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革命荡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庚戌新军起义的失败,是革命党人沉重的伤痛,但也让革命党人愈发坚定。

孙中山先生带来海外华侨的资助与支持,让革命党人有了再次举事的底气。

筹备之初,各方同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

赵声、胡汉民等骨干与黄兴日夜谋划,黄兴秘密联络新军、会党,为起义筹备力量。

筹集资金时,革命同志们倾囊而出,海外华侨也纷纷解囊相助,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对革命成功的期盼。

武器弹药的购置与运输更是惊险万分,革命党乔装打扮,躲避清廷耳目,将一箱箱希望偷运回国。

计划在广州发动一场大规模起义,给清廷致命一击。

4月27日,起义的日子终于来临。这一天,广州城被阴霾笼罩,却也被革命党人的热血点燃。

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领着120余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持枪械炸弹,直扑两广总督署。

冲锋号一响,同志们如猛虎下山,一往无前。黄兴冲在最前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推翻这腐朽的王朝!

黄兴手持双枪,带头冲向两广总督衙门。一路上,喊杀声震耳欲聋,战友们舍生忘死,奋勇向前。

可清军的火力太过凶猛,革命党渐渐陷入苦战。不少兄弟倒在血泊之中,黄兴也在激战中失去了两根手指,但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

攻入总督署时,那平日威严的大堂此刻一片混乱。革命党四处搜寻总督张鸣岐,却让张鸣岐趁乱逃脱。

撤出总督署后,与清军展开了激烈巷战。街道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同志们奋勇杀敌,毫不退缩。

但清军兵力众多,革命党渐渐陷入困境。

林觉民,这位年轻的革命志士,手持双枪,与敌人浴血奋战,直至弹尽被俘。

被俘时,林觉民神色从容,毫无惧色,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宣告革命必将胜利。

喻培伦身背炸弹,在敌阵中穿梭,炸得清军胆战心惊,最终壮烈牺牲。

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黄兴的心在滴血,但黄兴没有退缩,依旧带领着剩下的同志顽强抵抗。

战斗持续了一整夜,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唤醒了无数国人。

后来,当黄兴站在黄花岗,看着那一座座墓碑,心中满是悲痛与自豪。

悲痛的是失去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自豪的是革命党人用生命为革命铺就了道路。

黄兴坚信,这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革命党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终会到来 。

远在海外的孙中山,时刻心系国内革命。

庚戌新军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四处奔走,向华侨们宣传革命,筹集资金与物资,只为给国内的同志送去支持。

得知黄兴等人在国内筹备黄花岗起义,孙中山满心期待,不断从海外提供人力、物力援助。

孙中山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也是推翻清廷的关键一战。

起义那天,孙中山虽未能亲临战场,却在大洋彼岸时刻关注着消息。当传来起义失败的噩耗,孙中山悲痛不已,那些年轻的生命,为了革命理想英勇就义。

但孙中山明白,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每一滴鲜血都在唤醒民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将成为革命的火种,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洪流中,革命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凌霄(溥仪)坐在那冰冷的龙椅上,心里默默念着快了,快了。

此时大清朝的西南又在轰轰烈烈的闹起了保路运动,接下来很快就是武昌起义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凌霄(溥仪)就即将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