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公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底层太平军将士和西军一样,都是活不下去才拼命的贫苦人,他不能让西军和太平军兵戎相见,让清廷坐收渔利。
此时萧云骧想起另一个位面中的一桩公案:杨秀清是否逼洪秀全封他“万岁”?
杨秀清逼封万岁,最直接的出处是李秀成被俘后写的《李秀成自述》。
但当时李秀成并不在南京城,不可能是亲眼所见。
另外还有清廷文人张汝南的《金陵省难纪略》和知非子的《金陵杂记》,可他们也不是亲历者。“知非子”还是笔名,具体何人都不清楚。
但从太平天国官方史料、事后反应,以及基本的逻辑来分析,这事都说不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一,流传至今的太平天国内部文献(如《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及清朝官方档案,均未提及“逼封”事件,洪秀全讨伐杨秀清的檄文中也没有记载。
若此事真实存在,就是洪秀全诛杀杨秀清的最大法理依据,太平天国官方文件理应大肆宣传。
其二,杨秀清若想取代洪秀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他已通过“天父下凡”控制洪秀全,甚至可干涉其后宫事务。
若要夺权,直接“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名义,废掉洪秀全即可,何必多此一举?
就是不想废掉洪秀全,他想当万岁,自己封自己即可。为什么要逼着“儿子”洪秀全来封作为“父亲”的他?
且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不仅未公开杨秀清“篡逆”罪名,反而为其平反,将其死亡日定为Z教节日。
这更像是洪秀全掩盖诛杀杨秀清的真实动机(如权力清洗),而非“逼封”激怒所致。
所以后世有学者认为,“逼封”事件可能是洪秀全刻意制造的政治谣言,以合理化诛杀杨秀清的行为。
但又因缺乏确凿依据,不敢记录在太平天国官方文件上,只是口头传达给李秀成等大将,造成李秀成等人的误解。
杨秀清的确跋扈、权力欲重,但从他神降被信众认可开始,若想废掉洪秀全,以他“天父下凡”的身份,有太多的机会了,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有此想法。
----------------------------------------------------------------------------------
(注:正文完结,前方暴论,避雷请跳过。
并非乌鸦污蔑洪天王,洪天王暴虐与极端的确属实。
洪秀全四次科举落第后,把基督教教义与民间信仰杂糅,宣称自己是「上帝次子」,还借梦境神化自身权威。
他要求信徒砸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称其为「妖书」,甚至把未参与拜上帝教的村民视作「妖魔」,发起「杀妖」运动。
1851年金田起义初期,他以「掌心红润者即妖」为由,下令处决拒绝入教的广西乡民,屠杀数千人,将宗教狂热与暴力紧密相连。
1853年定都天京后,他的暴虐极端更是变本加厉。女官开门稍慢,或没及时清洗他的黄金夜壶,就会被以「不敬天父」之名杖毙或斩首;
1856年,他处决了曾救过他命、却质疑《圣经》解释的曾水源。用酷刑震慑信徒,强化思想控制。
太平天国占领区强制推行「毁儒灭佛」,焚烧书院、屠杀僧侣,还改写汉字(如「国」改「囯」)。
经济上强制实行「圣库制」,没收民间财产,致使江南手工业崩溃。
《天父诗》是太平天国1857年刊印的官方宗教文献之一,最初由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和剑桥大学收藏。
1932年,清史学者萧一山将其影印并整理出版,后被国内学界认定为太平天国原始文献。
该诗集收录了洪秀全所写的500首诗歌,其中476首是定都天京后专为管理后妃而作。
据《天父诗》记载,洪秀全规定妃嫔「夜夜睡不同床」,违者杖责;宫女服侍时要「目不对视」「声不闻笑」,否则处死。
1857年,他因杨宣娇未及时行跪拜礼,命人将其鞭打至昏厥。
还有多首「天父诗」威慑部下,如:「亮起跪求要虔诚,亮未救缩莫起身,亮红速跪速救乌,一个起身不容情。」
这里的「亮」代指「火」,即发怒时臣民必须跪求饶恕,违者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