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京城的问题所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哎!天道推着你发展》最新章节。

接着,他又打开全国舆图,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在眼前徐徐铺展。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视,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分布与资源状况。看着看着,他注意到京城周边的区域虽然土地肥沃,但大部分良田都被少数地主所掌控,普通百姓能够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

“土地兼并竟如此严重……”九皇子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他深知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如此不均的分配,必然会导致民生困苦。

随后,他翻开京城的人口统计和税收明细。密密麻麻的数据映入眼帘,他逐行查看,发现京城人口众多,但贫富差距悬殊。富户缴纳的税款占比极低,而穷苦百姓却承担着沉重的赋税,生活愈发艰难。

“这税收制度,也亟待改革……”九皇子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索着解决之道。

最后,他拿起城外田地地主的纪录。上面详细记载着每一块田地的归属、面积,以及地主的姓名和势力范围。他惊讶地发现,京城周边的大地主们相互勾结,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不仅掌控着大量土地,还在税收、商业等方面享有诸多特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公平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改善。

“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九皇子握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仅仅沉浸在书本的知识和神秘的记忆中,必须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做些什么。

他将这些资料整理好,深吸一口气,对老太监说道:“公公,这些资料我先带走。”老太监连忙点头:“殿下尽管拿去,老奴知晓殿下心系天下,定是为了国家大事。”

九皇子抱着资料,朝着吕少曦的正殿走去。他心中明白,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九皇子踏入正殿,脚步沉稳。殿内,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吕少曦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后,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书,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微舒展,显然被政务的繁杂所困扰。

九皇子没有出声打扰,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旁,将怀中抱着的那些关于京城的资料,小心翼翼地放在桌面上。随后,他在旁边的椅子上缓缓坐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些资料。

此刻,九皇子的脑海中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不断浮现出宫墙外的种种景象。那些泥泞的土路、破旧的木质建筑、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拥挤混乱的街巷,每一个画面都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他暗自思忖,身为皇室子弟,自幼在皇宫中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宫外百姓的生活竟是如此艰难。如今亲眼所见,心中的责任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让他急切地想要为改变这一切做些什么。

他的目光落在资料上,开始仔细梳理自己的思路。他知,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易事,需要全面而深入的思考。首先是京城的规划问题,皇宫周边与普通居民区的巨大差异,显然是不合理的。他想着,或许可以重新规划城市布局,拓宽贫民区的道路,改善居住环境,增设公共设施,如水井、集市等,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土地兼并问题也刻不容缓。京城周边大量良田被少数地主垄断,普通百姓无地可耕,生活困苦。他考虑着,是否可以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限制地主的土地持有量,将多余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税收制度同样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目前富户缴税少,而穷苦百姓却负担沉重,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他认为,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财富和收入水平分级征税,让富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减轻百姓的负担。

至于京城的治安和秩序问题,也不容忽视。拥挤的街巷容易引发纠纷和犯罪,需要加强警力部署,建立有效的巡逻机制,维护社会的稳定。

九皇子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时间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吕少曦终于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这才发现九皇子早已坐在一旁。他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露出温和的笑容:“你来了许久了吧,怎么也不唤父皇一声?”

九皇子起身行礼:“见你忙于政务,就不打扰,思绪被打断决策容易出问题。”

吕少曦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资料上:“这些是……”

九皇子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这是昨日出宫所见所闻后回来收集的资料。在宫外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京城的诸多问题也暴露无遗。儿臣经过深思熟虑,有一些想法,想着商讨一下。”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却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哦?吾儿但说无妨。”

于是,九皇子将自己在宫外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京城规划、土地兼并、税收制度、治安秩序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一一详细地告知了吕少曦。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自信和决心。

吕少曦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他没有想到,平日里看似平平淡淡的九皇子,竟能对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他的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欣慰的是九皇子的成长和担当,担忧的是这些改革举措一旦推行,必然会触动诸多权贵的利益,面临重重阻力。

“吾儿,你的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吕少曦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

九皇子微微点头,说道:“我明白,可若不改革,百姓的生活将永无改善之日,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而且按历史的发展你这不改革以后就更不好改革”

