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那些旁门左道的妖魔行事更加诡异,各种鬼魅魍魉的传说从古至今流传。他们伤人不用飞神剑,索魂也无需夺命刀。无数英雄豪杰都在他们手中丧命,任凭多么英勇的人物,最终也只能命丧黄泉。谁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天意注定,一缕游魂在生死之间徘徊,却又难以断绝。
话说秦天君向闻太师讲解天绝阵,他说:“此阵是我师父依照先天之数推演而来,吸纳了先天清气,内藏混沌之机。阵中有三首幡,按照天地人三寸而立,合为一气。若有人进入此阵,到了雷鸣之处,便会化作灰尘;就算是修仙之人,遇到此地,肢体也会被震得粉碎,所以此阵名为天绝阵,寓意天地人三才俱灭。” 有诗为证:
天地三寸颠倒推,玄中玄妙更难猜;
神仙若遇天绝阵,顷刻肢体化成灰。
闻太师听完,又问:“地烈阵又是怎样的呢?” 赵天君回答:“我的地烈阵,同样按照地道之数排列。阵中蕴含着凝重厚实的力量,外表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变化多端。阵内藏有一首红幡,一旦幡动,便会有烈火燃起。凡人或是仙人进入此阵,绝无生还的可能,即便精通五行妙术,也难以逃脱此劫。” 有诗为证:
地烈阵成分浊厚,上雷下火太无情;
就是五行乾健体,难逃骨化与形倾。
闻太师接着问:“风吼阵有什么奇妙之处?” 董天君说:“我的风吼阵暗藏玄妙,依据地水火风之数布置。阵内有风火,这风火乃是先天之气与三昧真火所化,还有百万兵刃从中而出。若有神仙进入此阵,风火交加,万刃齐发,四肢瞬间就会被绞成粉末。哪怕他拥有倒海移山的神奇法术,也难免身体化为脓血。” 有诗为证:
风吼阵中兵刃窝,暗藏奇玄妙若天;
伤人不怕神仙体,消尽浑身血肉多。
闻太师又问:“寒冰阵内有什么妙用?” 袁天君说:“此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名为寒水,实则是一座刀山。阵内藏有玄机,有风雷响动,上方有如同狼牙般尖锐的冰山,下方有好似刀剑的冰块。若神仙进入此阵,风雷乍起之时,上下夹击,四肢立刻会被砸成粉末,纵使身怀奇术,也难以避免此难。” 有诗为证:
玄功练就号寒冰,一座刀山上下凝;
若是神仙逢此阵,连皮带骨尽无凭。
闻太师再问:“金光阵的妙处在哪里?” 金光圣母说:“我的金光阵内,吸纳了日月之精华,蕴藏着天地之气。阵中有二十一面宝镜,分别安置在二十一根高杆之上,每一面镜子都配有一套机关。若人或仙人进入阵中,拉动机关,雷声震动镜子,只需转动一两下,金光便会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将其化为浓血。即便能够飞腾,也难以越过此阵。” 有诗为证:
宝镜非铜又非金,不向炉中火内寻;
纵有天仙逢此阵,须臾形化更难禁。
闻太师继续问:“化血阵该如何使用?” 孙天君说:“我的化血阵运用先天灵气,阵内有风雷,还藏有数斗黑沙。只要神仙进入阵中,雷响之时,风卷黑沙,稍有触及,立刻会化为血水。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抵挡此阵的厉害。” 有诗为证:
黄风卷起黑沙飞,天地无光动杀灭;
任你仙人闻此气,涓涓滴溅湿征衣。
