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贾琏在梨香院守灵七昼夜,这期间,僧道们不停地做法事。贾母把贾琏叫去,吩咐他不许把尤二姐的灵柩送往家庙。贾琏没办法,只好又跟时觉商量,在尤三姐的墓旁选了个地方,破土埋葬了尤二姐。送殡那天,来的人不过是族里的人,加上王信夫妇、尤氏婆媳。王熙凤一概不管,任由贾琏自己去操办。

此时年关将近,各种事务繁杂,让人应接不暇。除此之外,林之孝呈上了一份名单,上面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到了该娶妻成家的年纪,想等府里有合适放出的丫头,求主子指配。王熙凤看了名单,先去问贾母和王夫人的意见。大家商议后发现,虽说有几个丫头应该被发配出去,可各有各的缘由:第一个是鸳鸯,她发誓绝不嫁人。自从那次之后,她一直没和宝玉说过话,也不再精心梳妆打扮。众人见她心意坚定,也不好勉强。第二个是琥珀,她生了病,这次没法指配。彩云因为最近和贾环关系破裂,也染上了难以治愈的病症。只有王熙凤和李纨房里的几个粗使大丫鬟被安排出去了,其余的丫头年纪还小。于是就让那些小厮们自己到外面去娶妻了。

此前,因为王熙凤生病,李纨和探春忙着料理家务,抽不出空闲,紧接着又赶上过年过节,冒出许多杂事,竟把诗社的活动搁置了下来。如今到了仲春时节,大家总算有了些时间,可宝玉却因为柳湘莲出家、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而死,柳五儿又气病了,接连不断的事情,让他心中满是忧愁和烦恼,一件未了又添一件。他神情恍惚,言语时常混乱,像是得了怔忡之症。袭人等人吓得不敢回禀贾母,只能想尽办法逗他开心。

这天清晨,宝玉刚睡醒,就听见外间房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袭人笑着说:“你快出去劝劝,晴雯和麝月正按着温都里那在挠痒痒呢。” 宝玉听了,赶忙披上灰鼠袄子出去查看,只见他们三人的被褥还没叠好,外衣也没穿。晴雯只穿着葱绿色的院绸小袄、红色小衣和红睡鞋,披散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穿着红绫抹胸,披着一件旧衣裳,在那里挠雄奴的肋下。雄奴仰躺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得喘不过气来。宝玉连忙上前笑着说:“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我来帮忙。” 说着,也上了床去挠晴雯。晴雯怕痒,笑着连忙放开雄奴,和宝玉对抓起来。雄奴趁机又把晴雯按倒,在她肋下挠了起来。袭人笑着说:“小心别着凉了。” 看着他们四人闹作一团,倒也觉得有趣。

忽然,李纨派碧月来说:“昨天晚上奶奶在这里落下一块手帕,不知道在不在这儿?” 小燕说:“有,有,有,我在地上捡到的,不知道是谁的,刚洗了晾着,还没干呢。” 碧月见他们四人在地上乱滚,便笑着说:“还是这儿热闹,大早上就嘻嘻哈哈地玩到一块儿了。” 宝玉笑着问:“你们那边人也不少,怎么不玩呢?” 碧月说:“我们奶奶不喜欢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拘束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着老太太到前头去了,就更冷清了。两个姨娘今年过完,到明年冬天也要走了,那就更寂寞了。你瞧宝姑娘那儿,香菱走了之后,冷清了许多,云姑娘也落了单。”

正说着,只见湘云又派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看绝妙的诗。” 宝玉听了,急忙问:“哪里的好诗?” 翠缕笑着说:“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就知道了。” 宝玉听了,赶忙梳洗一番后出去,果然看到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着。见他来了,大家都笑着说:“这时候才起来,咱们的诗社都散了一年了,也没人发起活动。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正该重新振作起来才好。” 湘云笑着说:“当初起诗社的时候是秋天,本就不兴旺。如今正好万物逢春,都预示着生机和繁盛。况且这首桃花诗写得极好,不如就把海棠社改成桃花社。” 宝玉听了,点头说:“好极了。” 说着就急着要看诗。众人又说:“咱们现在就去拜访稻香老农,大家一起商量好怎么重新起社。” 说着,大家一起起身,都往稻香村走去。

宝玉一边走,一边看那纸上写着的《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宝玉看完后,没有称赞,却落下泪来。他心里知道这诗出自黛玉之手,所以忍不住落泪,又怕众人看见,赶忙自己擦了。他问道:“你们从哪儿得到这首诗的?” 宝琴笑着说:“你猜猜是谁写的?” 宝玉笑着说:“自然是潇湘子的手笔。” 宝琴笑着说:“这是我写的呢。” 宝玉笑着说:“我不信。这诗的声调口气,和蘅芜君的风格截然不同,所以我不信。” 宝钗笑着说:“所以说你不懂。难道杜工部每首诗都只写‘丛菊两开他日泪’这样的句子吗?他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这样柔媚的诗句。” 宝玉笑着说:“话虽如此。但我知道姐姐肯定不会让妹妹写这样伤感的语句,妹妹虽有才华,也肯定不会写。不像林妹妹经历过离别丧亲之痛,才会写出这样哀伤的诗句。” 众人听了,都笑了。

到了稻香村,大家把诗拿给李纨看,李纨自然是赞不绝口。说起诗社的事,大家商量决定:明天是三月初二,就重新起社,把 “海棠社” 改为 “桃花社”,林黛玉担任社主。明天饭后,大家都到潇湘馆集合。接着大家又开始拟题。黛玉说:“大家就以桃花为题,作一首一百韵的诗。” 宝钗说:“这可不行。历来桃花诗太多了,就算作了也难免落入俗套,比不上你这首古风。得再想想别的题目。” 正说着,有人来报:“舅太太来了。姑娘们出去请安。” 于是大家都到前头去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她说话。吃完饭,又陪着她到园子里各处游玩了一圈。到了晚上掌灯时分,王子腾的夫人才离开。

第二天是探春的生日,元春早早地派了两个小太监送来了几件玩物。家里人也都送了寿礼,这自不必多说。饭后,探春换上礼服,到各处去行礼。黛玉笑着对众人说:“我这一社开得又不巧了,偏偏忘了这两天是她的生日。虽说不摆酒唱戏,但也得陪她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玩一天,哪有空闲呢。” 因此,诗社活动改到了初五。

这一天,众姊妹们在房中吃完早饭后,贾政的书信到了。宝玉向贾政请安后,把给贾母的请安信拆开念给贾母听,信里不过是些请安的话,说六月中旬一定进京之类的。其余关于家中事务的信件,自然由贾琏和王夫人拆阅。众人听说贾政六七月就能回京,都十分高兴。偏偏最近王子腾的女儿许配给了保宁侯的儿子,定在五月初十过门,王熙凤又忙着张罗此事,常常三五天都不在家。这一天,王子腾的夫人又来接王熙凤,还一并邀请众甥男甥女去玩一天。贾母和王夫人让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跟着王熙凤一起去。众人不敢违抗,只得回房重新梳妆打扮。五人告辞后,去了一天,晚上掌灯时分才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