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凤凰命数的黄芪(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哎!天道推着你发展》最新章节。

在药店里,黄芪正在专心地研磨药材,她丝毫没有察觉到,命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药店的门被猛地推开,几名身着官服的人走了进来。

“你可是黄芪姑娘?”为首的官员问道。

黄芪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但还是礼貌地答道:“民女正是,不知大人有何事?”

官员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民女黄芪,医术精湛,药理精通。朕特封你为女医官,即刻随朕入宫,御前侍奉。望你尽心尽力,不负朕望。钦此!”

黄芪听到圣旨,顿时呆立当场,手中的药杵掉落在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的民女,竟然会被皇帝看中,封为女医官。

“黄芪姑娘,还不接旨?”官员见她发呆,提醒道。

黄芪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地接旨:“民女黄芪,谢主隆恩。”

在官员的催促下,黄芪匆匆收拾了一些自己常用的医书和药材,告别了惊愕的父亲,跟随官员来到了县衙。

吕少曦正在县衙大堂等候,见黄芪到来,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微微点头:“起来吧。朕听闻你医术了得,往后便在宫中为朕及后宫众人治病,你可愿意?”

黄芪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威严的皇帝,心中紧张不已,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吕少曦微微一笑:“好,即刻启程吧。”

于是,黄芪随着吕少曦的队伍,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她坐在马车里,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女医官的职责。

而吕少曦,坐在自己的马车中,思绪也颇为复杂。他并非仅仅因为黄芪的美貌而封她为女医官,更多的是看中了她的医术。或许品德更加高尚,能给后宫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队伍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前行,两旁的景色不断变换。田野里,农民们在辛勤劳作;山林间,鸟儿欢快地歌唱。吕少曦透过车窗,看着这一切,心中默默思索着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他深知,虽然新朝初立,局势渐稳,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民生的改善、吏治的整顿、边疆的防御等等。

在休息的时候,吕少曦会召见随行的官员,询问各地的情况。他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对于发现的问题,一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陛下,前方的道路有些崎岖,恐怕会影响行进速度。”一位官员禀报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传朕旨意,命当地官府尽快修缮道路,方便百姓出行,也利于我们的巡视。”

“遵旨。”官员领命而去。

随着队伍的前行,吕少曦也会不时地与黄芪交流。他询问她一些药理知识,以及民间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黄芪总是认真地回答,她的专业和谦逊,让吕少曦对她的印象越来越好。

“你对医术如此热爱,可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吕少曦问道。

黄芪想了想,说道:“陛下,民女认为,医术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关注病人的身心。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能让病人感到安心,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吕少曦微微点头,心中对她的话深表赞同。他觉得,黄芪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这在宫中是十分难得的。

夜晚,队伍在一处驿站停歇。吕少曦处理完政务后,走出房间,来到庭院中。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他望着夜空,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想起了那些为了新朝的建立而牺牲的将士,也想起了远方的妻妾儿女。

而黄芪,此时也难以入眠。她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思念着家乡的父亲。她不知道自己在宫中的生活会是怎样,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全新的环境。但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做好女医官的工作,不辜负皇帝的信任。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洒下,队伍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行程。吕少曦坐在马车中,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巡视的路途还很漫长,前方或许还有许多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众多忠诚的臣子和百姓的支持,他相信,新朝一定能够走向繁荣昌盛。而黄芪,也将在这新的旅程中。

在漫长的巡视路途中,吕少曦的车队沿着蜿蜒的官道徐徐前行,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车窗外,山川田野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百姓们在田间劳作,市井街巷热闹非凡,这一切都尽收吕少曦眼底,成为他思索治国理政的鲜活素材。而在这旅途中,陪伴在他身边的黄芪,也逐渐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见识与才情,为这段旅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起初,吕少曦只是偶尔与黄芪交流药理知识,毕竟她出众的医术是被选入御前侍奉的重要原因。一日,车队在一处阴凉之地短暂休憩,吕少曦翻开一本医书,正为其中一则疑难病症的解法困惑,便向一旁整理药箱的黄芪询问。黄芪轻轻走近,微微欠身,目光落在书页上,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而笃定。她伸出手指,轻轻点着书中的文字,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陛下,此病症表象虽繁杂,但根源在于气血不畅,脏腑失养。依民女之见,可用当归、川芎等药材活血化瘀,再辅以人参、白术等调养脾胃,以固根本。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体质斟酌,循序渐进,方能见效。”

