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说反殷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公豹存心至不良,纣王两子丧沙场;当初致使殷洪反,今日仍教太岁亡。长舌惹非成个事,巧言招祸去何忙;雌然天意应如此,何必区区话短长。”

话说羽翼仙在地上痛苦地打滚,嘴里大喊:“疼死我了!” 这时,那位道人缓缓起身,走到羽翼仙面前,问道:“你刚才去吃斋,怎么会变成这样?” 大鹏回答说:“我吃了些面做的点心,肚子就疼起来了。” 道人说:“吃不下就吐出来吧。” 大鹏当真开始呕吐,只见吐出来的东西,一个个有鸡蛋大小,白光闪闪,连绵不断,就像一条银索,将大鹏的心肝紧紧锁住。大鹏感觉十分异样,想要扯断,却扯得心疼不已。它心中大为惊骇,知道情况不妙,刚想转身逃走,只见道人突然变了脸色,大喝一声:“你这孽障!你认得我吗?” 原来,这位道人正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燃灯道人骂道:“你这业障!姜子牙奉玉虚宫符命,扶助圣王,平定祸乱,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吊民伐罪。你为何起了狠心,连我也要吃?还助恶为虐。” 随即命令黄巾力士:“把这孽障吊在大松树上,等姜子牙伐纣成功后,再放它不迟。” 大鹏连忙哀求道:“老师大发慈悲,饶恕弟子吧。弟子一向愚昧,被旁人唆使,从今往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敢对西岐有非分之想。” 燃灯道人说:“你在天皇时期就已得道,怎么连大运都不知道,真假也分不清,还听信旁人的话?实在可恨,绝难饶恕。” 大鹏再三苦苦哀求:“可怜我修炼千年,还望老师怜悯。” 燃灯道人说:“你若肯改邪归正,必须拜我为师,我才放你。” 大鹏连忙满口答应:“愿拜老爷为师,修行正果。” 燃灯道人说:“既然如此,我便放你。” 他抬手一指,那一百零八个念珠,又从大鹏腹中吐了出来。从此,大鹏便跟随燃灯道人,前往灵鹫山修行,暂且不表。

话分两头,且说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因为犯了杀戒,一直在洞中静心打坐,调养身心,不理会外界事务。忽然,白鹤童子奉玉虚宫符命前来传讯,说:“姜子牙不久后就要登台拜将,命众门人前往西岐山,为他东征饯行。” 广成子谢过恩,打发白鹤童子回玉虚宫去了。道人偶然想起殷郊,心想如今姜子牙即将东征,正好打发殷郊下山,辅佐姜子牙东进五关。这样一来,殷郊既能回到自己的故土,又能捉拿妲己,报杀母之深仇。广成子忙问:“殷郊在哪里?” 殷郊正在洞后,听到师父呼唤,急忙来到前面,向师父行礼。广成子说:“如今武王即将东征,天下诸侯将在孟津会师,共同讨伐无道的纣王。这正是你报仇雪恨的好时机。我现在让你前去相助周军,担任前队先锋,你可愿意?” 殷郊听了,对师父说:“弟子虽然是纣王之子,但与妲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父王听信奸言,杀害了母亲,我母死得无辜,此恨我一直铭记在心,从未忘记。今日老师大发慈悲,让弟子下山,弟子怎敢不去,以图报效。若不去,真是枉活在天地之间。” 广成子说:“你先去桃源洞外的狮子崖前,寻找兵器,我再传授你一些道术,你便可下山。” 殷郊听了,急忙出洞,前往狮子崖寻找兵器。

只见白石桥那边,有一个山洞,这山洞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西江月》为证:门依双挢,日月照耀,一望山川珠渊;赤井暖含烟,更有许多堪羡。叠叠朱楼画阁,凝凝赤壁青田;三春柳九秋莲,别有洞天罕见。

