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医术惊动孙思邈,武家三女话闲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忙碌了几日,庄上已经大变了样,人多力量大,多处的房屋都有模有样了,就差最后的收尾装修。
新建的县子府有了雏形,因为秦浩要求往后排,反而是进度最慢的。
护卫宿舍已全部建好,队员们是最先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
郑直做为村正,心心念念的学堂也建得大气不少,孩子每日在里面玩耍,但却显得空空荡荡,便可见规模不小。
所有村民也都欣喜这一切的巨大变化,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已经到了月底,张龙、全伯仍不回转,秦浩心中有些不安,想起师父说过的话,求着师父动用了些官方渠道查询一下柳家的现状,一时尚无结果。
高福终于寻到了孙思邈,万幸李道宗的眼睛保住了,只是视力可能受了些影响,至少没瞎了眼,也是幸事一件。
孙思邈见了白药,闻了又闻,大致猜到了成分,但却不知配比,也向李世民如实说道:“药物若是不知配比,万不可轻意使用,
否则,轻者,扰乱人体气血经络,致使脏腑功能失调,重者,犹如猛毒入体,蚀骨灼筋,损人根本,或可瞬间夺人性命,
即便华佗再世,亦难回天。吾行医数十载,见诸多因误用药物而致家破人亡之惨事,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李世民也只好熄了打算,孙思邈似有所查,问道:“陛下,此药配方颇为不俗,不知是何人所制?”
高福接话道:“是长安县子秦浩,字正则。此人医术也甚是高超,尤其是在针灸之术上,堪称一绝。”
孙思邈一听,顿时来了浓厚的兴趣。
他本就是一生只钟情于医术的老者,在他的世界里,医术高于一切。
每当听闻有人在医术上有非凡造诣,特别是有比自己厉害之处时,他心中只有由衷的钦佩,从未有过丝毫妒忌之意,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
急忙问道:“不知这位秦县子如今是否还在行医?”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有些疑惑,不禁插话道:“神医为何有此一问啊?”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针灸之术,可不是轻易能掌握的。
要想有所成就,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还需有试针之人供其锻炼。
而且行针之时,那可是万分凶险,每一针都关乎患者生死。
若无十足的底气和精湛的技艺,断不敢倚仗针灸之术来行医。
我寻思能有如此造诣,想必这位秦县子必然已至暮年,经验丰富,所以才有此一问。”
高福听了,不禁笑道:“孙神医这次可猜错了。这位秦县子年纪小得很呢,也就二十出头的年岁。”
孙思邈顿时张大嘴巴,不知如何答话,尴尬不已,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连连摇头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原以为,如此精妙的针灸之术,非得有几十年的钻研和实践不可,
没想到秦县子这般年轻就有如此成就,实乃奇才。”眼中闪烁着光芒,想着如何结识一下,满心都是对秦浩医术的好奇与期待。
李世民也认可的点了点头道:“神医有所不知,自神医几年前为长乐公主诊治过后,虽有所好转,但却不能根除,
近期又有加重的变化,正好秦浩下山到了长安,机缘巧合下,为公主行了针、开了几副药,有了好转,这才在宫中传开了。”
孙思邈更感好奇,他自己知道公主的病因,但却难以找到一种克制的对症药物,这几年行医中也是不断的摸索,至今尚无发现,
听到秦浩行针后开了几副药便有好转,颇感振奋,有些急不可怠的见识一下这位小县子。
“陛下,我几日前回长安时听闻杜相病危时也被人强行续命,不知可是这位秦县子的手段?长安城中我想不出还有何人有此医术。”
高福点头道:“神医猜的不错,正是秦县子。”
“陛下,在下想结识一下秦县子,不知陛下可否安排一下我二人相识?”
李世民笑道:“孙神医勿急,此乃小事,承范的眼睛日后不会反复吧?”
“恢复得好,能恢复到之前的九成,还是会受些影响的,不过不影响日常,望远会受些影响,勤加锻炼,当无大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