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家和人和准备进京(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离宫廷》最新章节。
次日清晨,柔和的日光透过窗户纸,洒在林家的院子里。陈婉和翠兰早早起身,精心梳妆打扮,准备去给长辈敬茶。两人身着素净又不失端庄的衣裳,结伴来到正厅。
林父林母和林老爷子、林老太早已坐在堂上,看着两个新媳妇进来,脸上满是笑意。陈婉和翠兰盈盈下拜,端起茶盏,声音清脆地说道:“爹、娘、爷爷、奶奶,请喝茶。”林家人接过茶,抿上一口,随后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里面装着对新媳妇的祝福和期许。
敬茶礼毕,陈婉和翠兰便开始熟悉林家的日常事务。林晓带着她们来到厨房,耐心地教她们认识各种食材和厨具,又将家中的饮食喜好、用餐规矩一一告知。陈婉和翠兰学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林晓都一一解答,三人相处十分融洽。
午后,村里几个平日里交好的小媳妇相约来到林家,想要结识这两位新嫁娘。陈婉和翠兰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内,大家围坐一团,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小媳妇们好奇地询问着婚礼的细节,对陈婉和翠兰的嫁妆更是充满了兴趣,言语间满是羡慕。
“陈姐姐,你那套凤冠霞帔可真是漂亮,我还是头一回见那么精致的。”其中一个小媳妇忍不住说道。
陈婉微笑着回应:“都是父亲的心意,其实过日子,还是要脚踏实地。”
翠兰也跟着点头:“是啊,能嫁给家安,我就觉得很幸福了,嫁妆多少都是身外之物。”
众人听了,纷纷称赞两人性情好。在欢声笑语中,陈婉和翠兰与村里的小媳妇们拉近了距离,也渐渐融入了林家所在的这个小村落。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婉和翠兰在林家各司其职。在林家,大嫂黄氏本就持家有方,陈婉与翠兰嫁进来后,三个女人一拍即合。清晨,黄氏早早起身,熟练地生火做饭,袅袅炊烟从林家的烟囱升起。陈婉则坐在桌前,认真清点家中收支,纤细的手指在算盘上灵活跳动,将账目梳理得清清楚楚。翠兰也不闲着,她穿梭在各个房间,把屋子打扫得窗明几净,每一处角落都纤尘不染。
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林家不仅一家和睦,日子也越来越好。一家人围坐吃饭时,林父林母看着三个和睦相处的媳妇,笑得合不拢嘴,直说林家能有今天,全靠她们的付出。
林家的进京之议
柳文方和林晓忙完了林家两个儿子的婚事,总算能歇口气。这天,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忙碌后逐渐恢复平静的家,柳文方率先开口:“晓啊,这阵子忙完,我琢磨着咱之前说的事儿,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林晓轻轻点头,目光坚定:“我也正想着呢,进京生活对咱全家来说,或许是个新机遇。”
当晚,一家人围坐在堂屋,气氛有些凝重又带着几分期待。柳文方清了清嗓子,把进京的想法说了出来:“伯父伯母,如今,家昌和家安他们都成家了,往后日子该有新打算。京城繁华,机会多,咱们要是去了,说不定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林父皱着眉头,沉思片刻说:“这可不是小事儿,咱家在这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老房子、土地,哪样不是牵挂?”林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再说了,京城人生地不熟,能适应吗?”
