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邱英若进修(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歌》最新章节。

接下来,宫书与梅兰香三位老师讨论了一下这10天的培训计划。

宫书将歌曲需要达到的戏曲功底要求说了出来,并且现场将两首歌里的戏曲片段演唱了一遍,这样可以更直观的让三位老师知道邱英若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唱好这三首歌。

听完宫书的示范,三位老师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宫书的实力,那是真的很强啊,确实是大师级的戏曲功力,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师级可比的。

不禁让人感叹不已。

三位老师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了方案。

前4天邱英若跟着梅兰香老师学习京戏,京剧的唱腔要求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唱腔的变化多样,从激昂到低沉,从快板到慢调,每一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声音效果。

学习完京戏后,再跟着张艳芳老师学习4天越剧。【牵丝戏】里是以越剧为主唱腔,越剧的难度主要在于其咬字和发音。越剧的吐字较为咬舌,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也比较困难,所以需要4天集训。

最后两天再学习一下昆曲,昆曲相对前两种戏曲来说要简单一点。昆曲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其唱腔和发音上。昆曲的唱腔较为复杂,一个字可能需要拐18个弯,发音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

不过【赤伶】里运用到昆曲的地方很少,所以不需要有太高的功底,所以两天足矣。

有人会说了,戏曲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能学会了?!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是没错的。不过宫书不需要邱英若有多高的戏曲功底,只要能运用戏曲的唱腔把这两首歌唱好就行了。

邱英若随着三位老师去培训了,这10天就住在戏曲学院里,利用好每一分钟来提升自己,方知曲已经给她安排好了住处。

宫书这些天也会每天都来学院,关于歌曲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

而此时,宫书就在跟方知曲和田卫国讨论着【赤伶】和【牵丝戏】的细节和准备工作。

宫书将自己的方案想法说了一下,就此方案与两位老人商讨。

他是这样策划的,在月底最后一天的晚上7点,在京都戏院开一场直播,以直播的形式将三首新歌进行预热,同时安排几部戏曲做衔接,这样可以更直观更广的向全国观众展示戏曲的文化和魅力。

当然了,戏院可以容纳2000人,现场票也需要卖的,听戏就是要现场听才有感觉。

衔接的戏曲要有代表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各出一个代表剧。

但是时间上要控制好,不能太久,太久了直播跳出率就会高,因此在戏剧的选择上也要更上心一些。

三人就各方面细节讨论了很久,最终定下来曲目。

首先是京戏,因为刚刚发布的【新武家坡】爆火,因此京戏不做他选,直接安排《红鬃烈马》片段《武家坡》,这样也可以跟【新武家坡】歌曲衔接上。

然后是豫剧,豫剧源于豫省梆子,流行于豫省及周边地区,经典剧目有很多,三人讨论后选择了《穆桂英挂帅》,是很经典的一部越剧。

其次是黄梅戏。黄梅戏源于鄂省黄梅县,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这个就很好选了,经典剧目《天仙配》在以前是家喻户晓,所以直接选定。

接着是评剧。评剧起源于冀省滦县,流行于华北和东北地区,代表剧目包括《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其中《杨三姐告状》很是出名,直接选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