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闲暇时在桥边排列阵势,高兴时在床下与同伴斗智斗勇。
它能敏锐感知雨即将来临,常常提前封闭巢穴,堆积的灰尘多了,就化作尘埃。
行动轻巧敏捷,悄无声息,几次不知不觉就飞过了柴门。
它展开翅膀,无声无息地一直飞到中堂。只见那老怪正满脸烦恼地坐在那里,这时,一个小妖从后面急匆匆地跑过来,大声报告:“大王,天大的喜事!” 老妖疑惑地问:“喜从何来?” 小妖说:“我刚才在后门外的山涧边查看,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痛哭。我赶忙爬上山顶望去,原来是猪八戒、孙行者、沙和尚在那里对着坟墓痛哭。想必是他们把那个人头当成唐僧的头,埋了起来,当作坟墓在那里哭呢。” 行者在暗中听到这番话,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要是这么说,我师父应该还藏在这儿,还没被吃掉。我得再去仔细找找,看看师父是死是活,然后再跟他们算账。”
好一个大圣,在中堂飞来飞去,四处查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小门,关得紧紧的。他便从门缝里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园子,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悲伤的哭声。他径直朝着哭声的方向飞去,飞到园子深处,只见在一丛大树底下,绑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唐僧。行者见了,心里一阵激动,再也按捺不住,立刻现出了本相,走上前去,轻声叫道:“师父。” 长老一听声音,认得是悟空,眼中涌出泪水,说道:“悟空,你来了?快救救我!悟空!悟空!” 行者连忙说道:“师父,先别一直叫我的名字,旁边有人,小心走漏了风声。你既然还有命在,我肯定能救你出去。那妖怪说已经把你吃了,还拿个假人头来骗我,我们跟他们狠狠地打了一场。师父放心,再忍耐一会儿,等我把那妖精收拾了,就来救你。”
说完,大圣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又变回了蚂蚁模样,再次飞入中堂,停在了正梁之上。只见那些没有丧命的小妖们,聚在一起,吵吵嚷嚷。这时,忽然有一个小妖跳出来,对老妖说:“大王,他们见洞门被堵住,攻打不进来,已经死了心,舍弃了唐僧,把假人头当作唐僧的头,做了个坟墓。今天哭了一天,明天再哭一天,后天祭奠完,估计就该回去了。等打听到他们都走了,我们就把唐僧拿出来,剁碎了,用大料煎着,香喷喷的,大家一起吃,说不定还能延年益寿呢。” 另一个小妖拍着手说:“别说了!别说了!还是蒸着吃更有滋味!” 还有一个小妖说:“煮着吃,还能省点柴火。” 又有一个小妖道:“唐僧本就是个稀罕物,再撒点盐腌一腌,能吃更长时间。” 行者在梁上听到这些话,心中怒火中烧,暗自骂道:“我师父跟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你们竟然这样算计着吃他!” 于是,他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碎,轻轻一吹,暗中念起咒语,把毫毛都变成了瞌睡虫,朝着那些小妖的脸上扔去,瞌睡虫一个个钻进了小妖们的鼻孔里。小妖们渐渐开始打盹,不一会儿,都呼呼大睡起来。只有那个老妖翻来覆去睡不稳,两只手不停地揉着头、搓着脸,还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捏鼻子。行者见状,心想:“莫不是他察觉到了?再给他来两个!” 于是又拔下一根毫毛,按照之前的方法,变成瞌睡虫,扔到他脸上,钻进了他的鼻孔里。两个瞌睡虫,一个从左边进去,一个从右边进去。那老妖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打了两个哈欠,也 “呼呼” 地睡倒了。