林家昌和陈婉对视一眼,林家昌率先表态:“爹,娘,我觉得可以去试试。婉娘家在生意上有些门道,到了京城,兴许能帮衬着做些营生。”陈婉微微颔首:“我也赞同,京城机遇多,对生意拓展有好处,而且我也能帮着家昌一起。”
林家安和翠兰相对沉默,过了一会儿,林家安低声说:“我听大家的,只是翠兰……”翠兰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小声说:“我跟着你,去哪儿都行。”
林晓看着大家,诚恳地说:“我知道离开熟悉的地方不容易,可为了孩子们,不能一直困在这小村子。去京城,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未来,咱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扶持,肯定能行。”
柳文方补充道:“我也打听过了,京城有不少同乡,到时候也能有个照应。”
一时间,堂屋里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这场关于全家命运的讨论,还在继续,而林家的未来,也在这讨论声中,慢慢有了轮廓 。
在持续的讨论中,林父一直默默听着,此时他缓缓开口:“我虽然不年轻了,但是还干得动,本想着在这老地方安安稳稳度过余生。但文方和晓丫头说得在理,孩子们要有更好的生活闯荡,咱们做长辈的,不能拖后腿。我同意进京,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都是家。”林父的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众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林母叹了口气,拍了拍大腿:“他爹都这么说了,我也没啥意见了。只是这土地和房子,着实舍不得。”柳文方连忙说道:“爹,这事儿我也想过。土地咱们可以租给村里信得过的人,房子就托邻居帮忙照看着,等以后想回来,也还有个落脚的地方。”
林母还是有些担忧:“京城物价高,咱们去了,生活开销可不少。”陈婉轻声安慰:“娘,您别担心。我娘家给的嫁妆丰厚,咱们做生意有本钱,到京城后,我和家昌可以先打理起来,慢慢也能有收入。而且京城繁华,家安心灵手巧,肯定也能找到活儿干。”林家安挠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对,我有力气,干啥都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嫂黄氏也表态:“不管去哪儿,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我也跟着去,帮着操持家里。”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权衡,林家上下达成一致,决定举家进京。接下来的日子里,全家都忙碌起来。收拾行李、整理家当、与邻里告别,每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
消息一传开,老宅的人匆匆赶来。堂屋里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既对林家二房进京感到震惊,又为他们自己的盘算落空担忧。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二房的房子和土地由老宅代管,待他们归来之时,一切如初。
陈婉感激林家上下的照顾,便想着为老宅众人谋些福利,以免老宅咬死他们二房不松口。她动用父亲陈镇长的人脉,一番运作后,帮林文俊谋得了县衙书吏的职位。林文俊喜出望外,深知这是难得的机遇,连连向陈婉道谢。三房的儿子也在陈婉的帮助下,成为了县衙的衙役,穿上那身制服,整个人都精神抖擞。
为了让林老爷子和林老太能安享晚年,林晓还在镇上购置了一座小巧的两进院落。院子虽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花草繁茂。林老爷子和林老太看着崭新的房子,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激。
临行前,林父林母来到林老爷子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林父感慨道:“爹,娘,我们这一去,不知何时归来,但这根还在村里。往后我们老了,还得回来养老,村子里的房屋,就劳烦大家多照应了。”林老爷子手里握着二儿子给的一百两银子的带子,声音略带哽咽:“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们,你们在外面好好生活。出去了别忘了家里,记着时常来信儿。”
出发那天,老宅的人都来送行。看着二房一家渐行渐远的身影,众人心中五味杂陈。但他们知道,这是林家走向新未来的开始,而他们之间的亲情薄弱,但是,眼下得到的东西不少了 。逼急了老二一家子啥也得不到,况且,老二两口子答应一年四季给爹娘的孝敬实在丰厚啊……
在老宅众人复杂的目光中,二房一家的马车缓缓驶离,扬起的尘土渐渐模糊了车影。众人各怀心思,有的暗自嫉妒二房能有这样的机遇进京闯荡,从此可能飞黄腾达;有的则担心二房进京后会忘了老宅这边的亲戚,断了往来。但不管心里怎么想,大家都清楚,二房如今有陈婉娘家的势力撑腰,是招惹不起的,县官不如现管啊,一旦撕破脸皮,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自己。
林文俊看着众人或担忧或不甘的神色,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大家也别想得太坏,现在这个结果其实也还不错。陈婉帮我谋了县衙书吏的职位,三叔家的堂哥也成了衙役,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再说了,要是以后咱们有什么难处,还能一起进京城找二叔一家。毕竟爷奶还在,孝道摆在那儿,他们总不能不管我们。”
听到这话,老宅众人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三婶儿点头附和:“文俊说得在理,有这层关系在,往后咱们也能有个依靠。”“就是,之前是我们想的浅了,只要有这个关系在,二叔一家就得帮着咱。”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缓和。
林老爷子坐在一旁,看着这场风波渐渐平息,微微叹了口气说:“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二房出去闯荡,也是好事,六皇子可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往后进京咱们也能跟着沾光。”众人纷纷称是,心里都默默期许着,不管二房在京城发展如何,林家的血脉关系在,以后就别想甩开他们自己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