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费尤(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费仲让太颠取出书信,拆开观看。书信大致内容如下:
西岐卑职散宜生顿首百拜,致书于士大夫费公恩主台下:
久仰大德,未叩台安;自愧驽骀,无缘执鞭,梦想殊渴。兹启者:敝地恩主姬昌,冒言忤君,罪在不赦,深感大夫垂救之恩,得获生全。虽囚羑里,实大夫再赐之馀生耳,不胜庆幸!某外又何敢望焉?职第因僻处一隅,未伸衔结,日夜只有望帝京遥祝万寿无疆而已。今特遣大夫太颠具不腆之仪。白璧二双,黄金百镒,表里四端,少曝西土众士民之微忱,幸无以不恭见罪。但念我主公以残末衰年,久羁羑里,情实可矜;况有倚闾老母,幼子孤臣,无不日夜悬思,希图完聚,此亦仁人君子所共怜念者也。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救归国,则恩台德海如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于世世矣!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费仲看过书信和礼单,暗自思忖:“这份礼物价值万金,可如今该如何行事呢?” 他沉思了半晌,才吩咐太颠道:“你回去多多拜谢散大夫。我也不便写回书,待我日后寻得机会,自然会让你主公归国,绝不辜负你家大夫的托付。” 太颠拜谢后告辞,回到住处。没过多久,闳夭也从尤浑处送礼回来,二人交谈一番,发现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两位将军大喜,赶忙收拾行装,回西岐去了,暂且按下不表。
自从费仲收受了散宜生的礼物,也不与尤浑互通消息,尤浑同样也不询问费仲,两人各自装作不知。一日,纣王在摘星楼与费仲、尤浑二人下棋,纣王连胜两盘,心情大好,传旨摆宴。费仲、尤浑在一旁侍奉,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正饮酒间,纣王忽然说起伯邑考鼓琴的事,夸赞猿猴歌唱的美妙,又提及:“姬昌自称能推算先天之数,可他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了,可见那些都是无稽之谈,哪有什么既定的天数?” 费仲趁机上奏道:“臣听闻姬昌一直有叛逆之心,此前一直有所防备。前几日,臣派心腹前往羑里探听虚实,羑里的军民都说姬昌十分忠义,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会焚香祈求陛下国祚安康,四夷宾服,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社稷永享太平,宫闱安宁。陛下囚禁姬昌七年,他毫无怨言。依臣之见,姬昌乃是忠臣。”
纣王疑惑道:“卿前些日子还说姬昌表面忠诚,实则心怀奸诈,包藏祸心,不是好人,为何今日说法却相反了?” 费仲又奏道:“人言姬昌忠奸难辨,真假一时难以分清。因此臣暗中派心腹去探听,才知道姬昌确实是忠耿之人,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纣王又问:“尤大夫觉得如何?” 尤浑启奏道:“依费仲所言,确实如此。据臣所知,姬昌这几年备受困苦,终日被囚禁在羑里,却能教化万民,百姓感其恩德,当地风俗变得美好。民众知晓忠孝节义,不做邪伪之事,所以西岐百姓都称姬昌为圣人。陛下问臣,臣不敢不实言相告,方才未奏,臣其实也想上奏此事。”
纣王说:“二位爱卿所言一致,看来姬昌确实是个好人。朕想赦免姬昌,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费仲说:“姬昌能否赦免,臣不敢擅自做主。但姬昌忠孝之心可嘉,被囚禁在羑里许久,毫无怨言。若陛下怜悯,赦免他归国,那是让姬昌死而复生,无国而有国。他必定会感恩戴德,永无休止地报答陛下的再生之恩。臣料想姬昌此去,定会坚守忠贞之节,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以报答陛下的恩情,在有生之年,忠心侍奉陛下。”
