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海晏河清(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离宫廷》最新章节。
天还未大亮,丞相府内一片寂静,只有更夫的梆子声在夜色里悠悠回荡。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惊醒了还在熟睡的秦丞相。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看着慌慌张张闯进来的管家,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老爷,宫里来人传旨,皇上召您即刻进宫议事。”管家气喘吁吁地说道。
秦丞相眉头紧皱,这深更半夜的,皇上突然传召,究竟所为何事?一旁的丞相夫人也被吵醒,听闻此言,神色焦急:“老爷,还未到上朝的时辰,皇上突然传令,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咱家闺女年方二八,才貌双全,为了这次选秀可是精心准备许久,留到如今。老爷您此番进宫,可得好好劝劝皇上,选秀可是祖制,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念头就给搁置了。咱们女儿的大好前程,可耽误不起啊!”
秦丞相一边快速穿着朝服,一边不耐烦地说道:“你懂什么!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先去上朝,你老实在家呆着,别乱了分寸。”说罢,也顾不上安慰满脸委屈的夫人,便匆匆出门。
丞相夫人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满心无奈与神伤。她一心盼着女儿能进宫选秀,成为皇帝宠妃,为家族带来无上荣耀。若是这次选秀真的作罢,女儿的未来该如何是好?想到此处,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在昏暗的烛光下,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而此刻,秦丞相已快马加鞭赶到宫门前。他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凝重地走进宫门。一路上,他暗自揣测着皇上深夜召见的意图,心中隐隐有些不安。选秀一事关乎皇家子嗣传承、后宫安稳,也牵扯着诸多朝中大臣的家族利益,皇上突然变卦,恐怕会在朝堂掀起不小的波澜 。
天色微沉,金銮殿内烛火仍未熄灭,皇帝高坐龙椅,神色凝重,见秦丞相匆匆赶来,抬手示意免礼。
“丞相,夜半召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你在朝中威望颇高,往后不管是与他国往来,还是各诸侯王的动向,都需仔细监察,不可有一丝懈怠。”皇帝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丞相。
秦丞相连忙拱手,恭敬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如今后宫皇嗣丰盛,陛下却忧心忡忡,想必是有隐忧。”
皇帝微微颔首,轻叹了一声:“后宫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朕不希望因为一些无谓的纷争,影响到朝堂根基,更不想让百姓陷入动荡。”
秦丞相心领神会,向前一步:“陛下圣明。陛下提携微臣,才有今日,陛下前朝后宫的安稳,微臣定当全力维护。如今天下虽表面太平,可人心难测。梁王与其他诸侯王势力不可小觑,微臣已与监察院加强监管,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选秀一事,关乎皇家子嗣,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神色一凛,沉默片刻后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选秀一事,朕自有考量。当下局势不明,朕担心别有用心之人借选秀之机,扰乱后宫,进而影响朝堂。此事暂且搁置,待局势平稳,再行商议。”
秦丞相微微皱眉,却也不敢再多言,只得应道:“微臣遵旨。只是朝中大臣对选秀一事颇为关注,陛下需安抚好众人情绪,以免人心惶惶。”
皇帝摆了摆手:“此事朕会处理。你回去后,继续加强对诸侯王的监察,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向朕禀报。”
“微臣领旨。”秦丞相再次拱手行礼,随后缓缓退出大殿。此时,天色已渐亮,他望着皇宫的红墙黄瓦,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之上,怕是又要掀起一场风雨 。
秦丞相一脸疲惫地迈进府门,往日里沉稳的步伐此刻也有些拖沓。秦夫人早已在厅中焦急等候,见他回来,立刻迎上前去。
“老爷,可算把您盼回来了。怎么样,皇上可说了选秀之事?”秦夫人满脸期待,眼神里满是对女儿入宫的急切。
秦丞相眉头紧皱,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抬手揉着太阳穴,“唉,别提了。皇上根本无意选秀,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他一门心思都在监察诸侯王和朝堂制衡上,对选秀一事只字未提。”
“什么?”秦夫人瞪大了眼睛,声音瞬间拔高,“这怎么行?咱们女儿为了这选秀,苦等了这么多年,准备了这么久,现在说不选就不选了?老爷,您就没再劝劝皇上?”
