救助贫苦百姓为首要任务,若有违背,定当严惩。”

孙思邈起身,望着远方,思忖良久,才道:“既如此,老夫便与你一试。

希望这桃源庄医学院能为天下培养出更多的杏林高手。也是一桩济世利民的大功德。”

秦浩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前辈!此乃天下苍生之福。”

孙思邈突然想到一事,开口问道:“这开办医学院,购置药材、典籍,聘请师资,建设房舍,

处处都需耗费大量钱财,非是小数目,正则你打算如何解决这财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