话说殷郊看到石桥南边,有一座洞府,门上兽环装饰,如同王公贵族的宅邸。殷郊心想:我从未到过此处,过去看看便知究竟。他来到洞前,那两扇门不推自开,只见里面有一张石几,几上热气腾腾,放着六七枚豆子。殷郊拿起一枚吃了,只觉甘甜香美,绝非寻常之物,心想:“这豆子如此美味,不如全吃了。” 刚吃完,忽然想起自己是来寻找兵器的,怎能在此闲玩。他急忙出洞,过了石桥,回头一看,那洞府早已不见踪影。殷郊心中疑惑,突然觉得浑身骨头作响,左边肩头上,竟然冒出一只手来。殷郊大惊失色,慌了神。紧接着,右边也长出一只手,不一会儿,他竟然长出了三头六臂。殷郊被吓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时,白云童子前来喊道:“师兄,师父有请!” 殷郊这才稍稍回过神来,此时的他,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长着獠牙,还多了一只眼睛。他晃晃荡荡地来到洞前。广成子见了,拍手笑道:“奇哉!奇哉!仁君有德,天生异人。” 他让殷郊进入桃源洞,传授给他方天画戟,并说:“你先下山,前往西岐,我随后就来。” 道人又取出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交给殷郊。殷郊立刻拜别师父,准备下山。广成子说:“徒弟,你且站住,我有一事要叮嘱你。我将这些宝物都交给你,你一定要顺天应人,东进五关,辅佐周武王兴起义师,吊民伐罪。切不可改变念头,心生疑虑,否则触犯天谴,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殷郊说:“老师,您这话就见外了。周武王明德圣君,我父荒淫昏虐,我怎会认错,辜负老师的教诲呢?弟子若违背今日所言,愿受犁锄之厄。” 广成子听了,十分高兴。殷郊拜别师尊,踏上了下山之路。正是:殿下实心扶圣主,只恐旁人生祸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说殷郊离开九仙山,施展土遁之术,往西岐方向赶来。正走着,忽然那遁光飘飘悠悠,落在一座高山之上。这山是何等模样呢?有赞为证:冲天占地,转日生云;冲天处尖峰高高,占地处远脉迢迢。转日的那岭头松郁郁,生云的乃崖下石磷磷;松郁四时八节常青,石磷磷万年千载不改。杯中每听夜啼,- 内常见妖蟒过;山禽声咽咽,走兽吼呼呼。山鹿成双作对纷纷走,山鸦山雀打阵攒簇密密飞;山草山花看不尽,山桃山果应时新。雌然崎岖不堪行,却是神仙来往处。

话说殷郊正在观看山岭险峻之处,只听林下传来一声锣响,只见一人面如蓝靛,发如朱砂,骑着红砂马,身着金甲红袍,长着三只眼睛,手持两根狼牙棒。那匹马飞奔上山,看到殷郊也是三头六臂、三只眼睛,便大声喝道:“你这长着三头的是什么人,竟敢在我山前窥探?” 殷郊回答说:“我不是别人,乃是纣王太子殷郊。” 那人急忙下马,拜倒在地,口称:“千岁!为何从这白龙山上经过?” 殷郊说:“我奉师父之命,往西岐去见姜子牙。”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人头戴扇云盔,身穿淡黄袍,手持点铁枪,骑着白龙马,面如傅粉,留着三绺长髯,也奔上山来,大声问道:“这是什么人?” 蓝脸的人说:“快来拜见殷千岁!” 那人也是三只眼睛,他滚鞍下马,拜伏在地。二人齐声说:“请千岁上山,到寨中一叙。” 三人步行来到山寨,走进中堂。二人将殷郊扶到正座上,纳头便拜。殷郊连忙扶起他们,问道:“二位高姓大名?” 那蓝脸的回答说:“末将姓温名良,那白脸的姓马名善。” 殷郊说:“我看二位一表非凡,都有英雄之志,为何不与我一同往西岐立功,助武王伐纣呢?” 二人说:“千岁为何反而帮助周军灭纣?愿闻其详。” 殷郊说:“商朝气数已尽,周朝王气正盛。况且我父犯下十大罪状,天下人共愤。如今诸侯顺应天命,以有道讨伐无道,以无德让有德,这是天理常理,天下又岂是我家的世袭之业呢?” 温良、马善说:“千岁所言极是。” 温良与马善摆上酒席,为殷郊接风。殷郊一面吩咐喽啰,将山寨改为周兵旗号,放火烧了寨栅,随即起兵。殷郊三人一同上马,离开白龙山,沿着大路进发,径直朝着西岐而去。正是:殷郊有意归周主,只恐中途不肯从。

殷郊正率领着队伍前行,忽然有喽啰匆匆来报:“启禀殿下,有一位道人骑着老虎前来,说要拜见殿下。” 殷郊听闻,赶忙吩咐左右的旗门官:“先让队伍在此安营扎寨,有请道人前来相见。”

那道人下了虎,走进营帐。殷郊急忙迎上前,躬身行礼,恭敬地问道:“老师是从何处而来?” 道人回答道:“我乃昆仑门下申公豹。殿下这是要前往何处?” 殷郊说:“我奉师父之命,往西岐投奔姬周。姜师叔不久后就要登台拜将,我前去助力,一同讨伐纣王。”

申公豹听后,笑着问道:“我且问你,纣王与你是什么关系?” 殷郊答道:“他是我的父王。” 申公豹说道:“这就对了,这世间哪有儿子帮助外人,攻打自己父亲的道理?这可是违背人伦、大逆不道的说法。你父子二人将来都要回归沧海,你本是东宫太子,理应继承商朝的大统,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承接帝王之业。怎么能帮助他人灭掉自己的社稷,毁掉自家的宗庙呢?这可是从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的事。而且等你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成汤诸王的在天之灵?我看你身怀奇宝,足以安定天下;你这形象,也能主宰乾坤。你应当听从我的话,保住自己的天下,去诛杀无道的周武,这才是长远之计。”

殷郊回应道:“老师您的话虽然有道理,无奈天数已经注定。我父无道,理当将天下让给有德之人。况且姜子牙有将相之才,他的仁德遍布天下,诸侯无不响应。老师也曾吩咐我下山,去协助姜师叔东进五关,我怎敢违背师命,此事实在难以从命。”

申公豹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事说不动他。也罢,我再试探他一番,看看他到底如何反应。” 于是申公豹又说道:“殷殿下,你说姜尚仁德,那他的仁德体现在何处呢?” 殷郊说:“子牙为人公平正直,礼贤下士,仁义慈祥,是个有良心的君子,道德高尚的大丈夫,天下人都对他心悦诚服,怎能小看他呢?”