尤浑在一旁见费仲极力保荐姬昌,心想他想必是收了西岐的礼物,才这般行事。自己岂能让他独自做好人,也得让姬昌对自己感恩。于是尤浑出班奏道:“陛下既然施恩赦免姬昌,不妨再加恩于他,他自然会全心为国效力。如今东伯侯姜文焕造反,攻打游魂关,大将窦融与之苦战七年,胜负未分。南伯侯鄂顺谋逆,攻打三山关,大将邓九公也苦战七年,双方死伤惨重,战事一直未能平息,烽烟四起。依臣愚见,可封姬昌为王,赐予他白旄黄钺,让他拥有征伐之权,代天子操劳,威镇西岐。况且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都对他信服。东南两路的叛军若得知此事,说不定不战自退,正所谓‘任用一人,就能让众多不贤之人远离’。”
纣王听了,大喜道:“尤浑才智双全,实在可爱;费仲善于举荐贤良,令人钦佩。” 二位大臣谢恩。纣王随即降下赦令,单独赦免姬昌,让他速速离开羑里。有诗为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运循环大不同,七年灾满出雕笼;费尤受贿将言谏,社稷成汤运告终。
加封文王归故土,五关父子又重逢;灵台应兆飞熊至,渭水溪边遇太公。
且说使臣带着赦令出了朝歌,百官听闻,皆大欢喜。使臣径直前往羑里,暂且不表。且说西伯侯在羑里,正满心忧愁地思念着长子伯邑考,想到儿子被纣王剁成肉酱,不禁长叹:“我儿生在西土,却命丧朝歌。他不听我的话,才遭此横祸。圣人不吃儿子的肉,我作为父亲,不得已吃下,也是权宜之计。”
正想着邑考,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将房檐上的两块瓦片吹落在地,摔得粉碎。西伯侯大惊,自语道:“这又是怪异的征兆?” 他随即焚香,用金钱占卦,推算八卦,很快便知晓了其中的缘由。姬昌点头叹息道:“今日天子的赦令要到了。” 他赶忙唤来左右,说道:“天子赦令将至,大家收拾准备启程。” 侍从们对此将信将疑。
没过多久,使臣传旨,赦书已到。西伯侯接过赦令,行过礼。使臣说:“奉圣旨,单独赦免姬伯老大人。” 姬伯便朝着北方谢恩,随后走出羑里。只见羑里的父老乡亲们牵着羊、挑着酒,簇拥在道路两旁,跪地迎接,说道:“千岁今日如同龙游大海,凤栖梧桐,虎上高山,鹤落松柏。七年来承蒙千岁的教导和安抚,无论长幼都知晓忠孝,妇女都明白贞节,风俗变得美好。大小居民,不论男女,无不感激千岁的大恩。如今一旦分别,恐怕再难蒙受您的恩泽。” 众人说着,纷纷落泪。
西伯侯也不禁落泪,说道:“我被囚禁七年,没能为你们做什么好事,如今又劳烦你们送来酒礼,我心中实在不安。只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平日的教化,自然事事顺遂,能享受朝廷太平的福分。” 百姓们听了,越发悲伤,一直送了十里路,才挥泪作别。
西伯侯一路前行,一日来到朝歌。百官在午门等候迎接,只见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启、微子衍、麦云、麦智、黄飞虎等八位谏议大夫都来拜见西伯侯。姬昌见众官员前来,急忙行礼,说道:“犯官七年未见众位大人,如今承蒙天恩特赦,这都是仰仗列位大人的福荫,才能重见天日。” 众官员见姬伯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都十分欣慰。
这时,使臣回朝复旨,纣王正在龙德殿。听闻候旨,便命宣众官员与姬昌一同朝见。只见姬昌身着白色丧服,俯伏在地,奏道:“犯臣姬昌,罪该万死。承蒙陛下特赦,即便粉身碎骨,这也是陛下赐予的性命,愿陛下万岁。”
纣王说:“卿在羑里被囚禁七年,毫无怨言,反而祈求朕国祚绵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可见卿一片忠诚,朕实在有负于卿。如今朕特下诏令,赦免卿无罪。卿蒙冤七年,朕加封卿为贤良忠孝百公之长,赐予你征伐之权,赐卿白旄黄钺,坐镇西岐。每月加禄米一千石,派文官两名、武将两名,送卿荣归。今日在龙德殿设宴,让卿游街三日,拜阙谢恩。”
