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鸳鸯成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离宫廷》最新章节。
几日后,大皇子于皇后的凤藻宫请安完毕,举止恭谨,欠身告退。步出宫殿,暖阳倾洒,抬眸间,便望见张美凤亭亭立于回廊转角。她身姿婀娜,宛如春日枝头绽放的娇蕊,眉眼含情,盈盈如水。大皇子心领神会,脚步不自觉加快,朝她走去。
张美凤双颊泛起红晕,恰似天边瑰丽的流霞。她微微颤抖着双手,捧出那枚红玉双鸳鸯玉佩,轻轻一掰,将一半递向大皇子,动作轻柔,似是在交付最珍贵的宝物。随后,又递上一个绣工精巧的香囊,声音软糯,带着一丝羞涩:“大皇子,小女不才,这香囊和玉佩,还望您别嫌弃。”大皇子嘴角噙着一抹温润笑意,郑重接过,二人并肩而立,仿若尘世喧嚣皆被隔绝,相谈甚欢。大皇子言辞恳切,目光灼灼地许下承诺:“待我禀明父皇,必以三书六礼,明媒正娶,迎你入门。”张美凤眼眸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重重点头,轻声回应:“我信您,盼一切顺遂。”
怀揣着满心期许,大皇子转身迈向御书房。踏入房门,却敏锐地察觉到房内气氛凝重压抑,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皇帝正与宰相低声商议要事,神色冷峻严肃,眉头紧锁,仿若被难解的愁绪萦绕。大皇子静静候在一旁,待宰相退下,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向前一步,声音沉稳却难掩激动:“父皇,儿臣倾心张之敬之女张美凤,恳请父皇恩准儿臣娶她为妻。”皇帝闻言,目光如炬,直直看向大皇子,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与张家联姻你想好了?”大皇子心中一沉,像是被重锤击中,可面对父皇的威严,心中沉沉但是想到张家的势力硬着头皮开口:“是,儿臣心悦张美凤,愿以正妃之礼节明媒正娶。”皇帝看着大皇子静默半晌直看的大皇子心如擂鼓,皇帝才缓缓开口:“这是你和张家所求,即是如此朕便如你所愿,你退下吧……”
张美凤满心欢喜,在家中翘首以盼,想象着未来与大皇子携手相伴的日子。直至大皇子神情落寞地出现在面前,她的心猛地一沉。听完皇帝的态度,她眼眶微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仍强颜欢笑,温柔安慰道:“我信你,不管等多久,我都愿意。”大皇子望着她坚定又深情的模样,暗暗攥紧拳头,低声道:“父皇已经应允了你我的二人的婚事。”
此时,国子监祭酒听闻此事,心中暗自窃喜,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鬼鬼祟祟地找到与张家素有嫌隙的礼部侍郎,两人在密室中一番密谋,烛火摇曳,映出他们脸上阴险的笑容。几日后,朝堂之上风云突变,礼部侍郎率先发难,弹劾张之敬贪污受贿,言辞凿凿,证据罗列。一时间,弹劾奏章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飞向皇帝案头。皇帝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张之敬暂时停职查办。消息传来,张家上下乱作一团,陷入无边的恐慌与危机之中。
张美凤得知家中变故,如遭雷击,泪水夺眶而出,心似被万箭穿心。可她强撑着,擦干眼泪,安慰家人:“咱们定能渡过难关。”大皇子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日夜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心只为帮张家洗刷冤屈。终于,在一次暗访中,他意外发现了国子监祭酒与礼部侍郎暗中勾结的铁证。
大皇子带着证据,匆匆入宫,面见皇帝。皇帝看完证据,面无表情:“不过如此,这就是朝堂内斗!”当即下令国子监祭酒和礼部侍郎,进宫陈情。经此一事,皇帝也看到了大皇子的莽撞和有勇无谋以及对朝堂的各方势力的盲区,心中暗自无语。
张之敬停职在家自省,张家被皇帝敲打了之后,很是慌乱了一阵。张老国公勒令家人谨慎门户,不得招惹是非……
皇后在自己的凤藻宫大发雷霆直道:“皇上处事不公,张家委屈,本宫兢兢业业打理后宫这么多年,皇上却不顾及本宫这个皇后的颜面。”
桂嬷嬷道:“皇后娘娘此时不能自乱了阵脚,您永远都是皇后,天下之母。此时,最重要的是和大皇子联姻,娘娘且先去皇上面前认错服个软,再适时陈情大爷张之敬之事可以交三司一起查,另外在把美凤小姐和大皇子的婚事定下来,这才是眼下唯一的要事啊……”
皇后听了桂嬷嬷的话,内心虽有诸多愤懑与不甘,但细细思量,又觉句句在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精心梳妆一番,那妆容虽依旧精致,可眉眼间的忧虑却难以掩饰。随后,她带着几分委屈与十足的恭敬,款步前往御书房求见皇帝。
踏入御书房,皇后莲步轻移,盈盈下拜,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柔声道:“陛下,臣妾今日前来,一是向陛下请罪。臣妾听闻陛下因张家之事忧心忡忡,臣妾却未能及时洞察朝中动向,实在是有负陛下信任,心中愧疚万分。二是臣妾斗胆,想为张家说几句公道话。张家人在朝中数十载,一心奉公,兢兢业业,如今突然遭此弹劾,臣妾实在难以相信哥哥他会做出贪污受贿这等违法乱纪之事 。”