“我如何没劝?”秦丞相无奈地摇摇头,“可皇上心意已决,他担心选秀会被有心之人利用,扰乱后宫,影响朝堂安稳。我能说什么?只能遵旨。”
秦夫人急得直跺脚,“那咱们女儿怎么办?年纪一天天大了,错过了这次机会,往后可怎么办?这要是传出去,旁人还不得笑话咱们家!”
“你先别急。”秦丞相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皇上只是说暂且搁置,等局势平稳了再商议。咱们再等等,总会有机会的。”
“再等?要等到什么时候?”秦夫人眼眶泛红,“这一等,说不定就错过了女儿的大好年华。老爷,您可得再想想办法,不能就这么算了。”
秦丞相沉默不语,他何尝不明白夫人的担忧,可如今皇上态度坚决,他也实在是无计可施。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夫人,此事急不得。咱们先安抚好女儿,别让她胡思乱想。我再找机会在朝堂上探探口风,看看能不能寻到转机。”
秦夫人虽满心不甘,却也知道眼下只能如此,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老爷,您可一定要多上上心啊。”
刚下早朝,皇帝一身明黄龙袍,神色带着几分倦怠,却仍步履匆匆前往太后宫中。踏入宫门,便见太后端坐在主位,面容慈祥,正等着他。
“儿臣给母后请安。”皇帝恭敬行礼。
“快起来,皇帝,一早上忙朝政,饿坏了吧,哀家让御膳房准备了你爱吃的菜。”太后微笑着,眼神满是关切。
皇帝起身,坐到太后身旁,侍膳太监们鱼贯而入,一道道精致菜肴摆上桌。用餐间,太后放下碗筷,神色认真起来:“皇帝,哀家问你,怀阳长公主如今十四岁了,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你心中可有合适的驸马人选?”
皇帝微微点头,“母后所虑极是,只是这驸马人选,事关公主终身幸福,又关联朝堂,儿臣着实还在考量。”
太后接着说:“公主金枝玉叶,驸马不仅要人品贵重、才华出众,家世背景也得好好权衡。还有皇长子,他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皇子公主的婚姻,可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朝堂后宫,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在里头。”
皇帝眉头微皱,想起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心中一阵烦闷,但仍耐心回应:“儿臣明白,皇家婚姻,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如今朝中局势微妙,儿臣生怕一个不慎,给朝堂和后宫带来动荡。”
太后轻叹一声,“哀家知道你为难,可也不能因噎废食。就说当年你父皇给你安排婚事,为的就是稳固朝堂,虽说这皇家历代免不了内斗,但只要皇子公主的婚事处理得当,总归能起到些制衡作用。”
皇帝沉思片刻,“儿臣定当谨慎斟酌,还需与朝中大臣商议,多听听各方意见,力求为公主和皇长子寻得良配,保朝堂后宫安稳。”
太后欣慰地点点头,“如此便好,哀家也不多过问,你是皇帝,心中自有乾坤,只是这儿女之事,也莫要太过疏忽。”
皇帝放下茶盏,神色凝重,目光中满是对皇室未来的忧虑与期许:“母后,儿臣深知您的苦心,也明白皇家子嗣的事干系重大。儿臣绝不会重蹈先皇的覆辙,让诸位皇子和诸侯王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
他微微停顿,眼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皇长子、四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都是儿臣的心头肉,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儿臣满心欢喜。儿臣不奢望他们能亲密无间,和睦相处,只盼他们莫要手足相残。”
皇帝站起身来,负手踱步,望向窗外广阔的宫苑,语气坚定:“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在这暗潮涌动的后宫,兄弟齐心尤为重要。当面对外敌,面对江山社稷的危机时,他们能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共保我朝安稳。”
回转身,皇帝重新落座,继续道:“儿臣在位之时,定当殚精竭虑,保这天下海晏河清,为未来的新皇铺就一条康庄大道,留下一个锦绣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皇室血脉绵延,不再陷入血腥的争斗之中。”
太后听着,眼中泛起泪光,抬手轻轻擦拭:“皇帝,你能有此觉悟,哀家甚是欣慰。这江山社稷,这皇家子嗣,就全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