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储奇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重庆城上游十来里的李家沱,本是一个长江岸边的小渔村。

因江岸水深,适合停船,数百年下来,发展成进入重庆城长江上游的最后一码头,并依靠码头发展成一个数千人口的小集镇。

大量等待重庆城内码头空位或官府批文,方可进入重庆的货物,便在此暂时停靠。

大年初三傍晚,荣华商行当家李竹青奉知府之命,派出数千码头力夫及大大小小数十艘船,对李家沱码头实施全面戒严。

将码头上的集市、店铺、住户及停靠的船只全部看管,不使走漏一人一船。

理由是次日上午朝廷要过大军,不能泄露军情。

凡敢抗命上街者,均被这群力夫棍棒相加。

真是没处说理。

第二日清晨,被拦在屋内的居民、行商听到外面果然有大军过境的声响。

有些胆大之人,还将头伸到门缝或窗户悄悄观看。

果见连绵不断的一队队人马,握枪拖炮从街面走过。

却不喧闹嘈杂,只在一声声口令声中,源源不断地向码头开去,登上了荣华商行早准备好的大驳船。

长江江面上,浩浩荡荡地行驶着一支由三四十艘船组成的船队。

这支船队中,三十艘大驳船外面用黑雨布盖得严严实实,内部却用木材和竹条支撑起空间,每艘可容纳数百人。

前面三艘是江面常见的客船领航,船头飘扬着荣华商行的旗帜。

清晨在李家沱码头,除何禄数人外,李竹青第一个见到的太平军中人,就是那位威名赫赫、却年轻得不像话的西王。

那位西王正跟着一位军情局探子来到码头寻访自己。

言语亲切随和,喜欢微笑,着装朴素,无排场,举止随意但又不使人感到冒犯。

如果说与普通太平军战士的区别,可能就是他骑着一匹马,以及那股压抑不住的旺盛生命力和能感染周围人的自信吧。

这是萧云骧留给李竹青的第一印象,与何禄的描述几乎一致。

此后两人看着一队队太平军,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登上荣华商行安排好的驳船。

与李竹青常见的绿营军开拔时喧闹混乱的场景截然不同。

待大军登船完毕,这位年轻的西王换上码头力夫的装扮,仅带二三十名同样装扮的亲卫,随李竹青登上最前方的领航客船。

而他身边的将士们似乎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客船船头的茶几旁,坐着萧云骧与李竹青二人。

“李兄,此番全仗天地会的兄弟帮忙,不然我们真不知如何接近这重庆城了。”

萧云骧望着宽阔的江面,发出由衷的感慨。

“西王谬赞了。”

李竹青内心翻涌,嘴上却不忘为萧云骧解说重庆城的历史。

重庆城为川东门户,与贵州、湖南、湖北数省交界,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之处。与成都一起,合为长江上游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乃兵家必争之地。

历朝历代都在此驻守重兵、修建城墙。

现存的重庆城墙,乃前明洪武年间由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在历朝城墙上重建而成,高约数丈,设有“九开八闭”的十七道城门。

“西王,我们要攻的是储奇门。”

“一则储奇门是我行平日卸货之所,在码头上有仓库;二则进入此门后不远处,即是重庆衙署及总镇署军营。”

李竹青将一张简易手绘的重庆布防图摊在茶几上,指着上面的地点一一为萧云骧讲解。

“储奇门有多少清军?战力如何?”萧云骧问道。

“因前期支援长沙,城内绿营军被抽调大部。”

“只留下两千余人留守,由一个叫王琪的参将统领。”

“前些时日知府郑天寿听闻贵军进入四川后,便以此两千余人为骨干,紧急征召一万余人。”

“再加上从附近州府紧急调来的清军,目前城内守军约三万人。”

“郑天寿将这些守军主要布防在城南长江沿岸的城墙。”

“现在城南只打开储奇门、太平门、朝天门这三个城门。”

“防守重点也是这三个城门,各有驻军两千余。”

“其余守军驻扎在储奇门后方不远的总镇属军营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