行者心中暗自高兴,这才跳了下来,现出本相,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金箍棒变得有鸭蛋粗细。只听 “当” 的一声,他把旁门打破,跑到后园,大声喊道:“师父!” 长老说道:“徒弟,快来给我解开绳子!我都被绑坏了!” 行者说:“师父别着急,等我先把妖精打死,再来给你解开。” 说着,他急忙转身跑回中堂,刚举起金箍棒要打,又停住了手,心想:“不行!还是先把师父救出来再打。” 于是又回到园中,可没走几步,又想:“还是先把妖精打死,再救师父。” 就这样,他来来回回犹豫了两三回,才蹦蹦跳跳地来到园里。长老见了,又悲又喜,说道:“猴儿,是不是看到我还活着,高兴得不知所措了,所以才这样手舞足蹈啊?” 行者这才走到长老面前,解开绳索,扶着师父就要走。这时,又听到对面树上绑着的人喊道:“老爷发发慈悲,也救救我吧!” 长老停下脚步,对行者说:“悟空,把那个人也解救一下。” 行者问道:“他是什么人?” 长老说:“他比我早一天被抓进来。他是个樵夫,说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十分思念,倒是个孝顺的人。干脆把他也一起救了吧。”
行者依照长老的吩咐,也解开了樵夫身上的绳索,带着他们一同从后门出去,爬上石崖,越过陡峭的山涧。长老感激地说:“贤徒,多亏你救了他和我的命!悟能和悟净现在在哪里?” 行者说:“他们两个都在那边哭您呢。您可以叫他们一声。” 长老于是提高声音,大声喊道:“八戒!八戒!” 那呆子哭得昏昏沉沉,正用手擦着鼻涕眼泪,听到喊声,对沙僧说:“沙和尚,是不是师父回家显灵了?在那儿叫我们呢,是不是?” 行者走上前,大声喝斥道:“你这呆子!显什么灵?这不是师父来了吗?” 沙僧抬头一看,连忙跪在长老面前,说道:“师父,您受苦了!哥哥是怎么把您救出来的呀?” 行者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八戒听了,气得咬牙切齿,忍不住举起钉耙,对着那坟墓一阵猛筑,把坟墓推倒,挖出那个人头,又把人头砸得稀烂。唐僧问道:“你为什么要砸它?” 八戒说:“师父啊,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死人,害我对着它哭了半天!” 长老说:“多亏它救了我的命呢。你们兄弟们打到他们洞门口,嚷着要我,他们想必是拿它来敷衍你们,不然的话,早就把我杀了。还是把它埋了吧,也算是我们出家人的一点心意。” 呆子听了长老的话,便把那一堆稀烂的骨肉重新埋好,又堆起了一个坟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者笑着对长老说:“师父,您先稍微坐一会儿,等我去把剩下的妖怪都除掉。” 说完,他又跳下石崖,越过山涧,进入洞中,把绑唐僧和樵夫的绳索拿到中堂。那老妖还在呼呼大睡,行者便把他的四肢紧紧捆住,像四马攒蹄一样,然后用金箍棒把他挑起来,扛在肩上,径直从后门走了出去。猪八戒远远地看见,说道:“哥哥就爱干这种扛人的事儿!再找一个一起挑着不好吗?” 行者走到跟前,把老妖放下,八戒立刻举起钉耙要打。行者连忙制止道:“先别忙!洞里还有小妖怪没收拾呢。” 八戒说:“哥啊,要是有,就带我进去把他们都打死。” 行者说:“一个个打太费时间了,不如找点柴火,把他们一网打尽。” 那樵夫听了,立刻带着八戒到东边的山凹里,找了些破梢竹、败叶松、空心柳、断根藤、黄蒿、老荻、芦苇、干桑等,挑了许多,送到后门。行者点上火,八戒扇动两只大耳朵,煽起风来。大圣纵身一跳,跳到高处,抖了抖身子,收回了瞌睡虫的毫毛。那些小妖这才醒来,却发现烟火已经四处燃起。可怜这些小妖,没有一个能逃脱性命。整个洞府也被烧得干干净净,行者这才回去见师父。师父听到老妖刚刚醒来的声音,便说:“徒弟,妖精醒了。” 八戒上前,一钉耙把老怪打死,老怪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行者说:“这花皮豹子精不仅会吃老虎,如今还会变成人。这次把它打死,才能彻底除掉后患!” 长老对行者感激不尽,然后跨上马鞍,准备上路。那樵夫说:“老爷,往西南方向走不远,就是我家。请老爷到我家去,见见我母亲,让她叩谢老爷的救命之恩,然后再送老爷上路。”
长老欣然答应,于是不再骑马,和樵夫以及师徒四人一起同行。他们朝着西南方向缓缓走去,没走多远,果然看到:
石头铺成的小路被苔藓重重覆盖,柴门被藤花缠绕。
四面的山色相互连接,一片山林中鸟雀喧闹。
茂密的松竹交织着翠绿,各种奇异的花卉争奇斗艳。
