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乱箭穿心(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离宫廷》最新章节。

京城的天空被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梁王谋反一案,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梁王被成功抓捕后,皇上龙颜大怒,即刻派人奔赴梁王封地。

官兵如潮水般涌进梁王府,将梁王妃和梁王子嗣团团围住,冰冷的锁链瞬间锁住了他们的命运,一行人被押解进京,等待他们的唯有斩首之刑。与此同时,梁王妃三族以及所有参与梁王谋反之人,无一幸免,皆被抓捕。一时间,菜市口刑场刀光剑影,血腥之气弥漫,诛九族的刑罚让上千人头落地。

然而,梁王妃怎会轻易束手就擒。在被押解途中,她和梁王子嗣被梁王余孽救出,带着梁王子嗣疯狂逃窜。奔赴梁王封地的陈将军得到消息,他立刻率兵围剿。在一片荒郊野外,双方展开了激烈交锋。梁王妃虽一介女流,却拼尽全力抵抗,只是寡不敌众。陈将军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梁王妃和梁王子嗣们最终倒在血泊之中,被就地诛杀。

此消息传回京城,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拍手称快,高呼:“乱臣贼子,报应活该!”那声音此起彼伏,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荡。

而此时的皇上,身着一袭玄色龙袍,面色冷峻,亲自前往内狱。阴暗潮湿的内狱之中,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皇上一步步走向梁王,每一步都踏得沉重有力。梁王蜷缩在角落里,昔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皇上站定,冷冷开口:“你可知,你的孩子全部都死了,梁王妃也身中数箭,穿心而亡。”梁王听闻,如遭雷击,猛地抬起头,双眼布满血丝,嘶吼道:“你会遭报应的,要不是父皇突然驾崩皇位本该有我继承,父皇厌恶你们母子几次要废了你,我只恨没有杀了你为我母妃报仇……”皇上怒目而视,“天下本就该是朕这个太子顺位继承,你娘以色侍人,一个舞女出身也敢肖想后位母仪天下!真是天大的笑话,而你一个舞女的儿子妄图天下?你以为三公主留着为什么?你很爱冯妙莲吧……朕以你和冯妙莲的女儿引诱你上钩,你真以为真不知道三公主是你们通奸所生?你谋逆犯上,妄图颠覆江山社稷,一杯毒酒,这便是下场!朕念及兄弟一场的情分,留你全尸,已是仁至义尽。”言罢,皇上转身,大步离去,只留下梁王绝望的哭声在内狱回荡。

经此一役,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再也无人敢有不臣之心。皇上为了安抚民心,稳固朝堂,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整顿吏治,提拔贤能之士。京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头巷尾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谋反案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 。但在人们心中,它始终是一个警醒,时刻告诫着众人,背叛与贪婪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从内狱出来后,皇上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的重量。寒风吹过,撩动他的龙袍,却吹不散他满心的怅惘。皇权之路,步步荆棘,一路行来,尽是鲜血与背叛。父子间的猜忌、兄弟间的残杀,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内心深处的冰冷与孤寂,如潮水般蔓延。

此刻,皇上突然无比想念太子。太子心怀天下,宅心仁厚,对待兄弟亦是真心实意。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争斗中,宛如一股清泉,让皇上倍感欣慰与温暖。

不知不觉,皇上已到了勤政殿。殿内烛火摇曳,将皇上的身影拉得老长。太子正专注地整理着折子,丝毫没有察觉到皇上的到来。皇上静静地站在门口,望着太子忙碌的背影,眼眶微微湿润。许久,他轻轻咳了一声。

太子闻声,急忙转过身来,见是皇上,连忙行礼:“儿臣参见父皇。”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他免礼,目光柔和地看着太子,说道:“皇儿,你又在忙政务了。”太子微笑着回应:“回父皇,这些折子事关百姓民生,儿臣不敢懈怠。”皇上走上前,拍了拍太子的肩膀,感慨道:“有你这样的皇儿,是朕的福气。”

两人并肩坐下,皇上说起了梁王谋反之事,言语间满是疲惫与无奈:“这皇权之路,实在太难走了。朕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做出许多决断,可每一次,都像是在割舍自己的血脉亲情。”太子默默听着,眼中满是心疼:“父皇,您肩负天下重任,诸多无奈,儿臣都懂。但父皇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们定会感恩戴德。”

