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乡里不相亲上门探话藏心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离宫廷》最新章节。

林家人齐聚一堂,老宅里满是温馨和睦的气息。林晓和母亲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林老太,走到那两只装满物品的筐子前。“娘,您瞅瞅,这些都是给您备下的。”林晓母亲笑着说道,声音里满是关切。

林老太眯着眼,细细打量着筐里的东西,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嘴里不住念叨:“哎呦,准备这么多,太破费啦!”筐子里,肉、蛋、菜摆放得整整齐齐,糕点散发着香甜的气味,果脯色泽诱人,糖酒也都是市面上的好货。筐子边缘,两只肥硕的活鸡被捆得结结实实,每只都足有五斤重,扑腾着翅膀,时不时发出“咯咯”的叫声。

不远处,林家升带着弟弟林家昌和林家安,手里也都没闲着。林家升怀里抱着两床被子,这被子厚实得很,棉布被面花色鲜艳,大红的牡丹、翠绿的枝叶,透着喜庆劲儿。林家昌抱着四匹棉布,靛蓝、深绿、棕色和紫红色,每一种颜色都浓郁饱满,质感柔软。林家安手里则是一匹大红色细棉布、一匹宝蓝色细棉布、一匹碎花棉布和一匹粉色细棉布,色彩明快,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刘大山的两个儿子跟在一旁,他们提着一篮子鸡蛋,个个圆润饱满,还有菜油、猪肉、猪头和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外婆,这是俺们孝敬您的!”俩孩子脆生生地说道。林老太眼眶微微泛红,感动地说:“你们都太有心了,奶奶这心里啊,暖烘烘的!”众人有说有笑,把这些东西带着搀扶着脸老太和林老爷子一路回去老宅。

林家夫妻、林晓、儿子以及外甥,带着满满的孝敬往老宅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剪影。林父和林老大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林老爷子和林老太太,二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时和身旁的人唠上几句家常。

“今天这顿饭吃得可真舒心,晓儿啊,你做的红烧肉真是好吃。”林老太太拉着林晓的手,满是欣慰。

林晓笑着回应:“奶奶您爱吃,我教会弟妹做给您吃。”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谈论着家里的琐事、孩子的成长,温暖的氛围驱散了傍晚的丝丝凉意。

蹲在路边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像看什么稀奇事儿似的,紧紧盯着林家这一行人,生怕暮色掩盖了视线,瞧不清楚老宅人从林老二家拿了多少东西。三三两两的乡里乡亲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你瞅瞅,林家老宅这回可真是占了大便宜,这么多东西,成筐成筐地往家抬。”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一边磕着烟袋,一边啧啧称奇。

旁边的妇人接话道:“可不是嘛,再看看这五个孙子,哪个不是手里满满当当、怀里也塞得鼓鼓的,都是往老宅送呢。”

“林家这是和睦啊,一家人亲得很,这才叫让人羡慕。”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感慨道。

这些议论声,林家众人并未在意,他们沉浸在自家的欢乐之中,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老宅走去,那盏为他们照亮归途的灯火,也愈发温暖明亮。

天才蒙蒙亮,就有邻里迫不及待地上门叙话。林母和大嫂黄氏听到敲门声,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哟,这么早就过来啦,快屋里坐!”林母热情招呼着,一边吩咐黄氏烧水。

林晓也从里屋出来,手里提着水壶,另一只手拿着几个粗瓷小碗,动作麻利地给客人们泡茶。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来人看着林晓,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说道:“这就是你家闺女啊,如今可是贵人了!”另一个婆子也在一旁附和:“林家的,你闺女这下可把你家带旺了,真是好福气哟!” 林母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连连摆手:“哪里哪里,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

这时,旁边一个体态富态的妇人开了口:“林二嫂,你家二小子快满二十了吧。如今你家日子过得红火,可俩儿子还没定亲呢。我瞧着我家翠兰今年十六了,性子你也知道,乖巧勤快,眼里可都是活儿,你看这俩孩子搭伙过日子咋样儿?”

林母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客气地说:“哎哟,您家翠兰那自然是好姑娘,不过这事儿还得和孩子他爹、孩子商量商量,毕竟是孩子们的终身大事呢。”胖妇人笑着点头:“那是那是,你们考虑考虑,可别错过了这么好的姻缘。”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屋内热闹非凡,林晓静静地在一旁添茶续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

正说着,外头传来“吱呀”一声推门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里正娘子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来,笑着说道:“呦呦,这么一大早的就这么热闹啊,我倒是来晚了。”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稔地走进屋内,眼睛很快锁定在林晓身上,接着道,“林二家的,我来看看你家官夫人,请个安,见见世面。”

林母赶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他婶子,快请坐!你这说的什么话,晓儿哪算得上什么官夫人,不过是在外头谋了个差事,哪值得你特地跑一趟。”林晓也放下手中的茶壶,走上前向里正娘子微微欠身行礼,礼貌地唤了声:“婶子。”