吕少曦看着九皇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吾儿有此志向,父皇深感欣慰。此事容后再议,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出周全的方案。”

九皇子说道:“其实说难也不难,难在钱粮,不难的事,就是迁都。

九皇子心中明白,改革之路必将充满艰辛,但他毫不退缩。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百姓,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为这个国家带来新的希望 。

在巍峨庄重的宫殿之中,烛火摇曳,将九皇子与吕少曦的身影拉得悠长。九皇子挺直脊背,双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思索的光芒,迎着吕少曦那满含探究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了心中那石破天惊的迁都之策。

“如今的京城,看似繁华依旧,实则内里腐朽不堪。”九皇子的声音清脆而沉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街道狭窄拥堵,污水横流,富户与贫民的居住环境天差地别,百姓生活困苦,怨言载道。若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依我之见,迁都或许是最为上策。”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凝重。他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声道:“迁都?吾儿可知,这绝非小事。都城乃一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艰难险阻、耗费的人力物力,皆是难以估量。你且细细说来,为何认定迁都是最好的办法?”

九皇子说道:“昨日出宫,亲眼目睹了京城的种种乱象。城内道路逼仄,每逢集市,人潮涌动,百姓行走艰难,商贸往来亦受阻碍。再看那房屋建筑,富户的宅邸奢华气派,占地广阔,而贫民却只能挤在狭小破旧的屋子中,甚至有些地方连遮风挡雨都成问题。如此悬殊的差距,实非太平盛世应有的景象。”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若要对现有的京城进行大规模翻修,且不说所需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单是翻修过程中百姓的安置、商贾的经营,便都是棘手难题。商贾们为了自身利益,未必愿意出资翻修,而翻修期间,百姓又该迁往何处居住?这无疑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吕少曦微微颔首,神色若有所思,示意九皇子继续说下去。

“反观迁都,虽然初期困难重重,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九皇子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新都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提前精心规划新都的布局。道路务必宽阔,尤其是主路,要更加宽敞平坦,以便车马通行,促进商贸流通。在新都建设商铺,将其高价卖给商人。那些位于繁华地段、人流量大的商铺,价格更是要高,最好能让商人们为了争夺这些优质资源而掏空腰包。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充实国库,还能激发商业活力。”

“靠近城墙的位置,我们可以建造一些小的连体房。这些房屋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却是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我们可以在成本的基础上,稍微提高一些价格卖给他们。若百姓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我们不妨推行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收取少许利息。这样既能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又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关怀。”

“以皇宫为中心向外拓展,规划出官员的居住区。官员们身为朝廷的栋梁,他们的居住环境应当得到妥善安排,这样既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又能方便他们办公理政。再往外,则是商用和富户居住的区域。这里汇聚着各种商业活动和富贵人家,将成为新都的经济中心和繁华地带。而在更外围,便是工坊和农民居住的地方。工坊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而农民则可以在周边的土地上耕种,保障粮食的供应。”

“此外,对于城外的土地,我们可以颁布新的政策:谁开荒,土地就归谁所有,但必须到官府进行登记。这样一来,既能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又能让官府对土地的归属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同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新开垦的土地前三年免征税,之后只征收两层税。如此优厚的政策,必然会吸引众多没有土地的底层百姓前往城外开荒。随着人口的外流,京城内的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那些原本无人耕种的土地和经营不善的商铺,价格必然会大幅下跌,甚至无人问津。而我们则可以趁机低价收购这些资产,重新规划利用,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

吕少曦静静地听完九皇子的阐述,心中不禁暗自惊叹。他没想到,平日里专注于读书的九皇子,竟能对京城的现状有着如此深刻的洞察,对迁都之事有着如此周全的谋划。他的目光中既有欣慰,又有忧虑。欣慰的是,九皇子年纪轻轻,却能心怀天下,有着如此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抱负;忧虑的是,迁都之事涉及面极广,必然会遭到朝中一些权贵的反对,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吾儿,你的想法确实新颖,也颇具可行性。”吕少曦缓缓说道,“但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新都的规划建设,还要考虑到朝中大臣的意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商讨,制定出详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