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是不是在哪见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都市异能:我的娘子军团》最新章节。
绛红色的帷幕在身后无声垂落,李山河大步流星穿过侧门,晨风卷着梧桐絮扑在脸上。
远处校门口的阳光下,三十多名退伍军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组成的方阵像一块沉默的礁石,在晨光中岿然不动。
“李书记!保卫处已经调集了人手,要不要......”王主任气喘吁吁地追上来,平板电脑上实时监控画面里,保卫处的防暴盾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把盾牌撤了。”李山河解开西装扣子,声音沉得像块铁,“通知后勤处,准备会议室和茶点。”
程立仁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身侧,铜制校徽在他掌心翻转:“马国强去年就卡过退伍士兵的安置经费,这次......”
“程主任熟悉玄武堂的历史。”李山河突然转头,阳光在他眉骨投下锋利的阴影,“应该知道第一批学员都是淮海战役下来的老兵。”
校徽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程立仁准确接住,眼中精光一闪:“党政会议室见。”
阳光直射下,迷彩服男子已经走到台阶前。
李山河注意到他右腿微跛,但军姿依然挺拔如松。男人敬礼时,食指第二关节处有道蜈蚣状的疤痕。
“三连退伍兵周野。”男人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这是昨天刚下达的省教育厅37号文复印件。”
李山河接过文件夹,第一页右上角鲜红的“机密”印章下,马国强的签字龙飞凤舞。文件内容赫然是暂停省内所有退伍士兵职业教育项目的通知,落款日期正是昨天。
“周连长参加过南苏丹维和?”李山河突然问道,手指抚过对方迷彩服袖口褪色的UN标志。
周野瞳孔微缩:“李书记好眼力。”
“我父亲是第一批赴黎巴嫩维和的工兵。”李山河合上文件,“党政会议室在明德楼三层,请战友们移步。王主任会带后勤送茶点过去。”
梧桐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
当周野转身时,李山河忽然提高声音:“横幅可以带上。”
墨迹淋漓的“兑现承诺”四个大字在阳光下微微颤动。
退伍军人们收起方阵,作战靴踏碎一地光斑。
李山河摸出手机,乔慕云的对话框还停留在凌晨的公务信息。他快速键入:“查马国强与省武装部长的资金往来,急。”
行政楼的灯光次第亮起。
李山河走进会议室时,程立仁正在给周野倒茶,铜制校徽摆在两人中间的桌面上,刻着“忠勇为魂”的那面朝上。
“二五年裁军时,玄武堂承诺接收五百名技术兵种。”周野从迷彩服内袋掏出一沓发黄的报纸,“这是当年省报头版。”
李山河接过报纸,头版照片里马国强笑容满面地与退伍士兵握手,标题是《政校合作开辟退役军人安置新途径》。他翻到内页,在密密麻麻的参会名单里,找到了时任教务处处长的徐书雁的名字。
“项目运行两年后突然叫停。”周野的食指重重戳在报纸某处,“三百名完成理论课的战友,至今没有拿到结业证书。”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王主任带着后勤人员送来茶点。
李山河注意到有个茶杯上贴着便利贴,娟秀的字迹写着“不加茶叶”,正是周野面前那杯。
“周连长不喝茶?”程立仁突然发问。
“是牺牲的指导员不喝。”周野端起白开水,水面映着他眼中的血丝,“最后一次出任务前,他往我兜里塞了两包糖......”
李山河的手机在此时震动。乔慕云发来三张图片:第一张是马国强小舅子名下的建筑公司流水,第二张显示该公司承建了省内十二所高校的军训基地,第三张则是金陵大学去年军训经费的审批单,徐书雁的签名赫然在列。
“程主任。”李山河将手机推过去,“玄武堂时期的军训基地,现在是谁在管理?”
铜制校徽“当啷”一声掉在桌上。程立仁盯着屏幕,山羊胡微微颤抖:“马国强去年强行更换了承包商......”
“李书记!”会议室门被猛地推开,徐书雁站在门口,月白色套装下摆还沾着茶渍。
她手里举着一份档案袋,“二零二六年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的原始预算和实际支出,差额部分流向了马厅长指定的‘军事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李山河接过档案袋,指尖碰到徐书雁冰凉的手指。女人迅速抽回手。
“徐老师当年是项目经办人?”程立仁眯起眼睛。
“我只是签了初审意见。”徐书雁的左手无名指推了推眼镜,“最终审批权在当时的副校长马国强手里。”
周野突然站起来,作战靴撞翻椅子:“所以我们的培训经费被挪去建军训基地?”
李山河的手机再次震动。乔慕云发来简短信息:“十点的省常委例会要讨论高校军民融合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