里正娘子拉着林晓的手,上下打量,啧啧称赞:“瞧瞧这闺女,出落得愈发标致了,还这么懂礼数。听说在外面可威风了,给咱们村子长脸呐!” 说着,又转头看向众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之前提亲事的胖夫人见状,也凑趣道:“是啊,林晓如今可是出息了,咱们村子就数她家日子过得最红火,这往后啊,肯定还有大出息!” 里正娘子附和着笑了笑,随后拉着林晓在一旁坐下,开始热络地聊起家常,询问林晓在外的经历,屋内的气氛愈发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

里正婆娘拉着林母的手,眉飞色舞地说道:“他二婶呐,你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晓儿和柳文方在宫里给贵妃娘娘做事,听说柳大人还是六皇子的人,这可都是大出息,见过大世面的!”

林母脸上洋溢着自豪,却又谦逊地摆摆手:“他婶子,可别这么说,孩子们在外头也就是尽本分,能有口饭吃就行。”

里正婆娘哪肯罢休,接着追问:“那你可得跟我好好讲讲,晓儿在宫里都忙些啥?贵妃娘娘是不是特别威风?柳大人跟着六皇子,往后说不定还能飞黄腾达,晓儿可就跟着享福喽!”

林母无奈地笑了笑,斟酌着言辞:“我也就是听晓儿偶尔提几句。她呀,就是帮着贵妃娘娘打理些琐事,贵妃娘娘对她挺好的。文方那孩子,在六皇子身边也是尽心尽力。不过宫里的事儿,规矩多、讲究多,他们也不敢多说,怕坏了规矩。”

里正婆娘眼睛睁得溜圆,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话:“哎呀,光是听着都觉得厉害!他二婶,你往后可得享清福喽,等晓儿他们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邻居。”

林母笑着点头:“那哪能呢!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日里多亏大家照应。晓儿和文方要是真有出息,肯定不会忘本。”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一旁的林晓安静地听着,偶尔露出一抹浅笑 。

里正婆娘眉开眼笑,拍了拍林母的手说:“他二婶,你瞧如今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又有晓儿这么出息的闺女,还有个贵婿帮衬着,下边俩儿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啦!过去你们一家日子过得艰难,乡亲们都看在眼里,如今可不能再耽误了二小子和三小子。”

林母轻轻叹了口气,苦笑着点头:“谁说不是呢,我和他爹心里也着急。只是这婚姻大事,总想着给孩子们找个知根知底、品性好的,也不敢太草率。”

里正婆娘身子前倾,兴致勃勃地说:“要我说啊,这事可不能拖。我认识几家不错的姑娘,都是附近村子里的,老实本分、勤劳能干,跟你家小子肯定般配。要不我给你家牵牵线,安排着见个面?”

林母感激地看着她:“他婶子,你能想着这事儿,我打心眼里感激。只是这事儿还得和孩子们他爹商量商量,再问问两个孩子的想法,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终身大事。”

里正婆娘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这有啥好犹豫的,你家现在这条件,还怕找不到好媳妇?早点把亲事定下,你也能早点抱上孙子,享享清福。”

林母被她逗得笑出声:“你呀,就会拿我打趣。行,等他爹回来,我们就合计合计,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多操心。”屋内众人听着她们的对话,也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气氛热闹而温馨。

胖婶儿一听里正婆娘也提说亲的事儿,心里一急,赶忙紧紧拉着林母的胳膊,语气急切:“林二嫂,可不能把我家翠兰这事儿给忘了!我家翠兰那可是个顶个的好姑娘,勤快又懂事,跟你家二小子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还没等林母回应,旁边的老太也不甘示弱,连忙凑过来:“我侄孙女槐花儿你也见过的,那孩子长得漂亮,身量富态,一看就好生养。屁股大脸盘子圆,在咱这儿可是有福相的象征,配你家二小子再合适不过啦。”

里正婆娘见大家都在争着说亲,也赶忙接上话茬:“他二婶啊,我家丫头芳草今年也十六了,模样周正,性子温顺,和你家小儿子站一块儿,我瞧着挺登对的,你觉得咋样儿?”

林母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脸上挂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一时间竟不知先回应谁好。她微微张了张嘴,刚要说话,胖婶儿又抢着说:“林二嫂,我家翠兰真的很不错,你可得好好考虑考虑啊。”

林母无奈,只好先安抚胖婶儿:“妹子,你家翠兰的好我都知道,只是这事儿太突然,我还得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接着又转向老太和里正婆娘,“大娘、他婶子,你们的好意我都心领了,孩子们的事儿,当父母的肯定会慎重考虑,不会辜负你们的一番心意。” 众人还在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家姑娘的优点,屋内瞬间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