申公豹说:“殿下有所不知,我听闻真正有仁德的人,不会破坏人的伦常,不会伤害人的天性,不会妄杀无辜,不会自夸功劳。殿下的父亲,固然得罪了天下人,可与你为敌的人是他。但殿下的胞弟殷洪,听说他也下山去帮助周军了,没想到他为了邀功,竟然用太极图将殿下的亲弟弟化为飞灰。这是有德之人会做的事,还是无德之人做的事呢?如今殿下不顾手足之情,去侍奉仇敌,我实在不赞同殿下的做法。”

殷郊听了,大为震惊,问道:“老师,您这话是真的吗?” 申公豹说:“天下人都知道,我怎会说谎?实话告诉你,如今张山正率领人马驻扎在西岐。你去问问他,如果殷洪没有遭遇此事,你再进西岐不迟。要是真有此事,你就应当为弟弟报仇。我再为你请一位高人来,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申公豹跨上老虎离去。

殷郊心中十分疑惑,只得催动人马,继续往西岐进发。一路上,他反复思量,自己的弟弟与天下人并无仇怨,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处置呢?一定不会有这种事。但要是姜子牙真的对自己的弟弟下此毒手,那他与姜尚誓不两立,必定要为弟弟报仇,再做其他打算。

人马在路上行进了多日,终于来到西岐。果然,看到一支打着商汤旗号的人马在此驻扎。殷郊命令温良前去军营询问,确认是否是张山的队伍。

话说张山自从羽翼仙当晚离开后,过了两日仍不见回来,派人四处打听,也没有得到确切消息,正为此事烦闷不已。这时,军政官前来禀报:“营外有一位大将,口称请元帅迎接千岁大驾,不知是何缘故,请元帅定夺。” 张山听了,心中疑惑不解,心想殿下早已失踪,这里怎么会有殿下呢?他赶忙传令请对方进来。

军政官出营对来将说道:“元帅有请将军相见。” 温良走进军营,见到张山后躬身行礼。张山问道:“将军从何处而来,有什么事要见我?” 温良回答道:“我奉殷郊千岁的命令,前来与前军相见。” 张山对李锦说:“殿下早已失踪,怎么这里会出现殿下呢?” 李锦在一旁说:“说不定是真的,元帅不妨前去相见,看看真假,再做打算。”

张山听从了李锦的建议,与他一同来到军前。温良先进营回话,对殷郊说:“千岁,张山到了。” 殷郊说:“让他进来。”

张山走进营帐,看到殷郊三头六臂,相貌凶恶,左右侍立着温良、马善,他们也都长着三只眼睛。张山问道:“启禀殿下,您是商朝哪一支宗派的?” 殷郊说:“我乃当今长殿下殷郊。” 接着,他把之前的事情详细诉说了一番。

张山听后,十分高兴,连忙行礼,口称:“千岁!” 殷郊问道:“你可知道二殿下殷洪的事情?” 张山回答道:“二千岁在讨伐西岐时,被姜尚用太极图化作飞灰,已经过去好多天了。”

殷郊听了,大叫一声,当场昏倒在地。众人赶忙将他扶起,殷郊放声大哭道:“我的兄弟竟然死在恶人之手。” 他猛地站起身来,将一支令箭折为两段,说道:“若不杀了姜尚,我就如同这令箭一般。”

第二天,殷郊亲自出马,指名道姓要姜尚出来答话。报马飞快跑进城中,来到相府禀报:“城外有殷郊殿下,请丞相出去答话。”

子牙传令,让军士们排列好队伍出城。炮声轰鸣,西岐城门打开,一队队英雄如同猛虎下山,一匹匹战马好似流星飞驰。左右两侧站着各洞的门人。

子牙看到对面军营门口,有一人三头六臂,青面獠牙,左右两位将领,正是温良、马善,各自手持兵器。哪吒见状,暗自好笑,心想这三人九只眼睛,倒像是多了半个怪人。

殷郊骑马来到军前,大声喊道:“叫姜尚出来见我!” 子牙向前问道:“来者何人?” 殷郊大喝一声:“我乃长殿下殷郊。你将我的弟弟殷洪,用太极图化作飞灰,这笔仇恨我怎能轻易罢休?”

子牙并不知晓其中缘由,随口应道:“那是他自己找死,与我有什么关系?” 殷郊听了,大叫一声,几乎气得昏死过去,大怒道:“好你个匹夫!还敢说与你无关?” 说着,他纵马挥戟,朝着子牙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