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九皇子的修炼之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哎!天道推着你发展》最新章节。

在新都的筹备工作步入正轨,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推进之后,九皇子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些许放松的间隙。皇宫内,往日那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书房,如今又恢复了静谧,只偶尔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九皇子再度回归到如往昔般沉浸于知识海洋的状态,试图在那些神秘记忆与古老典籍中探寻更深层次的智慧与真相。

自新都规划完成后,九皇子便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对神秘记忆的解析之中。这些记忆犹如一座深邃的迷宫,每一次深入探索,都能发现新的线索与奥秘,却也带来更多的困惑与迷茫。九皇子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紧闭双眼,任由那些光怪陆离的画面在脑海中汹涌而过,试图从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然而,这一过程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艰辛且疲惫,每一次从记忆的深渊中挣扎而出,他都感到心力交瘁。

在劳累不堪之时,九皇子便会从书架上取下那本《地黄经》。几天前,他刚刚读完《人经》,那本书中的智慧与哲理让他受益匪浅,而如今这本《地黄经》,则成为了他在知识苦旅中的新伙伴。九皇子轻轻翻开《地黄经》,古朴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书中的文字犹如灵动的音符,跳跃在他的眼前,引领他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吕少曦听闻九皇子开始研读《地黄经》,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一日,他特意来到九皇子的书房,父子二人相对而坐,吕少曦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吾儿,你能潜心研读《地黄经》,实乃好事。”吕少曦缓缓说道,“你可知,这《地黄经》有一大部分乃是君贤先生所着。其中,《黄经》部分为天神所书,蕴含着天地间的至高奥秘;而《地经》则是君贤先生的心血结晶,后面所记载的感悟以及修炼过程,皆是他亲身经历的写照。若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不解之处,或是心中有疑问,大可去请教君贤先生。他学识渊博,定能为你答疑解惑。”

九皇子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光芒。“哦,知道了。”他轻轻地说道。从那以后,《地黄经》便成为了九皇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几个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将这本书通读了一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反复咀嚼,力求理解其中的深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越发感到这本书的博大精深,许多地方依然让他困惑不已。于是,他决定再次精读,这一次,他细条慢理,逐字逐句地剖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漫长的研读过程中,九皇子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他跟随书中的文字,领略着天地间的奇妙变化,感受着君贤先生在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心境。时而,他为书中所描绘的宏大景象而惊叹;时而,又为那些晦涩难懂的哲理而陷入沉思。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发生了改变,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比如,在细枝末节的日子里心态一天会变化好几次,遇事开心快乐或者难过悲伤。又或者在大方向,人的一生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九皇子愈发渴望能得到君贤先生的指点。

终于,在将《地黄经》反复研读多遍之后,九皇子觉得时机已到。他精心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前往君贤先生的居所。君贤先生的居所位于皇宫的一处幽静角落,四周绿树环绕,花香四溢,宛如世外桃源。九皇子来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请进。”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九皇子推开门,只见君贤先生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书籍。他那年轻的面容带着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睿智与祥和,但又有些沧桑感。反差感特别强烈,见九皇子进来,君贤先生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起身相迎。

“九皇子殿下,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地黄经》之事?”君贤先生笑着问道。

九皇子恭敬地行礼,说道:“正是。先生,我研读《地黄经》已有数月,虽反复阅读,却仍有诸多不解之处,还望先生能为儿臣解惑。”

君贤先生微微点头,示意九皇子坐下。“殿下请坐。《地黄经》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智慧非一朝一夕能够领悟。殿下能如此用心研读,实乃难得。”他说道。

随后,君贤先生拿起桌上的《地黄经》,缓缓翻开。“这《地黄经》,开篇之《黄经》,乃是天神所留,阐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与运行规律,是宇宙间的至理。而《地经》部分,是我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所着,旨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修行之道。”他开始耐心地为九皇子讲解起来,从每一个章节的主旨,到每一句话的含义,再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都一一详细阐述。