皇帝抬眸,目光落在皇后身上,神色稍缓,却并未立刻表态,只是淡淡说道:“皇后,朕也并非偏听偏信之人,此事证据摆在眼前,朕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不查。”皇后微微颔首,仪态端庄,接着说道:“陛下圣明,臣妾深知律法威严,不可亵渎。只是臣妾想着,三司会审最为公正严明,将此事交由三司彻查,既能还朝廷一个清正廉明,也能给张大人一个公正的交代。”
皇帝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随后微微点头,沉声道:“也罢,就依皇后所言,交由三司会审。”皇后心中一喜,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婉的笑容,并未表露分毫,紧接着又柔声说道:“陛下,还有一事,大皇子与张美凤情投意合,张美凤那孩子乖巧懂事,臣妾看着也满心欢喜,不如就将他们的婚事定下来,也好了却孩子们的心愿 。”
皇帝思索片刻,脑海中浮现出大皇子在调查此事中展现出的果敢与担当,心中对他多了几分认可,便缓缓说道:“这是张家和大皇子所求?既然如此,等张家之事查明,若张之敬确实无辜,朕便为他们赐婚。”皇后闻言,连忙谢恩,告退后匆匆回到凤藻宫,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知大皇子 。
大皇子得知后,心急如焚,片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去见张美凤。此时的张美凤正因家中之事愁肠百结,整日以泪洗面,面容憔悴。见到大皇子,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皇子心疼不已,轻声安慰道:“凤儿,莫要再忧心了,父皇已同意三司会审,还答应若你家无事,便为我们赐婚。”张美凤抬眸,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问道:“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大皇子紧紧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道:“你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了。”
在三司紧锣密鼓的调查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原来,国子监祭酒为了阻止大皇子与张家联姻,不惜重金买通了张之敬府中的一个管家,让其伪造账本、信件等铁证,诬陷张之敬贪污受贿。三司将详实的调查结果呈给皇帝,皇帝得知自己险些被蒙蔽,顿时雷霆震怒,将国子监祭酒撤职查办,定贵嫔和五皇子一起跪在盘龙殿外求情,皇帝让人将她们请走并不理会,但也没有追究定贵嫔。
张家终于洗刷冤屈,张之敬官复原职。皇帝下旨,为大皇子和张美凤赐婚。因着张之敬一案礼部侍郎被罢免。礼部侍郎换人,新上任的礼部侍郎苟大人就要办安郡王和皇长子两庄大婚,责任重大。
新科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荀大人,初入官场便接下安郡王与皇长子的大婚操办重任,诚惶诚恐,夙兴夜寐。礼部大堂内,公文如山,他逐一审校婚礼仪注,从婚期择定、请柬规制,到喜宴菜品、宫闱布置,事无巨细。
婚期渐近,京城仿若被喜庆点燃。安郡王府前,工匠们精雕龙凤呈祥的朱漆大门,彩绸飘舞;皇长子府邸亦是一片忙碌,琉璃瓦下红灯高挂,处处洋溢着富贵气象。大婚当日,荀大人穿梭其间,目光敏锐,时刻留意细节。
安郡王大婚,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骏马披红,礼炮齐鸣,林二小姐林以薇凤冠霞帔,仪态万方,依照县主规格出嫁安郡王府。二人拜堂成亲,宾客皆赞礼数周全。紧接着皇长子婚礼,场面更为盛大,满朝文武齐聚,金銮殿红毯铺地,龙凤烛摇曳生辉,新人行礼如仪,尽显皇家威严。
皇帝亲临喜宴,举杯相庆,对两场婚礼赞誉有加,直言荀大人操办得力,堪当大任。荀大人长舒一口气,心中大石落地。然而,还未等他缓过神,宫中便传来消息,秀女入宫在即,遴选事宜繁琐复杂,同样不容有失。
荀大人不敢懈怠,即刻投身到秀女入宫的筹备工作中。他与内务府协同,清点宫殿陈设,规划秀女居所,制定严苛的遴选流程。从宫门值守、秀女礼仪培训,到殿试环节的安排,每一步都精心谋划。
遴选当日,秀女们身着素净衣衫,依次入宫。荀大人站在宫门前,神色庄重,指挥若定。秀女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在他的考量之中,他深知此次遴选关乎皇室血脉、朝堂安稳。最终,在荀大人的努力下,遴选顺利完成,数位才貌双全的秀女脱颖而出,为宫廷注入新的活力 。苟大人兢兢业业,在秀女入宫前将两庄婚事风光隆重,严格按照皇家规格办理。两庄婚事都得到皇帝的称赞,新任礼部侍郎苟大人欣喜之余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