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深夜密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娇气大小姐在甄嬛传里依然嚣张》最新章节。

端妃看着甄嬛那张与纯元皇后有五分相似的脸,淡淡一笑,眼中满是自信与笃定:“本宫自然会帮你的,你放心,你一定会有盛宠的。”

甄嬛心中再次涌起那股古怪的感觉,这位端妃娘娘为何如此笃定?

连她自己都没有这般自信。

难道是因为端妃娘娘比她更了解皇上,能帮她更符合皇上的喜好?

两人又对计划的细节进行了一番补充与完善,端妃这才匆匆离去。

*

勤政殿内。

雍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虽一如既往地勤勉,可那紧锁的眉头与时不时望向殿外的目光,却透露出他此刻的心不在焉。

每批一会儿奏折,他便下意识地抬眸,朝殿外的方向看去,仿佛在等着什么人,眼底含着期待与焦急。

忽然,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雍正原本低垂的眼眸瞬间抬起,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惊喜,身子也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然而,当看清来人是苏培盛时,那刚刚燃起的期待之光瞬间如被泼了冷水般熄灭,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冰冷而深邃,脸上又恢复了往日那副威严而冷漠的神情。

薄唇轻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何事?”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不耐烦。

苏培盛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恭敬地弯下身子:“启禀皇上,莞常在求见,说是给皇上绣的寝衣已然绣好,特来呈献给皇上。”

苏培盛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着雍正的神色。

雍正听闻此言,微微一怔,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这件事。

想到此事也算是与朝朝有关,他那冷峻的面容才稍稍缓和了些许,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苏培盛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尽管皇上的脸色变化极其细微,但他好歹也是伺候皇上几十年了,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皇上心情的好转,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之前帮助莞常在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让人进来吧。”雍正的声音虽依旧低沉,但已没了方才的冷硬。

“嗻。”苏培盛领命,转身快步朝殿外走去。

殿外。

甄嬛今日依照端妃的建议,精心描绘了远山黛,为她增添了几分温婉。

身上的熏香也换成了一种清幽淡雅的香气。

原本这寝衣按正常速度没那么快绣好,可因为与端妃达成了合作,甄嬛便加快了速度,连续两晚熬夜赶工,直至昨晚才终于大功告成。

当看到苏培盛面带笑意地走出来时,她原本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了些许,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下意识地朝前走了两步。

可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如一阵风般从她身边匆匆闪过,速度之快,让甄嬛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

那人径直朝着殿内冲去,甄嬛定睛一看,发现是个身着太监服饰的人。

她不禁柳眉轻蹙,眼中满是疑惑,转头看向苏培盛。

苏培盛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脸上随即露出些许尴尬之色,连忙解释道:“那是小厦子,皇上交待了要紧事给他办。

他到底年纪小,做事毛躁了些,冲撞了小主,还望小主见谅。”

甄嬛听了苏培盛的解释,心中原本涌起的那一丝怒气渐渐消散。

既然不是故意的,她也不会计较太多。

况且自己如今不过是个常在,而人家是御前贴身伺候皇上的人,自然要以皇上的吩咐为先。

想到这里,她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宽容的微笑。

苏培盛见甄嬛脸色缓和,这才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将甄嬛迎进了殿内。

殿内。

雍正听到那熟悉的匆匆脚步声再次响起,眼睛又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抬起头。

当终于看到小厦子的时候,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如何?”

小厦子跑得气喘吁吁,满脸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连擦都顾不上。

他满脸笑意,几乎是带着几分激动地回禀道:“娘娘很是开心,请您晚上过去用膳呢。”

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喜悦。

“好。”雍正到底还是没忍住,嘴角上扬,笑出了声。

甄嬛走进殿内时,先是听到了皇上那爽朗的笑声,心中不禁微微一怔。

待她抬眼望去,却见雍正已经恢复成了以往那副冷峻的面容,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仿佛刚刚的笑声只是一场幻觉。

若不是她余光瞥见苏培盛脸上那一闪而过的惊讶,她真的会以为自己刚刚听错了。

甄嬛心中暗自疑惑,这小厦子到底办成了什么事,竟能让一向沉稳的皇上如此喜形于色?

雍正看了一眼小厦子,眼中带着几分满意,说道:“去领赏吧。”

小厦子连忙跪地谢恩:“谢皇上。”

说完,便快步退出了内殿。

到了殿外,他才终于有时间抬手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汗水,心中暗自庆幸。

娘娘总算愿意让皇上进上下天光了,自己的好日子可算是来了。

这些时日,娘娘一直在生气,皇上不能去上下天光,他也跟着受到了一些冷落。

虽说这种冷落只是相对而言,但他此刻正是往上攀爬的时候,深知不进则退的道理。

尤其是苏培盛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压他了,苏培盛跟在皇上身边几十年,根基深厚,即便自己抱上了景嫔娘娘的大腿,可与苏培盛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今日一得到娘娘的准令,得知皇上终于能正式留宿上下天光,他便心急如焚,一刻也不敢耽搁,一路狂奔回来给皇上报喜,以至于刚刚都完全忽略了在殿外等候的莞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