闻太师又问:“烈焰阵又是怎样的呢?” 白天君说:“我的烈焰阵妙用无穷,非同一般。阵内藏有三种火,分别是三昧火、空中火、石中火,三种火合为一气。阵中有三首红幡,若神仙进入此阵,红幡一展动,三种火齐飞,瞬间就能将其化为灰烬。即便有避火真言,也难以躲避三昧真火。” 有诗为证:
燧人方有空中火,炼养丹砂炉内藏;
坐守离宫为首领,红幡招动化空亡。
闻太师问道:“落魂阵有什么奇妙之处?” 姚天君说:“我的落魂阵可不简单,它关闭生门,开启死户,中藏天地间的厉气,凝聚而成。阵内有一张白纸幡,上面画有符印。若神仙进入阵内,白纸幡一展动,魂魄便会消散,顷刻之间就会消亡。不论神仙法力多高,只要进入此阵,都会随之毁灭。” 有诗为证:
白纸摇时黑气生,炼成妙术透虚盈;
从来不信神仙体,入阵魂消魄自倾。
闻太师又问:“什么是红水阵,其中有什么妙用?” 王天君说:“我的红水阵内,吸纳了壬癸之精,蕴藏着太乙之妙,变幻莫测。阵中有一座八卦台,台上有一两个葫芦。不管是人还是仙人进入阵中,将葫芦往下一扔,就会倾出红水,汪洋无际。只要红水溅出一点,黏在身上,顷刻之间就会化为血水。即便身为神仙,也无计可施,难以逃脱。” 有诗为证:
炉内阴阳真奥妙,炼成壬癸里边藏;
饶君就是金刚体,遇水黏身顷刻亡。
闻太师接着问:“红沙阵,想必更加奇妙,还请详细指教,让我一解心中疑惑。” 张天君说:“我的红沙阵,确实奇妙,布阵之法更为精妙。阵内按照天地人三寸布置,分为三气,内藏红沙三斗。这看似普通的红沙,一旦沾身,就如利刃一般。此阵让人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若人或仙人冲入此阵,风雷涌动之时,飞沙伤人,立刻会将其骸骨化为齑粉。就算是神仙佛祖,遭遇到此阵,也再难逃脱。” 有诗为证:
红沙一撮道无穷,八卦炉中玄妙功;
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闻太师听完,不禁大喜,说道:“如今有各位道友相助,西岐指日可破。就算西岐有百万甲兵、千员猛将,也无能为力了。这真是社稷之福啊!” 这时,姚天君说道:“列位道兄!依我看,西岐城不过是弹丸之地,姜子牙也只是个道行浅薄之人,怎能经得起十绝阵的威力?只需小弟略施小术,就能让姜子牙丧命。军中没了主帅,西岐自然会瓦解。常言说:‘蛇无头不行,军无主自乱。’又何必大动干戈,与他们一较高下呢?”
闻太师问道:“道兄若有奇功妙术,能让姜尚自行死去,又不用动刀动枪,不致使军士生灵涂炭,那可真是万千之幸。请问该如何施法?” 姚天君说:“无需大动干戈,二十一日后,姜子牙自然命丧黄泉。就算子牙是脱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难以逃脱。” 闻太师大喜,又询问详细方法。姚天君凑近太师耳边,低声说:“只需如此这般,姜子牙必然命绝,也无需各位道兄费心。”
闻太师喜不自禁,对众道友说:“今日姚兄施展大法力,为我闻仲除掉姜尚。姜尚一死,西岐诸将自然瓦解,破城轻而易举。这真可谓是在酒席之间就能克敌制胜,谈笑之间就能拿下西岐。大概是当今皇上洪福齐天,才感动各位道兄前来相助。” 众人说:“此功就让姚贤弟去做,都是为了闻兄,不必分什么劳逸。”