西伯侯谢恩。此时姬昌换上官服,百官纷纷庆贺,众人便在龙德殿饮宴。这宴会上的景象如何呢?只见擦拭得干净整洁的条台桌椅,摆满了奇异奢华的筵席。左边摆放着装饰精美的白玉瓶,右边陈列着玛瑙珊瑚树。进酒的宫娥如同洛水女神般美丽,添香的美女好似嫦娥下凡。黄金炉中焚烧着麝檀香,琥珀杯中盛着如珍珠般晶莹的美酒。两边绣屏环绕展开,满座铺设着重销销金簟。金盘犀箸之间,摆放着龙凤珍馐,整整齐齐,尽显皇家气派。屏风锦帐围绕,花卉点缀其间,层层叠叠,色彩绚丽夺目。桌上不仅有交梨火枣,还有雀舌牙茶、水泡白杏、酱芽红姜。鹅梨、苹果、青脆梅、龙眼、枇杷、金石橘等水果琳琅满目,石榴大如碗盏,秋柿圆润如球。此外,还摆列着兔丝熊掌、猩唇驼蹄,哪还用羡慕凤髓龙肝、狮睛麟脯。众人慢慢斟饮着瑶池玉液、紫府琼浆,同时欣赏着鸾箫凤笛、象板笙簧演奏出的美妙音乐。正是: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桌上菜肴丰盛,珍馐百味俱全,鼓乐声响起,尽显帝王的欢娱。
话说比干、微子、箕子以及朝中大小官员,无不因姬昌获赦而欢喜。百官在宴会上尽情畅饮,文王谢恩后出朝,开始了三日的夸官仪式。这夸官的场景又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呢?
只见前呼后拥,五色旌旗飘扬。桶子枪上的朱缨随风摆动,朝天蹬闪耀着光辉。左边是钺斧,右边是金瓜,前面摆着黄旄,后面跟着豹尾。带刀力士增添光彩,护驾官员喜气洋洋。银交椅衬托着如玉般的面容,逍遥马装饰着黄金辔头。文王身着绣有走龙飞凤的大龙袍,袍上的团龙图案若隐若现,彰显着华贵。腰间的玉带镶嵌着宝石,光彩夺目。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文王夸官,个个都说:“忠良今日出牢笼,有德贤侯灾厄满。”
文王在城中夸官,到了未牌时分,只见前面旗帜飘扬,剑戟林立,一支人马迎面而来。文王问道:“前面是什么人的队伍?” 左右回答:“启禀大王千岁,是武成王黄爷操练归来。” 文王急忙下马,站在路旁,欠身打躬,口称:“姬昌参见。”
武成王见文王下马,连忙滚鞍下骑,握住文王的手说道:“有失回避,望乞恕罪。” 他又低声说:“今日贤侯荣归,真是万分欣喜。末将有一言相告,不知贤王能否接纳?” 西伯说:“愿闻教诲。” 武成王说:“此处离末将府第不远,末将略备薄酒,以表心意,如何?” 文王为人诚实,不善推辞谦让,便答道:“贤王如此盛情,姬昌敢不从命。”
黄飞虎带着文王来到王府,命左右速速摆宴。两位王爷举杯欢饮,谈论着忠义之事。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掌起了烛火。武成王命左右退下,然后对文王说:“今日大人之喜,实乃无疆之福。但当今圣上宠信奸邪,不听忠言,陷害大臣,沉迷酒色,不理朝纲,不容谏言。用炮烙之刑让忠良寒心,设虿盆之刑堵住谏臣之口。百姓惶惶不安,四方战乱纷纷。东南两处,已有四百诸侯造反。以贤王的德行,却遭受羑里的困苦囚禁。如今既已特赦,就如同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金鳌脱钩。贤王为何还不醒悟!况且朝中纲纪混乱,贤王又何必在此夸官游街?何不早日逃离这牢笼,返回故土,与父子重逢,夫妻团聚,岂不美哉?又何必留在这危险之地,做吉凶未卜之事?”
武成王这几句话,说得文王浑身发软,他起身谢道:“大王真是金玉良言,对姬昌有提拔之恩,此恩何以为报?只是我若想离开,五关有阻碍,这可如何是好?” 黄飞虎说:“这不难,铜符令箭都在我府中。” 不一会儿,他取出铜符令箭,交给文王,又让文王换上夜不收的服装,趁着夜色出城,保证不会受阻。
文王感激地说:“大王的恩德,如同重生父母,我何时才能报答?” 此时已是二更时分,武成王命副将龙环、吴谦打开朝歌西门,送文王出城。不知文王此去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