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君贤进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哎!天道推着你发展》最新章节。

君贤很快便投入到新的职责中。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身,来到皇子皇女们的书房。皇子皇女们早已在书房内等候,看到君贤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先生早安。”

君贤微笑着点头示意,说道:“今日,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在君贤的教导下,皇子皇女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君贤的教学方法独特,他不仅仅是枯燥地讲解经文,还会结合历史故事、生活实例,让皇子皇女们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

有一次,在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时,君贤讲了一个古代的故事:一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总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百姓,结果引发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通过这个故事,皇子皇女们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纷纷表示以后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

而在教导吕少曦和黄芪修行时,君贤更是一丝不苟。他根据两人的体质和修行进度,制定了详细的修行计划。每天傍晚,在皇宫的一处幽静的花园内,君贤会与吕少曦和黄芪相聚。

“陛下,芪才人,今日我们继续修炼《地黄经》中的吐纳之法。”君贤说道,“吐纳之法,是修行的基础,通过呼吸的调节,吸纳天地灵气,滋养自身。”

吕少曦和黄芪认真地聆听着,按照君贤的指导,开始修炼吐纳之法。他们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感受着天地间的灵气缓缓流入体内。

在修行的过程中,吕少曦和黄芪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心境的波动,难以集中精力;有时候,他们会对修行的某个环节产生疑惑。每当这个时候,君贤都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陛下,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切不可急躁,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君贤语重心长地说道,“只有心境平和,才能更好地领悟修行的真谛。”

除了教导皇子皇女和传授修行之法,君贤还会与吕少曦商讨国策。每当朝堂上有重大决策需要制定时,吕少曦都会召集君贤,听取他的意见。

“先生,如今沿海贸易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吕少曦说道,“一些地方官员执行不力,导致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先生有何见解?”

君贤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这说明我们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还不够严格。臣建议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地方官员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执行不力的官员,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朕这就着手安排。”

在君贤的帮助下,吕少曦在朝堂上的决策更加明智,新朝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而君贤,也在这皇宫之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和使命。他的存在,如同明亮的灯塔,为新朝的未来照亮前行的道路,让吕少曦和黄芪在治国理政与修行之路上,有了坚实的依靠 。

在皇宫那静谧的庭院中,君贤的居所里烛火摇曳。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的花草树木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银纱。君贤坐在窗前的书桌旁,面前堆满了从古旧藏书阁中寻来的上古典籍,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这些日子,为了给新朝的稳固与发展探寻更多可行之道,君贤一头扎进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试图从历史的长河里汲取智慧与灵感。

君贤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着一本厚重的古籍,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间游走。突然,“锦衣卫”三个字映入眼帘,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整个人也微微坐直了身子。随着深入阅读,明朝锦衣卫那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形象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锦衣卫,作为明朝特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行踪隐秘,活跃于朝野上下。其职责涵盖了监视、侦查、逮捕等诸多方面,在维护皇权、稳定朝堂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锦衣卫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其滥用职权、制造冤假错案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君贤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新朝建立初期,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若能有一个类似锦衣卫的组织,直接受皇帝掌控,无疑能够帮助吕少曦更好地了解朝堂内外的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对巩固皇权、稳定政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想到这里,君贤的目光又落在了古籍中关于雁翎刀的记载上。雁翎刀,这一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利刃,曾是锦衣卫的专用佩刀。其刀身挺直,刀尖处微微上翘,形似大雁的翎毛,故而得名。它不仅造型优美,而且锋利无比,在冷兵器时代,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利器。君贤心想,若真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配备如此精良的武器,无疑能增强其威慑力。

然而,君贤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权力巨大的组织,若管理不善,必将后患无穷。一旦其权力失去制衡,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锦衣卫的种种恶行,便是前车之鉴。新朝刚刚建立,百姓渴望的是安宁与和平,若因为这个组织的存在而引发社会动荡,那将违背新朝建立的初衷。

君贤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这个决定关系重大,必须慎之又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君贤决定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写成奏章,呈递给吕少曦,让他来做最后的决断。

君贤重新坐回书桌前,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开始奋笔疾书。他先是详细地阐述了锦衣卫的起源、职责、权力范围以及在明朝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接着,他又分析了在新朝建立这样一个组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列举了其可能带来的好处,如加强皇权、维护朝堂稳定、及时获取情报等。

但同时,君贤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成立该组织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他写道:“此组织权力重大,若监管不力,易滋生腐败与冤假错案,引发朝野不满,动摇国之根基。”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制衡机制,如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该组织的行动进行定期审查;明确其职责范围,严禁滥用职权等。

整整一夜,君贤都沉浸在奏章的撰写之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而又疲惫的面庞。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时,君贤终于搁下了手中的毛笔。他看着眼前这份凝聚着自己心血与思考的奏章,心中五味杂陈。

“来人,将这份奏章呈递给陛下。”君贤对门外的侍卫说道。

侍卫恭敬地接过奏章,快步离去。君贤则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皇宫,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吕少曦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吕少曦收到奏章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他看到君贤的奏章,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君贤呈上的这份奏章必定事关重大。吕少曦放下手中的奏折,缓缓展开君贤的奏章,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吕少曦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心中对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的利弊也进行着激烈的权衡。他深知,君贤的建议并非无的放矢,在当前的局势下,这样一个组织确实能够为他提供许多重要的情报,帮助他更好地掌控朝堂。但他也明白,一旦这个组织失控,将会给新朝带来巨大的灾难。

吕少曦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新朝建立之初的种种艰辛,想起了百姓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新朝的兴衰荣辱,关乎着天下苍生的福祉。

“陛下,早朝的时间快到了。”太监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吕少曦将君贤的奏章收好,起身走向早朝的大殿。一路上,他的心中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决定,在早朝之后,单独召见君贤,与他深入探讨此事。

早朝结束后,吕少曦回到御书房,立刻命人宣君贤觐见。不多时,君贤便来到了御书房。

“陛下,不知召见臣有何事?”君贤恭敬地问道。

吕少曦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先生请坐。朕看了你的奏章,此事事关重大,朕想听听先生的进一步见解。”

君贤微微欠身,说道:“陛下,臣认为,成立这样一个组织,有利有弊。其利在于能够加强皇权,维护朝堂稳定,及时获取情报;其弊在于若管理不善,易引发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或许能够将其弊端降到最低。”

吕少曦微微皱眉,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但这监管机制,该如何建立,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呢?”

君贤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建议设立一个独立于该组织之外的监督机构,由忠诚可靠、公正严明的大臣负责。这个监督机构有权对该组织的行动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陛下汇报。同时,明确该组织的职责范围和行动准则,使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行事。”

吕少曦微微点头,说道:“先生的建议,朕会认真考虑。此事关系到新朝的未来,朕必须谨慎对待。”

君贤说道:“陛下圣明。无论陛下做出何种决定,臣都将全力支持。”

吕少曦看着君贤,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感激:“有先生在朕身边,朕深感欣慰。此事,容朕再仔细思量。”

君贤告辞后,吕少曦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对新朝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必须在权力与制衡、稳定与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