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秋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七零:我嫁给了求神拜佛的那个他》最新章节。

休息了一天后,农忙继续。

接下来的任务是收稻子。

南杨村位于江淮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水稻种植。村民们普遍喜欢吃大米,因此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一年通常种植两季,部分地区甚至能种三季。

然而,由于花山公社每年分配的化肥有限,农家肥也不够用,南杨村大多只能种植两季稻。

现在要收割的就是晚稻。

割稻子是南杨大队秋收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关系到全村人的口粮,因此全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把力气的,都绑起袖口,戴上草帽,挂上毛巾,拿着镰刀下地割稻子。力气小的,像龚秀兰这样的下乡知青,大多被照顾着,只要负责捆稻穗就行。年龄小的,像杨铁柱、周小梅这样的小孩,就被安排跟在后面负责捡掉落的稻穗。

而白夏夏这次被分配的任务是捡稻穗和晒稻谷,大队长依旧一如既往地照顾她。

龚秀兰和蒋玉珍被分配到一组,一人负责抱稻穗,一人负责捆稻穗,两人交替着来。蒋玉珍想着一次多抱点,可以少来回几趟,于是抱了一捆比她还高的稻穗往田埂上走。来回几次都没问题,但或许是抱得太多了,时间一长,她突然腿一软,摔倒在地,稻穗也撒了一地。

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杨林看到了,立刻把镰刀一扔,赶忙跑过来扶起蒋玉珍:“蒋知青,你没事吧?”他语气中满是关心。

龚秀兰这时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飞跑过来,问:“玉珍?怎么样?你还好吗?”

蒋玉珍摇摇头,说:“我没事,刚刚腿软了一下,现在没事了。”她脸上带着一丝尴尬,但眼神中透着坚韧。

杨林不放心,说:“要不你先去田埂上休息一下?我跟龚知青帮你把稻穗送过去,你负责捆就好。”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坚持。

龚秀兰也连忙点头说:“玉珍,你去休息一会吧,我跟杨同志一会儿就弄好了。”两人手脚麻利地开始干起来。

蒋玉珍不想拖后腿,就抱了一些稻穗去了田埂上。

龚秀兰不动声色地说道:“杨同志,没想到你对玉珍这么关心啊。”

杨林担心坏了蒋玉珍的名声,立马否认道:“龚知青,这话你可别乱说啊!换了任何一个人,我看到都不会坐视不管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女孩子的名声格外重要。

龚秀兰笑着反问:“那如果摔倒的是我呢?你也会来扶我吗?”

杨林顿了一秒,回道:“不论是谁,我都会扶的,你也一样。”

龚秀兰听后,笑了。她没有再多说什么,继续干活。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柔。

稻穗收割好后,陆续被挑到了晒谷场。大家会用木杈子把稻穗秧子摊在场上晒干,然后用拖拉机拉着套好木架的石磙,满场转圈碾压稻穗,使稻谷脱落。

石磙一般是用大青石或硬砂石做成的,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两头有磙眼,使用时会给磙眼套上木架。以前没有拖拉机的时候,大家都是用牲口或者人力去拉石磙。如果用牲口拉石磙,一般会先给牲口蒙上眼睛,防止它转晕,还会把它的嘴巴套上,防止它偷吃稻穗。不过,现在条件好了许多,基本每个大队都有一辆拖拉机,没有的也会到公社去借,所以用牲口磙稻的很少。

在拖拉机碾压稻穗的时候,边上也会有人在拖拉机经过之后,立刻用木杈子把被压实的稻穗秧子挑得虚松一些,或者把稻穗秧子翻个面,方便石磙可以全方位碾压,确保每一粒稻谷都能脱粒成功,避免浪费。

等稻谷脱粒成功后,大家会把稻穗秧子挑开。脱了粒的稻穗秧子就变成了稻草,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屋顶,还可以做牲口的口粮、当柴火等,一物多用,是真正的“农家宝”。

大家会把碾好的稻谷放在场地上晒几天,也会安排人夜里看场,防止有人来偷。这活一般都是安排给青壮年男同志的,知青院的男同志们也都被安排上了。女生宿舍的众人再一次感叹南杨大队对妇女同志的体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