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国危思良将,世乱念忠臣(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将军掉马后,小公主变攻了》最新章节。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适才见殿下与将军说悄悄话,本侯唯恐搅扰二位雅兴。”
“那你还听?!”
小丫头叉着腰,气哼哼地不饶人。
苏唳雪笑了一下,见礼:“多谢君侯馈赠。”
小公主一听,扭头笑嘻嘻地把那套首饰圈在怀里,像只护食的小动物似的:“说好啦,给了我,可就别想要回去!你娶老婆也不行!”
“是是是,不反悔。”
和气的光头笑道。
看着小丫头,吃斋念佛的人有时候忍不住想,娶这么个媳妇儿也挺好的。娇滴滴的小美人儿软乎乎地依偎在怀里,一颦一笑,明媚多情,瞧得人心里头热乎乎的,苦日子也能变甜。
“敢问苏将军,对收复选侯城可有什么想法吗?”
他又瞥见桌上的地图,问道。
黑衣黑甲的人睨着北边一处标记,冷冷地道:“赵禄山久据燕、赵之地,跋扈无耻,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他不足惧。但金吾卫里生手太多,却月城更是久未练兵,当务之急,还是要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实力。”
能力高的人看能力低的人,一眼就透。
三年后,史册上的记录完全印证了苏唳雪的判断——
幽州府志载,窃国赵贼,为人傲慢,首鼠两端。平帝三十七年,为将时煽动幽州军哗变,越三载而为定北军镇压。然其改过极彻,尝对幼帝哭诉:“禄山蕃人,犹狗也,唯能识主。虽被棒打,终不忍离。”
另,赵家家风固劣,其义父赵太师,为选侯城门阀,阴鸷酷烈,其子赵彬,为家门衙内,纨绔尤甚。
一哭二闹三上吊,毫无底线不要脸,不是伪君子就是真小人。子承父德,孙继祖操,这匪事都快被他父子仨人给经营成祖业了。
然而,遗憾的是,年幼的小帝还就吃他这一套,闻言优容,去其军权,封为门下掾,又五年进为功曹,终至禁军统领之职。
这也直接导致了苏唳雪被革职和大熠的第二次危机。
但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两城定立洞庭之盟,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修水利,重农商,明国法,强王权,整军备,习礼乐。对大湖周边的各个城邦大致分了个强弱,对弱的就采取拉拢、分化、威吓、兼并的手段,强的就直接打……
不出半年,白兔城和却月城成了雄踞江东的一方势力。
“将军,我们现在有八百里地盘了!王先生拟了张规划图,打算建船舶司,布政司,长史司,按察司,大理寺,巡抚署,还有演武厅,另外,皇甫君侯还提议修一座望江楼和寺庙。”
一日,南宫离将正在盯操练的墨色的人拽到议事厅,兴冲冲地问,欢喜模样就像刚置办了漂漂亮亮的大房子的新婚妻子,急着向心爱的丈夫炫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愿景。
苏唳雪应了一声,接过她手中画纸快速浏览了一遍,忍不住朗声夸赞:“王先生之大材,我自愧不如。”
短短半年,毫无经验的监国公主、年轻的大理寺丞和佛系的君侯能把这么一大摊子事糊弄个大概齐,那就算烧高香了。
还能搞出这么大动静,多亏了一个人——幽州府贤达王弼。
王家书生是个难得的饱学之士,在前朝也曾官至御史,后遭赵家父子迫害,年纪轻轻便辞官回乡,后幽州军叛乱,他不屑与蛇鼠为伍,毅然离乡,几经辗转来到白兔城。
南宫离多次请其出山,想拜为两城卿相,也就是相当于赵太师的职位。
这对一个读书入仕之人是极高的认可。哪知,国士伤透了心,对官场失望透顶,不愿再入樊笼。
更何况,他早有耳闻,大熠公主情胜于理,把心上人看得比国法还重,当初在选侯城,一步流程不走,发了一通脾气就直接从死牢里把人给领了出来,大理寺和刑狱署上上下下几百号人没敢说一个不字。
自打入城以来各项决策,但凡将军所求,从无二话。
如此君不君臣不臣的做派,叫守礼重矩的大学士连连摇头,只怕将来文臣武将一言不合,他就又沦落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悲惨境地。
一个坑跳两回,傻吗?!
苏唳雪得知后,亲自前去拜谒,从怀里掏出一枚印章,交给他。
这动作极简单,却把读书人吓坏了:“将军,这可是您的私印?!”
苏唳雪点点头:“先生,殿下跟我说,若您肯出山,她便通令全城,一应军备城务、人马钱粮,尽归您做主调配——她信任您,我也是。这枚印交给您,往后但有所用,在下听凭差遣。”
印者,信也,是为将为帅的风度。
就是这样的胆魄,这样的心胸,这样气吞山河的英雄气,定住了浩浩军心这么多年。
王弼注视着眼前略显单薄的年轻人,忽然明白了为何白兔城区区一座废城,能在短短半年内有如此气象。
大学士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酸腐儒生。当时,城池荒芜,百废待兴,一片萧条,人心惶惶。他首先啥也没管,先把粮仓清点出来,列了个清单,让南宫离在全城实行配给制。接着,又用短短一下午时间,将下个月各部门事务的总领大纲拟了出来,条目周详,新陈搭配,时间、地点、人手安排、目标计划都有可行方案,陈表清晰,赏心悦目,那叫一个漂亮。所有人眼前一亮,一扫阴霾。
这半年,他管城务、管钱粮、管百姓安居乐业,管着两城老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两城结盟后,还琢磨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治理之策——
于闹市中搭棚设点,坐镇之人不是南宫离就是皇甫毅,一坐就是一整天,天天如此。一城之内,无论文武官员、贩夫走卒、高门士族,任何人都可上前攀谈,清论军政市井、公私贤愚、大小事务,以供记录,一时传为佳话。
“一张草图而已,将军谬赞。”
王弼向苏唳雪作揖见礼,“如今,百业蒸蒸日上,国库丰盈,百姓比先帝在位时更信任朝廷,可见殿下深得民心。”
南宫离微微一笑,摇头:“这是先生的民心,我只是遵循。”
王弼望了望那墨色的人,却道:“若真论到根儿上,这是将军的民心。”
自古都道,生不入公门,死不下地狱。以往拜相之人,无论做好做坏,哪个不是被老百姓从里到外地诟病?更何况,他是幽州人,身份更不受待见,大家更不接受。
可将军却把私印给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