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夏侯惇的首级(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最新章节。
但仔细思索之下,这荆州的军队应该并无太大的能耐者坐镇,不然先前又怎么可能一再落败?
想到这里,于禁与李典都稍微缓了一口气,内心之中也有点自我安慰的味道。
说到底,这一切源自血缘关系的羁绊。
曹操与夏侯惇是手足同胞,毕竟就连曹操早先也承袭夏侯氏之名。
如果不是太监曹腾从夏侯氏过继到曹操的父亲,更改姓曹,曹操崛起之初也不会得到两大豪族的鼎力支持!
因此,不论是曹氏还是夏侯氏,均为支撑曹操政权最强大的两大家族。
可以预见,一旦夏侯惇有什么意外,像他们这般深受器重的将领将会面临何种命运!
也因此,尽管前方可能真设下了埋伏圈,李典和于禁依然只能硬着头皮踏入陷阱!
当夏侯惇单独一马当前,向着黄忠发起攻击后,仅仅追赶十几里,他就看到黄忠突然勒马止步!
紧接着,黄忠扭转战马方向,独自持刀向夏侯惇杀来,一边大声咆哮:
“匹夫住手,我是长沙人黄忠,别名汉升!”
这时的黄忠,完全展示出顶级猛将的力量,每一刀都直逼夏侯惇的头颅!
眼见黄忠停止逃跑,反而迎面回来挑战,夏侯惇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但是听到黄忠自报家门说是来自长沙时,夏侯惇非但没有慌张,反而显得异常振奋!
“长沙,这不就是寇封的地界?难道你是寇封部下的将领?”
脑海里一闪过这样的想法,夏侯惇的心情更加激昂!
“本就忧心无法帮丞相比下去小寇封的首级,想不到他竟用像你这样的老将上阵,看来此辈也不过尔尔!”
“今朝我要在马上结束你的性命,然后再到荆南杀了你的主人寇封!”
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动,一柄刀和一杆枪再度在战场上交汇!
这一次,拥有丰富战斗经验和使出全力刀技的黄忠让战场上的夏侯惇也不免颤抖起来,几乎就要松开了手上的枪杆!同时,就在二人激斗了三个回合之后,李典和于禁带着十万多军赶至了现场!
一看到夏侯惇和黄忠又重新厮杀,尤其是得知黄忠乃是寇封的手下大将,
两人瞬间明白过来,他们即将陷入对方设好的埋伏之中了!
于是,李典立即向夏侯惇发出警示:
“夏侯将军,这黄忠突然与您作战肯定有诈!”
而于禁也在提醒身后十万大军提高警惕:
“各部队小心隐蔽伏击,即刻派出侦察兵搜索两旁的森林,查明是否埋伏有人马!”
但当他们都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迟了!
不久之后,一支骑兵以极快速度飞驰到来。
为首的将领身跨白色高马,手执镀金银龙纹虎枪,穿着花彩战袍,银色盔甲闪亮耀眼。
而在他的背后则树立着一面大旌,旗子上用金光闪闪的字体书写着“寇”
字,此人便是声势正旺的寇封!
即使是如李典、于禁这样当时的名将,也未能料及寇封竟敢横渡长江,直接来围剿他们这支庞大的军阵!
要是当初知晓寇封也在这里,他们绝不会如此轻率地前进!更不要说,寇封身后的那五百重甲骑兵,看起来就像是从无数次战争中走出来的可怕战士,每个人都全副武装,令人生畏!
即使是和曹丞相手下的虎豹骑兵相比,这些重甲铁骑也毫不逊色!事实上,若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眼前的五百人比五千虎豹骑兵的气势还要强烈!
这是怎么可能的事呢?要知道,曹操的虎豹骑是以百人将领为基础组建的,每位士兵都武艺高超。
然而,他们又怎么会输给寇封的军队呢?
但实际上,这样的差异并非没有道理。
寇封身后的这五百背嵬军,可是历史上前五的强军之一!而统领和训练这支部队的人,是被尊为武圣的岳飞和穆桂英。
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也就不奇怪了。
接着,寇封对着两侧的树林大声吼道:“就是现在,放箭!”
随后,他身后又冲出了千余名铁骑,一边前进,一边拉弓射出燃烧着的火箭。
火箭一触及事先浸满火油的树林,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火焰!火油即是石油的另一种形式,接触明火会立刻爆发!
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片森林燃起了大火,烈焰迅速扩展,完全覆盖了整个树林!同时,在另一方,也就是夏侯惇率领的十万大军的后方,藏匿在林中的两千名玄甲军见火起动!
在杨再兴和罗成的指挥下,这支部队立即冲出,也向着森林投掷火矢!瞬间,整个森林从头至尾都被烈焰吞噬!
由于前线和后线都遭受大火侵袭,加之寇封的大军从两侧围堵,这十万大军只能成为活生生被捕捉的目标。
随着大火逐渐蔓延,曹军将士即便还未触碰到火焰,也能感觉到胸口与咽喉如同火烧般的痛楚。
温度攀升使得氧气逐渐变得稀薄,短时间内,十万曹军几乎成为了这次火灾的一部分。
夏侯惇目睹这一切,怒不可遏!
这完全是他的咎由自取,因贪功急躁落入敌人圈套,导致了如此悲剧的发生!整个军团,十万人,占曹操总兵力的将近五分之一,若在这场灾难中丧失殆尽,
无论对于士气高昂的南下大军,还是后续四十万部队而言,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此,夏侯惇命令身边的于禁和李典:“你们两人迅速组织起幸存的士兵,带他们突出重围,务必传达给孟德,此战败绩全在我一人。”
“快走,我留下拖住黄忠,以此命报效主公!”
话刚说完,夏侯惇便对准了面前的黄忠。
面对此番宣言,黄忠冷冷一笑:“想跑?做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