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借壳行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瀚海驭风》最新章节。
半晌,他抬起头,神色重新凝定:“对了,老谢让我挑一家能买到生产许可证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海外公司,我已经选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我们现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REpower的750千瓦机型,一个是德国VENSYS的1.5兆瓦机型。前者是定桨距失速型,后者是直驱永磁型。我打算选后者,如果……”
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先笑了一下:“真要搞技术攻关的话,前者没什么搞头。”
“怎么讲?”马文斌好奇地问。
“REpower那款750千瓦,是典型的定桨距加上失速控制的老路子,技术成熟,但基本没有创新空间。简单讲,就是风大了风机自己靠气动失速来限制转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能量捕获效率也低,尤其在部分负荷区间。”
麦麦提解释道,“这种技术,我们其实早就掌握了,要在国内生产也可以搞,没太大突破意义。”
他用指尖点了点桌面,“而直驱永磁,就是从根上改了设计思路。去掉齿轮箱,叶轮直接带动永磁同步发电机。这样一来,故障点大幅减少,系统可靠性提高,发电效率也能比传统有齿轮机型高3%到5%。理论上,整个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能下降30%以上。”
“直驱永磁……”马文斌喃喃着,有些茫然。
“这技术其实欧洲早几年就开始有人搞了。”麦麦提笑着补充,“但是永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当时工艺掌握不好——磁体易退磁、成本又高,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大规模商用。”
他稍稍压低声音,像是透露着某种内幕:“我去做过VENSYS的背调。他们手里确实掌握了相对成熟的直驱永磁方案,尤其是低速大转矩发电机技术,但因为研发烧钱、市场推广又慢,导致财政周转困难,所以现在有意愿出售完整技术转让合同。”
“那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马文斌若有所思,眉头拧得更紧了,“不过,我一直觉得,咱们的技术突破点应该是在传统齿轮箱上啊。”
“是没错。”麦麦提点头,“但是传统三段式齿轮箱确实是风机故障的大头,二场和别家搞国产化的风电场,搞国产化时也是优先盯着齿轮箱、变桨系统、控制器这些环节。但说到底,只要用齿轮箱,就始终跳不出寿命短、故障率高、润滑要求苛刻这些老问题。”
马文斌这下明白了,缓缓地说:“所以如果从设计源头绕开,直接上直驱,根本上就能免掉这些天生的短板。”
麦麦提眼神沉了沉,语气坚定:“我敢打包票,未来十年,大型风机,大功率、直驱化,是必然趋势。”
屋里一时间只剩下茶杯碰撞的细响。
半晌,马文斌抬起头,半是认真半是打趣地问:“那你说说,咱们现在有几成把握?”
麦麦提笑了笑,没急着回答,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才慢悠悠道:“说实话,要从零到一,咱们自己干,八成是悬的。”
马文斌挑了挑眉:“那你还这么有底气?”
麦麦提把杯子往桌上一顿,声音压得更低了:“因为我们可以——借壳。”
“图纸、技术资料、制造工艺标准,VENSYS那边都能一并卖出来。
初期我们不自己上生产线,可以找国内有精密机械加工能力的代工厂来干。
比如沈阳那边、上海有几家重机厂,或者南方搞电机制造的单位,只要图纸到位,加上工艺调整,就能现成开干。当然了——”
麦麦提顿了顿,眼里划过一丝冷静的算计,“图纸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要改,要适配国内的材料体系、标准件,风资源条件也要调整,尤其是变流系统和电气接口。改动完以后,再自己打上咱们的品牌,注册新型号,拿到国内的生产许可证。”
马文斌听得直了身子,忍不住低声道:“这条路,能行得通?”
“行。”
麦麦提声音很轻,但字字铿锵,“如果一定要说难点,主要在两头:
一是磁体,大功率永磁机得用高性能钕铁硼,现在国内能做的单位,屈指可数;二是功率变换器,MW级直驱机组必须用大容量IGBT模块控制器,这块我们还得靠进口。
但总体上,路径是走得通的。”
马文斌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笑了,眼底渐渐涌上了一丝久违的兴奋。
“要是真能干成……”他咬了咬牙,“那才是真的国产化,正儿八经的,从心脏到骨架,一步到位。”
麦麦提低声应道:“对。一步到位,不再靠着人家吃残羹冷炙。”
说这话时,麦麦提眼底掠过一丝狡黠的光。
按照后世经验来看,真正打开直驱永磁局面,都是十年后的事了——
直到2008年,某家国内风电龙头才正式启动直驱永磁机组研发,并一举吃下了VENSYS这家德国公司,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而此时此刻,尽管VENSYS的财政状况堪忧,但它离破产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
想要购买完整的直驱永磁技术,VENSYS倒是愿意谈——不过,价格自然不低。
以麦麦提的资源,虽然咬咬牙也能撑下来,可问题是——技术一旦带回国,随之而来的生产、推广、销售,每一步都必然把他自己推到台前,暴露在聚光灯下。
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
所以,既然风能公司可以借壳国产化,他自然也可以借着风能公司的壳,悄无声息地推进这件事。
麦麦提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心里已经飞快地算了一笔账。
按照VENSYS方面初步透露的条件,购买一套1.5兆瓦直驱永磁机型的生产许可证,包括全套设计图纸、制造工艺文件和基础技术转让,报价在500万马克上下。
以现今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两千四百四十万。
而如果按照谢总本来的目标,采购REpower家的750kW风机技术,转让费则是150万美元,折合成德国马克大约是255万马克,差不多就是1245万人民币。
当然,这里还不包括,根据协议,生产的每台风机,风能公司都要支付销售收入的3%-5%作为版税。
尽管750kW风机的价格更加“亲民”,甚至也是1.5MW直驱风机之前批量较大的机型。
但麦麦提一清二楚,自己动动手,即使不用飞去欧洲收购破落工厂,单在国内收购厂房设备,就能悄咪咪地生产出来——压根不划算。
反倒是直驱永磁技术,一旦成功引进,未来的市场潜力和技术优势不可小觑。虽然短期内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生产成本、维护费用,还是风机寿命,都能获得巨大的回报。而且,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机型,将大大提升风能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麦麦提已经打定主意:风能公司出一部分钱,剩下的资金,他私下补齐。
既能规避风能公司面临的资本压力,又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更为绝妙的是,通过这笔交易,风能公司名义上成为了直驱永磁技术的合法拥有者,而他自己却能在幕后掌握核心技术和话语权。
到时候,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日后推广,他都能在掌握主动的同时尽量避免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