在讲解过程中,君贤先生不时穿插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讲述着自己在修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道的领悟,克服重重难关。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下,你看这一段。”君贤先生指着书中的一处文字说道,“此处所讲的‘顺应自然,方能得自在’,并非是让人消极无为,而是要我们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年轻时,也曾对这一点深感困惑,总以为修行便是要与自然对抗,超越自然。然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后,我才渐渐明白,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同时解释了他个人理解的细枝末节,“其实也简单人生有时就像一棵树,根茎是底蕴,细枝末节是生活,春夏秋冬都是细枝末节在抵御。除非发生大变才会影响到根茎,如果人总在意那些细枝末节成长是有限制的,但又如果只在意根茎那么分出去的叉子就容易走歪路,过分的发展的会遮住阳光或者树根破坏房屋的根基就会被砍伐,所以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还有就是人生的一生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的,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就要看自己的内心的需求,“比如九皇子您出宫一趟,看到外面的景象第一个反应就是百姓困苦,而不像某些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嫌弃或者是厌恶然后是远离,其实九皇子您已经知道自己需要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了

九皇子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先生,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何为顺应自然,何为违背自然呢?”他问道。

君贤先生微微一笑,说道:“这便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如四季更替、昼夜轮回。当我们的行为符合这些规律时,便是顺应自然;反之,则是违背自然。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这便是顺应自然;而若不顾时节,强行种植,往往难以收获理想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内,君贤先生和九皇子却依然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君贤先生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九皇子心中的疑惑,让他对《地黄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九皇子的提问,也促使君贤先生不断思考,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对书中智慧的感悟。

当夜幕完全降临,屋内亮起了灯火。九皇子起身,再次向君贤先生行礼致谢。“先生,今日得您指点,受益匪浅。我定当将今日所学铭记于心,努力修行,不辜负先生的教诲。”他说道。

君贤先生微笑着点头,说道:“殿下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日后必能有所成就。《地黄经》中的智慧,还需殿下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体悟、践行。若殿下还有疑问,随时可来与我探讨。”

九皇子告别君贤先生,走在回寝宫的路上。一路都在消化君贤所说的感悟。

在与君贤先生频繁请教的那几个月里,皇宫的一隅,九皇子的身影总是匆匆穿梭在宫殿与君贤居所之间。每一次前往,他都怀揣着新的疑惑,而归来时,眼神中又多了几分豁然开朗后的明亮。

初次拜访后,九皇子虽对《地黄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那些精妙的功法与玄奥的修行理论,仍如一团迷雾,萦绕在他心头。于是,没过几日,他再度踏上那条熟悉的小径。

“先生,”九皇子踏入君贤的居所,恭敬行礼,“上次您提及功法中‘以气引灵’的关键,可我尝试之后,总觉灵气运转滞涩,不得要领。”

君贤先生微笑着请他坐下,目光温和而睿智:“殿下,修行之路,本就曲折。‘以气引灵’需先静心,让气息平稳如湖面,方能感知灵气的细微波动。殿下可曾在静谧之处,摒弃杂念,专注于一呼一吸之间?”

九皇子若有所思,细细回想自己的尝试过程,恍然道:“我此前太过急切,只想着快速运转灵气,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

君贤先生点头,娓娓道来:“正是如此。修行如雕琢璞玉,需耐得住性子,精雕细琢。每一次呼吸,都是与天地灵气的交融,感受它在体内的流动,如同溪流蜿蜒,自然顺畅,莫要强求。”

九皇子认真聆听,将先生的话一字一句铭记于心。回到自己的宫殿,他寻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在一棵古老的树下盘膝而坐。他闭上眼睛,放缓呼吸,试图让内心如平静的湖水,不起波澜。起初,杂念如纷飞的柳絮,不断涌入脑海,但他并未气馁,每当杂念出现,便轻轻将其拂去,专注于呼吸。渐渐地,他感觉到自己的气息变得绵长而平稳,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修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又过了些时日,九皇子在修炼中遇到了新的难题。他再次来到君贤先生处,眉头紧锁:“先生,我依照您所言,静心引灵,已有小成。可如今在灵气凝聚阶段,却总是难以将灵气凝聚成稳定的形态。”

君贤先生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灵气凝聚,需心无旁骛,将自身意识化作无形的手,引导灵气汇聚。这不仅需要强大的专注力,更要有坚定的信念。殿下在凝聚灵气时,心中是否有一丝犹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