姚天君谦让一番后,便进入落魂阵内,垒起一座土台,设置了一个香案。台上扎了一个草人,草人身上写着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着三盏灯,脚下点着七盏灯,上面三盏名为催魂灯,下面七盏名为捉魂灯。姚天君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踏着罡步,念着咒语,在台前发符用印,每天在空中拜三次。就这样连拜了三四天,姜子牙便被拜得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暂且不说姚天君施展法术,且说姜子牙坐在相府,与诸将商议破阵之策。他默默不语,毫无办法。杨戬在一旁,见姜丞相时而惊慌,时而怪异,无计可施,容貌也比之前大不相同,心中便起了疑惑。心想:丞相出身于玉虚门下,如今身负重任。况且上天已有预兆,西岐顺应天命而兴,难道会这般不堪?难道就真的无计可破这十绝阵,以至于如此失常?杨戬实在难以理解,心中十分忧虑。
又过了七八日,姚天君在阵中,已经把姜子牙的一魂二魄拜走了。姜子牙在相府,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十分难受。整日不理军情,精神萎靡,常常嗜睡。众将和门徒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有的怀疑是因为无计破阵而心烦意乱,有的怀疑是在深思静虑,调养身心。暂且不说相府众人猜疑纷纷,又过了十四五日,姚天君又把姜子牙的一魂二魄拜走了。姜子牙在府中,时常沉睡,鼾声如雷。
且说哪吒、杨戬与众弟子商议道:“如今敌军兵临城下,阵势已经摆了多时,师叔却全不把军情当回事,只是一味沉睡,这其中必定有缘故。” 杨戬说:“依我看,丞相如此失常,连日来如同在醉梦之中,这不像他以往的行事风格,似乎有人在暗中算计他。不然,丞相在昆仑学道,熟知五行之术,善于洞察阴阳祸福的玄机,怎会如此昏迷不醒,对大事置之不理?其中必定有蹊跷。” 众人都说:“肯定有原因。我们一同进入内室,请师叔上殿,商议破敌之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人来到内室前,问内侍等人:“丞相在哪里?” 左右侍儿回答:“丞相正在熟睡,还未醒来。” 众人让侍儿请丞相到殿上议事。侍儿赶忙进入内室,姜子牙走出内室门外。武吉上前说道:“老师每日安睡,不顾军国大事,这关系重大,将士们都忧心忡忡。恳请老师,速速料理军情,以保周土平安。” 姜子牙只得勉强出来,登上大殿。众将上殿,开始议论军情等事。姜子牙却只是不言不语,如痴如醉。忽然,一阵风刮过。哪吒无奈之下,想试试姜子牙的阴阳术数是否还灵验。哪吒说:“师叔在上,此风甚是凶恶,不知主何吉凶?” 姜子牙掐指一算,回答道:“今日正该刮风,并无其他事情。” 众人不敢反驳。看官,此时姜子牙的魂魄已被姚天君拜走,心中糊涂,阴阳错乱,所以才说该刮风,哪里还能知晓祸福?当日众人无可奈何,只得各自散去。
闲话少叙,不知不觉又过了二十日。姚天君已经把姜子牙的二魂六魄都拜走了,只剩下一魂一魄。就在这一天,最后一魂一魄也被拜出了泥丸宫。姜子牙死在了相府,众弟子和门下诸将官,迎接武王来到相府。众人都环绕在姜子牙身旁哭泣。武王也哭着说:“相父为国操劳,还未曾享受安康,如今却突然如此,我于心何忍?实在是痛心啊!” 众将听了武王的话,悲痛万分。杨戬含着泪,伸手在姜子牙身上摸了摸,发现他心头还有热气,赶忙启奏武王说:“不要慌,丞相胸前还有热气,想必不会就这么死去。暂且将他停放在卧榻上。” 暂且不说众将在相府中慌乱不已,单说姜子牙的一魂一魄,飘飘荡荡,昏昏暗暗,竟然朝着封神台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子牙的魂魄飘飘悠悠朝着封神台飞去,恰好清福神柏鉴在封神台迎接。柏鉴知晓天意,见姜子牙的魂魄前来,赶忙轻轻将其推出封神台。姜子牙本就根基深厚,一心牵挂着昆仑,魂魄离开封神台后,便随风飘荡,如柳絮般轻盈,径直朝着昆仑山飞去。