吕少曦听得入神,心中暗自惊叹,眼前这位温婉的女子,谈起药理竟如此头头是道,那些复杂的医理在她口中变得通俗易懂。随着交流的深入,吕少曦发现黄芪的才学远不止于医术。一次,众人谈及地方民生,吕少曦感慨道:“如今新朝初立,各地民生虽有起色,但仍有诸多难题,比如农田水利、赋税徭役,不知如何能更好地平衡。”

黄芪犹豫片刻,见吕少曦目光温和,满是鼓励,便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民女虽久居民间,却也听闻新政推行。依民女浅见,农田水利关乎百姓温饱,当以修缮河道、兴建灌溉设施为要。可发动当地百姓参与,以工代赈,如此既能解决水利问题,又能让百姓获得生计,一举两得。至于赋税徭役,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物产丰歉、人口多寡制定合理标准,不可一概而论,以免加重百姓负担。”

吕少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没想到一个民间女子,竟能从民生角度对国家管理提出如此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微微颔首,陷入沉思,许久后说道:“姑娘所言,甚合朕意。看来民间不乏有识之士,朕当广纳良言,完善新政。”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交流愈发深入。一日,夜幕降临,车队在驿站停歇。吕少曦处理完政务,信步来到庭院,只见黄芪正坐在廊下,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一本古籍。吕少曦走近一看,竟是《人经》,这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与处世智慧包括修炼身心的经典之作。

“姑娘也对《人经》感兴趣?”吕少曦轻声问道。

黄芪连忙起身行礼,恭敬地回答:“回陛下,民女闲暇时喜爱研读古籍,《人经》中诸多道理,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为人处世,都让民女受益匪浅。”

吕少曦微微点头,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书页上,缓缓说道:“此经所言,‘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于治国理政亦有深意。朕常思索,如何能让国家资源分配合理,使百姓各得其所。”

黄芪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接着说道:“陛下,民女读此句,想到世间贫富差距,若任由发展,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恐生乱象。国家当有所作为,扶持弱者,抑制豪强,如此方能社会安稳。”

两人就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书中的字句,到现实的国家治理,你来我往,思维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吕少曦惊叹于黄芪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见解,他越发觉得,这个女子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被他偶然发现。

谈话间,黄芪微微皱眉,略带遗憾地说道:“陛下,民女听闻世间还有一部《黄经》,据说与《人经》相辅相成,蕴含着天地至理、治国安邦之策。民女一直渴望能一睹其真容,探寻其中奥秘,可惜至今未能如愿。”

吕少曦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这《黄经》朕也有所耳闻,只是流传稀少,鲜有人见过真本。姑娘为何对它如此执着?” 吕少曦嘴上说着心里想着《地黄经》啊,君贤先生已经给我整本了,世上只流传《黄经》《地经》却没有外传。不过也是修炼《地黄经》有死亡危险性,朕自己也不可能修到圆满等退位之后或许可以修炼。

黄芪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向往:“民女虽为女子,却也心怀天下。若能研读《黄经》,或许能从中汲取智慧,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哪怕只是一知半解,也能让民女在医术和为人处世方面有所精进。”

吕少曦望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一个民间女子,能有如此胸怀和抱负,实属难得。他微微点头,说道:“姑娘这份心意,朕记下了。若有机会,朕定会派人寻找《黄经》,满足姑娘的心愿。”

此后的日子里,吕少曦与黄芪的交流更加频繁,无论是朝堂政务、民间疾苦,还是古籍经典、人生哲理,两人都能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