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功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最新章节。

10

五为猫虎神灵,感谢它们捕食田间鼠兽,守护庄稼的功劳;

六为堤坝守护神,祭祀河岸加固工程;

七为水渠神灵,祭祀灌溉设施;

八为害虫神灵,通过祭祀祈求减少病虫对作物的危害。

按照传统规定,上述八位神明中的农神必须由公子明亲自祭拜,而其余七位通常会指定宗室中辈分较高者主持,在郊外举行仪式。

根据礼官的安排,公子明需提前一天进行沐浴净身并禁欲。

黎明破晓时分就要开始进行祭祀活动;随后换上战甲,前往演武台检阅军队阵容;待入夜之后,则进行一场盛大的逐魃之礼(篝火仪式)。

公子明对于沐浴与戒律并无异议,只是提出在祭拜农神和参与演武之前,额外添加一场献俘仪式。

他主张用敌方部族首领以及不屈服的战俘之首级,祭祀因羌人侵扰而在枹罕罹难的大秦同胞,借此威慑那些前来观礼的地方代表。

因此,在天尚未全亮之际,公子明从简陋空荡的寝宫中被唤醒,又一次感叹起单一伴侣制度果然更有利于男性身心健康。

女尚衣令带着众多宫女尚未到来时,韩良已协助他在贴身衣物之外披上了一件做工精巧的锁链式护甲。

随后,十几位姿态婀娜的侍女为他穿戴上了绣有十二星辰图案的华丽礼服,并调整好每一处细节。

随着车队缓慢行进,队伍抵达位于城郊专门为祭拜农神修建的坛场。

当公子明步下马车,在礼官的引领下登上农坛时,百官齐聚但并不随行亲拜。

春耕之后才是农神大典,如今腊祭时节仅略表敬意而已。

于是,公子明按礼规将各类祭品放入陈设齐整的簋、簠、笾等礼器之中,并献酒祭拜完成仪式。

他心想:为了膝盖着想,绝不能再让儒生们设计复杂的祭祀流程。

随即返回车驾直奔太庙筹备献俘大典。

雍城特为此事稍作排练。

毕竟同统一诸国时的大规模战役相比,此次对羌战争犹如孩童闹剧无足轻重。

大郑宫门外高台之上,两旁聚集了来自民间的观礼代表,南端放置几口巨鼎的位置是专门祭祀遇难英烈之魂的供台。

典礼主事者正是匆匆从边塞赶回的将军赵成。

不仅赵成归队,还有蒙川、韩成率领两千参加过战斗的骑兵一同回返。

待公子明与众官吏登上大郑宫城楼之时,献俘典礼正式揭幕。

一声令下,数百名鼓手齐擂震耳欲聋的大鼓之声响彻天际。

在威严氛围笼罩之下,赵成带领几十名军官身着双重长襦衫、披挂色彩绚丽铠甲,腰悬佩剑,脚穿翘尖皮履,顶戴饰有鹖羽高冠步入台前,扮演军中高阶将领形象。

他们的身后紧跟着一批被刻意养得体态饱满的羌人酋长,此刻脚步踉跄面露沮丧。

为了防止他们捣乱,相关部门早将其禁食达三日之久。

部分态度强硬者更是服用特殊药剂致喉咙沙哑无声,使其无法肆意咆哮或辱骂挑衅。

行至高台中央,赵成跃马下跪高声诵读事先准备妥当之告辞内容。

依照礼仪程序,公子明借由礼官应答几句之后,下令押送战俘至供台上斩首示众。

浓烈血腥气息扑面而来,远处观众席传来阵阵惊呼,但这并未令心怀不轨之人退却——他们早已决意反叛,做好面对死亡觉悟的人何惧屠杀?怕死不如隐居务农!

公子明的意图在于借助强大武装展示来震慑阴谋份子使之暂且安定,进而争取宝贵时间推行一系列惠及民众的举措以赢得人民支持率,此即为民心争夺之战略体现。

后世某矮个儿亦曾慷慨高喊:兄弟们向我冲锋吧!于是

她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四周,却发现无论是凶悍的匈奴人、傲慢的东胡人,还有平时自诩为神之子的本部翕侯们,都齐刷刷地低下了头。

星兰心知肚明,他们和她一样,本能地意识到不能直视那位秦人的皇帝。

因为,在他们眼里,他是一位如同天神般的男人!

刹那间,星兰觉得自己父亲这一生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主动向秦称臣,并请求归附。

就在星兰思量自己能否在咸阳安家落户时,一名典属国的官员走了过来,高声说道:

“各位使者,请随我来!”

毕竟在这数万人欢呼与鼓声雷动中,不提高音量根本无法让人听见。

星兰的父亲随即问道:“要我们做什么?”

那名官员回答道:“按礼制,在陛下阅军之前,外邦使者和各州观礼人员需要向陛下大礼参拜。”

所谓的大礼他们当然明白,那就是跪下磕头。

对此三家胡人都毫无压力。

另一边听到这话的张诚与张峰等人,心中则满是屈辱。\"这规矩是什么时候改的?”

“你就一黔首操心这个干嘛?”一位礼官大声说道,“快点别耽误别人!”

张诚嘴角一阵抽搐,有一瞬间甚至想抄起东西就和这些秦人拼了。

但君子总是深藏不露,时机未到。

毕竟他一生经历的羞辱不少,相比之下,给扶苏行跪拜礼哪有当年刺秦失败后打扮成秦宫妃子那么丢脸?

于是张诚带着复杂的情绪,与张峰、陈远一起朝台下走去。

伴随着如潮水般的人群欢呼声,卫将军穿着双重长袍,外披彩绘铠甲,戴着鲜红的鹖冠,腰悬一把编号为“玄”的长剑站在点将台下,面西而立。

虽然他不清楚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具体含义,但他知道,这是第一把这样的剑曾挂在扶苏腰间,剑身铭文刻着——“天”!

随着一位位武将行礼完毕,回到各自的队伍中,数百名郎卫迅速分散,将点将台围得水泄不通。

台下右侧是左右丞相率领的朝廷百官,身穿官服按禄秩高低排列。

左侧是以宗正为首的王族子弟,其中有传言被秘密处死的公子华也出现在其中。

熟悉他的人会发现,华虽精神不佳,哭笑无常,但却体型圆润,全然不见从前瘦削的模样。

所有人都面向北整齐排列。

百官和宗室两侧,则分别是各地选出的民意代表和周边国家的使者,扶苏隐约在使者人群中看到了某国的使节身影。

据闻那里矿产丰富且培育有抗寒稻种……扶苏微微闭眼,心中涌起一种信念——普天之下皆属秦土。

随着人群逐渐站定,鼓声与呼喊戛然而止,场地顿时安静无声。

礼官喊道:“再拜!”

瞬时雅乐响起。

公卿大臣深鞠躬到地,其他人纷纷跪下行大礼,而后再次起身重复这一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