此时,南极仙翁正在昆仑山下游逛,采摘灵芝草药。他猛然看见姜子牙的魂魄飘飘渺渺而来,仔细一瞧,才认出是姜子牙的魂魄。南极仙翁大惊失色,说道:“姜子牙怕是已经没救了!” 他急忙赶上前,一把抓住姜子牙的魂魄,装进葫芦里,塞住葫芦口,便径直前往玉虚宫,准备向掌教老师禀报此事。
刚走进玉虚宫宫门,后面就有人喊道:“南极仙翁,别走!” 仙翁回头一看,原来是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仙翁问道:“道友从哪里来?” 赤精子回答:“平日里闲居无事,特意来找你,一起去海岛游玩,拜访仙境中的高明隐士,看看他们下棋消遣,你觉得如何?” 仙翁说:“今日我可没空。” 赤精子说:“如今已经停止讲道,我们正有闲暇时间。等他日开讲,你我可就都忙起来了。你今日反倒说没空,这不是骗我嘛。” 仙翁说:“我真有要紧事,没法陪你,这难道不算没空吗?” 赤精子说:“我知道你在忙什么,不就是姜子牙魂魄无法归窍的事嘛,没别的。” 仙翁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赤精子说:“刚才那话,只是跟你开玩笑。我其实是为姜子牙的魂魄赶来的。我先到西岐山封神台上,清福神柏鉴跟我说:‘姜子牙的魂魄刚到这里,被我推走了,现在应该去昆仑山了。’所以我特地赶来,刚巧看到你进宫,就故意问问你。现在姜子牙的魂魄到底在哪里?” 仙翁说:“刚才我在崖前闲逛,只见姜子牙的魂魄飘荡而来。我仔细一看,才认出来,就把它装在葫芦里了,正打算禀报老师,没想到你来了。” 赤精子说:“多大点事啊,还惊动教主。你把葫芦给我,我去救姜子牙。” 南极仙翁便把葫芦交给了赤精子。
赤精子心急如焚,施展土遁之术,离开了昆仑山。眨眼间,他就来到了西岐,在相府前落下。杨戬连忙上前迎接,拜倒在地,说道:“师伯!您今日大驾光临,想必是为了师叔的事而来吧?” 赤精子回答:“没错。快进去通报一声。” 杨戬赶忙进入府内,向武王禀报。武王亲自出门迎接。
赤精子来到银安殿,对着武王行了个稽首礼。武王以对待师长的礼节相待,将他请至上座。赤精子说:“贫道此番前来,专为救姜子牙。如今姜子牙死在何处?” 武王带着众将士,引领赤精子走进内室。赤精子看到姜子牙闭着眼睛,默默无言,脸朝外面躺着。赤精子说:“贤王不必悲伤啼哭,也无需惊慌。只要让他的魂魄归体,自然就没事了。” 赤精子和武王又回到殿上,武王问道:“相父若能得救,道长要用什么药来医治呢?” 赤精子说:“无需用药,我自有妙法。” 杨戬在一旁问道:“什么时候能救得师叔?” 赤精子说:“只需等到三更时分,姜子牙自然就能回生。” 众人听了,都十分欢喜。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到了三更。杨戬前来请赤精子。赤精子整理好衣袍,起身出城。只见十阵之中,黑风遮天蔽日,阴云密布,悲风飒飒作响,冷雾飘飘弥漫。其间还夹杂着无数鬼哭神嚎之声,绵延不绝。赤精子见此阵如此险恶,便用手一指,脚下顿时出现两朵白莲花,作为护身的根本。他脚踏莲花,缓缓升上空中,尽显仙家的奇妙法术。这场景如何呢?有诗为证:
道人足下白莲生,顶上祥光五色呈;
只为神仙犯杀戒,落魂阵内去留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