皇上长叹一声:“但愿如此吧。皇儿,你一定要记住,无论何时,都要以天下为重,心怀仁慈,莫要重蹈今日的覆辙。”太子郑重地点头:“儿臣定当铭记父皇教诲,不负天下,不负父皇期许。”

勤政殿内,烛火依旧温暖地跳跃着,映照着父子二人的身影,在这冰冷的皇宫中,勾勒出一抹难得的温情。

日至中天,勤政殿内,御膳房精心烹制的菜肴摆满一桌,袅袅热气升腾,满是诱人的香气。皇上与太子南宫璋相对而坐,准备用午膳。

用膳间,南宫璋微微停顿,放下手中玉筷,神色间带着几分犹豫,缓缓开口:“父皇,儿臣前几日与三皇姐交谈,她提及想要离开京城生活,儿臣斗胆,想向父皇禀明此事 。”

皇上闻言,手中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旋即轻叹一声:“看在她诱杀梁王时立功的份上,朕答应了。她的身世终究是个难题,如今她知晓自己是通奸苟且的奸生女,心中定是难以承受。梁王和冯氏犯下的错,既是皇室丑闻,也是她的不幸,让她远离京城也好,换个环境,或许能过得自在些。”

南宫璋轻轻点头,神色间满是对皇妹的关切:“三皇姐这些日子,内心煎熬,着实不易。”

皇上夹了一筷子菜,却没什么胃口,继续说道:“利州平原侯嫡次子,年十七,比她小一岁。平原侯为人圆滑,在农商方面很有手段,家底丰厚,家教也严。把三公主下嫁过去,想来那孩子会善待她,也算是给她寻个好归宿。”

南宫璋思索片刻,恭敬说道:“父皇考虑周全,如此安排,对三皇妹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只是儿臣担心,三皇妹未必愿意。”

皇上目光望向殿外,似乎已经预见三公主的反应,无奈道:“此事由你母妃告知她,为她操办婚礼和嫁妆,算是给她的赏赐。”说罢,两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殿内唯有餐具碰撞的细微声响 ,这看似平常的一顿午膳,却因这一番对话,笼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

用过午膳,皇上与太子再度投身于如山的政务之中,忙碌的时光总是匆匆,不知不觉夜幕便悄然降临。勤政殿外,华灯初上,照亮了宫中的漫漫长路。太子南宫璋终于忙完手中事务,揉了揉酸涩的脖颈,想起三公主远嫁一事,决定前往青鸾殿告知母妃荣贵妃。

踏入青鸾殿,殿内暖意融融,荣贵妃正坐在榻上,借着烛光翻阅书卷,身旁的女官露珠轻声低语:“娘娘,太子殿下到了。”荣贵妃抬眸,眼中满是慈爱,笑着起身相迎:“璋儿,这么晚了,怎么得空过来了?”

南宫璋快步上前,恭敬行礼:“儿臣给母妃请安。今日忙完政务,特意来看看母妃。”说罢,在荣贵妃身旁坐下。

荣贵妃拉着他的手,细细端详:“瞧你,忙了一天,脸色都有些憔悴了。可要注意身子,莫要累坏了。”

南宫璋微微颔首,心中满是温暖,开口说道:“儿臣没事,让母妃挂心了。今日儿臣和父皇用膳时,父皇提及要将三皇姐远嫁利州平原侯府。”

荣贵妃闻言,微微一怔,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三公主?利州那么远,这孩子……”

南宫璋轻叹一声:“儿臣明白母妃的担忧,三皇姐身份特殊,此次梁王谋反案,她又知晓了自己的身世,父皇也是想让她换个环境,寻个好归宿。平原侯家底丰厚、家教良好,他的嫡次子据说人品也不错,想来能善待三皇姐。”

荣贵妃轻轻皱眉,眼中满是不舍:“话虽如此,可到底是远嫁他乡,身边没个亲人照应。那孩子向来懂事,如今却要承受这些……”说着,荣贵妃的眼眶微微泛红。

南宫璋拍了拍荣贵妃的手,安慰道:“母妃莫要太过忧心,三皇姐聪明伶俐,定能适应新的生活。等日后有机会,儿臣定会去看望她。”

荣贵妃点了点头,稳了稳情绪:“罢了,但愿她能过得好。此事你可告诉三公主了?”

南宫璋摇了摇头:“还未曾告知,父皇说会派人去说,想来三皇姐很快就会知晓。”

两人又聊了许久,直至夜深,南宫璋才起身告辞。离开青鸾殿,他望着宫中的月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三公主能坦然接受这一切,在远方开启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