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技术困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左宗棠闻言,沉默了下来。良久,他抬起头,转而提及另一话题:

“虽不知贵军确切人数,但五万套军服怕是不够用。”

萧云骧笑道:

“这五万套,只是用来选拔重庆府有财力和能力,整合当地服装产业之人。”

“今日成都、泸州、叙州(宜宾)等五六个城市,同时举办了一样的竞标会,我们怎会只扶持重庆一地的商家?”

“如今尚处海选阶段,谁能脱颖而出,就看各自本事了。”

此时,楼下的竞标活动已近尾声,

那个身着丝绸长衫,头戴瓜皮帽的中年汉子,最终拿下了这笔大单生意。

大厅内的客商逐渐散去,唯有中年汉子与顾闻舟正在签订正式合同。

合同签订完毕,顾闻舟朝着二楼雅间走来。一进房间,他便向萧云骧作揖,满脸喜色地汇报:“大王,最终以一银元又一百文每套成交。”

-----------

几人在汇江楼简单用过午饭,萧云骧勉励顾闻舟后,便离了汇江楼,带着左宗棠与两位侍卫前往城中心。

走了片刻,快到储奇门时,他们来到一家叫“荣华商行”的沿街店铺前。

萧云骧让卢岭生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个三十一二岁的男子走了出来。

此人相貌与李竹青有七分相似,气质却少了些不羁,多了份端方与亲和。他便是李竹青的胞弟、荣华商行现任掌柜李芷青。

李芷青上前向萧云骧作揖,还未开口,萧云骧便笑道:“芷青,今日带我们去看看印刷作坊。”

李芷青早有准备,从旁边侧房牵出一匹马,熟练跃上马背,在前引路。

萧云骧见状,惊讶道:“芷青,你骑术不错啊。”

李芷青似乎想起什么来,有些不好意思:“家父要求,李家男子都必须骑术娴熟,小时候为此还挨了不少揍呢。”

萧云骧听李芷青官话口音字正腔圆,隐隐还带点软糯的江南口音,颇为诧异。“芷青,你的官话说得好,怎还带点江南吴语口音?”

李芷青脸色微红,有点不好意思地回道:“年轻时在江南待了七八年,去年江南不太平,才奉家父严令回重庆。”

几人说说笑笑,拐出储奇门,来到码头边李家仓库旁的印刷作坊。

这作坊分三部分:雕刻间、制墨间和印刷工棚。

雕刻间里,六名雕工屈膝跪坐在梨木案台前,刻刀划过樟木版,细碎木屑如褐色雪霰簌簌飘落。

制墨房土灶冒着青烟,两名赤膊汉子用杉木铲翻搅松烟灰。混入牛皮胶与冰片的墨团在石臼里被捶打成膏,刺鼻焦臭与隔壁纸仓的竹浆酸味在梁柱间交织。

数十人的印刷工棚里,突然响起棕刷刮纸的沙沙声,二十四架人力枣木印床开始震颤。工匠们把裱糊过的夹江竹纸覆在雕版上,用马尾鬃制成的趟子从右向左匀速压过。

这时萧云骧才知道,虽说活字印刷术宋代就由毕昇发明,但直到晚清西方印刷机器及工艺引入前,雕版印刷一直是中国主流印刷方式。

主要是因为,雕版印刷工艺成熟稳定,适合长期固定内容的批量印刷(如经书、历书等)。 它不仅版面整齐美观,文字笔画一致,墨色均匀,尤其适合书画艺术类印刷,而且技术门槛低,无需识字就能操作。

活字印刷术虽能重复使用活字,节省材料和存储空间,理论效率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