这里地处偏僻,云雾缭绕,一座竹篱环绕的茅舍出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只见一位老妇人倚靠在柴门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正悲痛地哭喊着。那樵夫一眼便认出是自己的母亲,瞬间抛开长老,心急如焚地飞奔到柴门前,“扑通” 一声跪下,呼喊着:“母亲!儿子回来了!” 老妇人一把将他抱住,说道:“儿啊!这几天你一直没回家,我还以为山主把你抓走,害了你的性命,可把我心疼坏了。既然你没被害,怎么今天才回来?你的绳索、扁担、斧头都去哪儿了?” 樵夫叩头说道:“母亲,儿子确实被山主抓走,绑在了树上,本以为性命不保。幸亏这几位老爷!这位老爷是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也被山主抓去绑在树上。但他的三位徒弟神通广大,把山主打死了,那山主原来是艾叶花皮豹子精。其他的小妖也都被烧死了。他们把这位老爷解救下来,还顺带救了儿子。这份恩情如同天高地厚!要不是他们,儿子肯定性命不保。现在山上太平了,儿子以后就算整夜在山里行走,也不会有危险了。”
老妇人听了这番话,一步一拜,恭敬地迎接着长老师徒四人进入柴门,来到茅舍中坐下。母子俩不停地磕头致谢,接着便手忙脚乱地准备了一些素食,以表感谢。八戒说道:“樵哥,我看你家里条件也不太好,随便准备点吃的就行,千万别太麻烦。” 樵夫说:“不瞒老爷说,这山里确实条件简陋,没有什么香蕈、蘑菇、川椒、大料,只能用几样野菜招待老爷们,略表我的一点心意。” 八戒笑着说:“好说,好说。动作快点,我们肚子都饿了。” 樵夫连忙应道:“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果然,没过多久,便摆好了桌椅,端上了饭菜。桌上确实只有几盘野菜,只见:
鲜嫩焯过的黄花菜,酸溜溜的白鼓丁。漂浮着的马齿苋,还有江荠和雁肠英。燕子还没来时,这菜又香又嫩,芽儿小小的,又脆又青。煮得软烂的马蓝头,白煮的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菜煮熟了也能吃;剪刀股、牛塘利,还有倒灌窝螺和操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种野菜又清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菜也值得夸赞;蒲根菜和茭儿菜,这四种长在水边的菜十分清新。看麦娘娇小可爱;破破纳,没人穿它;苦麻菜在台下的藩篱架边生长。雀儿绵单、猢狲脚迹,用油煎了特别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蛾儿飞落在板荞荞上。羊耳秃、枸杞头,再加上乌蓝,不用放油炒。几样野菜凑成了这顿饭,樵夫满怀诚意地以此感谢众人。
师徒们饱餐了一顿后,便准备启程。樵夫不敢多留,赶忙请母亲出来,再次叩拜致谢。樵夫只是不停地磕头,随后拿起一条枣木棍,整理好衣裙,出门相送。沙僧牵着马,八戒挑着担,行者紧紧跟在长老左右。长老坐在马上,拱手说道:“樵哥,麻烦你先带路,到了大路上我们再分别。” 于是众人一同登高下坂,翻山越岭,寻找大路。长老坐在马上,心中思量着:“徒弟们啊!
自从告别大唐君主,踏上前往西域的道路,路途遥远,迢迢无尽。
一路上,山水之间的灾祸难以逃脱,妖妖怪怪总是威胁着我们的性命。
我一心只为求取三藏真经,念念不忘要登上九霄,到达西天。
这一路劳碌奔波,何时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取经大业,回到唐朝!”
樵夫听到长老的感慨,说道:“老爷不必忧虑。沿着这条大路向西走,不到一千里,就是天竺国,那可是极乐之地啊。” 长老听了,立刻翻身下马,说道:“辛苦你远道相送。既然已经到了大路,那就请樵哥回府,代我多多拜望你的母亲。刚才承蒙你们盛情款待,贫僧没什么可以报答的,只能早晚诵经,保佑你们母子平安,长命百岁。” 樵夫连连答应,告辞后,便返回了原路。师徒四人则继续朝着西方前行。真是:降伏妖怪,解除冤屈,摆脱苦难;受了恩情,踏上征途,用心前行。毕竟不知道还要多少天才能到达西天,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