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弟子:孟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最新章节。
启道六年。
三十年前凡道院立院之际,独孤信曾言明:
若有凡人悟得大道,必收为亲传弟子。这话如同一粒种子,埋进了无数凡人的心中,却在岁月里渐渐蒙上尘埃。
三十载光阴流转,院门前的石阶被风雨磨得发亮,却始终未见有凡人叩响那扇收徒的门扉。
独孤信早已习惯了这份沉寂。一个念头在心底盘桓三十年,纵是执念也会生出褶皱。
他不再日日翘首以盼,只当这承诺是挂在檐角的风铃,偶尔随风轻响,便算是对初心的回应。
变故总在无声处萌发。
那日,独孤信于静室中闲坐,神识如春日细雨般漫过整座城池。
从西城修仙者的云纹飞檐,到东城凡人的青瓦白墙,市井烟火与剑气寒光在他感知中交织成画。
当神识掠过东城港口时,酒肆里的喧嚣忽然掀起波澜——有人说,有个凡人竟能以纸代笔,仅凭一双肉掌,在试剑碑上刻下字迹。
初闻此言,独孤信只当是酒客们醺然间的戏言。
可那些细碎的议论如檐下漏雨,一滴一滴敲在心头:
有人说亲眼见那少年指尖拂过碑面,纸页便化作墨痕;有人说试剑碑当夜泛起金光,连碑顶的苍松都簌簌落雪。
独孤信指尖轻轻叩击着石案,眼底泛起多年未见的涟漪——莫非,这沉寂多年的承诺,终将在今日迎来回响?
独孤信的神识如退潮后的月光,刹那间漫过城池每一寸砖瓦。
他自云端俯瞰,看坊市楼阁如棋盘纵横,听街巷间人语熙攘似流萤明灭,却始终寻不到那传闻中以肉指刻碑的身影。
神识掠过试剑碑时,碑身青纹隐约发烫,竟似残留着凡人指尖的温度,这抹异常让他袖中指尖微微发颤——他虽未寻到那人,却凭着修者直觉断定,这传言绝非空穴来风。
命运大道在他掌心流转如星河,可纵是独孤信窥破因果脉络的能手,也难凭一句市井谈资锁定凡人踪迹。
他负手立于窗前,看暮色正将飞檐染成古铜色,忽的想起那总在凡人堆里打转的孙儿。
独孤威瀚身为独孤城城主,偏生爱往市集酒肆跑,常笑言"人间烟火里藏着大道真章"。
此刻城主府的飞檐正挑着半轮新月,想必那孩子又在案头批着凡人呈上的民生卷册,或是握着某位匠人新制的木簪把玩。
独孤信心下微动,暗道:“或许该让这孩子跑跑腿了。”念及此,他足尖轻点,“潜渊缩地”大神通自体内迸发。
刹那间,周身灵气翻涌,化作青色流光包裹住他的身形,于虚空之中踏出一道道玄妙符文。转瞬间,他便跨越无尽距离,降临至城主府上空。
这座城主府自建成以来,他还是首次亲临。
抬眼望去,果如传言所说,府邸风格朴素至极,与凡人居所别无二致。
青砖灰瓦在暮色中静默伫立,木构飞檐勾勒出简洁的线条,尽显凡人的质朴与沉稳。
正门之上,“仁政堂”匾额高悬,虽无任何灵气波动,却隐隐透出一股清正仁和之气。
此时,独孤威瀚正于书房内与老周相谈甚欢。
二人围坐案前,桌上摆放着凡人的卷宗与茶盏,言谈间尽是民生琐事。
忽的,一道青影自窗外飘入,稳稳落在书房中央。独孤威瀚与老周抬眼望去,见来人正是家族传奇人物独孤信,二人顿时大惊失色。
独孤威瀚手中茶盏险些跌落,慌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与敬畏:
“祖父,您……您怎么来了?”老周更是吓得立刻拜倒在地,浑身颤抖不已。
要知道,独孤信平日里行踪莫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寻常人一年半载也难见上一面,如今突然降临,如何能不让人惶恐。
独孤信抬手示意老周退下,目光温和地落在独孤威瀚身上:“我闲来无事,便来瞧瞧你。”
看着眼前以“仁”入道的孙子,他心中满是欣慰。这“仁”道虽难,却最是根基深厚,威瀚能走出此路,实属不易。
稍作寒暄,独孤信便切入正题:“威瀚,最近我听闻一桩传言,说是东城港口有刻碑之事,你可曾知晓?”
说罢,他将市井间听来的传言,一五一十地告知威瀚。
威瀚闻言,面露恍然之色:“祖父,您说的可是启道四年秋天的事?此事我当时就在现场。”见祖父面露疑惑,他便娓娓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