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 观音现像伏妖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我们两家各显神通,他还有梅山兄弟相助。
各自施展英雄本领,变化无穷,连天门三圣都拨开云层观看。
太上老君扔下金刚套,众神这才把我擒拿到金阶。
不用详细审讯供状,就判我凌迟处死的大罪。
斧剁锤敲伤不了我的性命,刀砍剑劈也伤不了我的身体。
火烧雷打对我都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摧毁我的长寿之胎。
被押到太清兜率院,放进八卦炉中煅炼。
到了日子打开炉子,我从当中跳了出来。
手持这条如意金箍棒,翻身打上玉龙台。
各个星宿都吓得躲藏起来,我在天宫里大闹一场。
巡视灵官赶忙请来佛祖,释迦牟尼与我比试才能。
我在他手心里翻筋斗,游遍周天又回来。
佛祖使用计谋把我哄骗,将我压在五行山下。
到如今已经五百多年了,我解脱出来又开始闯荡。
特意保护唐僧前往西域,我就是孙悟空行者,世人皆知。
在西方路上降妖除怪,哪个妖邪不怕我!”
妖王听他说出自己是悟空行者,便说道:“你原来是大闹天宫的那家伙。你既然脱身去保护唐僧西行了,走你的路就好了,为什么要多管闲事,给朱紫国当奴才,还跑到我这里来送死!” 行者大声喝道:“你这贼泼怪!说话太无知了!我受朱紫国的拜请之礼,又承蒙他们尊敬款待的恩情,我老孙的地位比那国王还高千倍,他们敬我如父母,待我如神明,你怎么能说出‘为奴’二字!你这个欺骗君主的妖怪!哪里逃!吃外公一棒!” 妖王顿时慌了手脚,连忙闪身躲开,举起宣花斧迎面抵挡。这一场恶战真是精彩!你看:
金箍如意棒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风刃宣花斧劈砍下去气势汹汹。一个咬牙切齿,凶狠无比;一个怒目圆睁,威风凛凛。这个是齐天大圣降临凡间,那个是作怪妖王来到尘世。两人喷云吐雾,仿佛要把天宫都笼罩,又似走石扬沙,遮蔽了斗府。来来往往,使出各种招数,翻翻滚滚,金光不断闪烁。他们都把本事尽情施展,各自比拼神通。一个要救娘娘回到国都,一个想和皇后在这山中长相厮守。这场争斗都是因那朱紫国国王而起,双方都为了他舍生忘死。
他们两人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妖王见行者手段高强,料想自己难以取胜,便用斧架住行者的铁棒,说道:“孙行者,你先停一停。我今天还没吃早饭,等我吃了饭,再来和你一决雌雄。” 行者心里明白他是想回去拿铃铛,便收起铁棒,说道:“好汉子不追疲惫的兔子。你去吧!吃饱点,好来送死!”
妖王急忙转身冲进洞里,对娘娘说:“快把宝贝拿来!” 娘娘问道:“要宝贝做什么?” 妖王道:“今天早上来叫阵的,是取经和尚的徒弟,叫孙悟空行者,还假称自己是‘外公’。我和他打到现在,不分胜负。等我拿了宝贝出去,放些烟火,烧死这猴头。” 娘娘听了,心里十分纠结:要是不拿出铃儿,恐怕妖王起疑;要是拿出铃儿,又怕伤了孙行者的性命。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妖王又催促道:“快拿出来!” 娘娘实在没办法,只好用锁钥打开箱子,把三个铃儿递给妖王。妖王拿了铃儿,就走出洞去。娘娘坐在宫中,泪如雨下,心里想着行者不知道能不能逃脱性命。两人都不知道这铃儿已经被调包成假的了。
妖王出了洞,就站在上风处,喊道:“孙行者,别跑!看我摇摇铃儿!” 行者笑着说:“你有铃,我就没铃?你会摇,我就不会摇?” 妖王道:“你有什么铃儿,拿出来给我看看。” 行者把铁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然后从腰间解下三个真宝贝,对妖王说:“这难道不是我的紫金铃儿?” 妖王见了,心里一惊,想道:“奇怪!奇怪!他的铃儿怎么和我的铃儿一模一样!就算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打磨的时候也该有些差别,要么多几个疤,要么少个蒂,怎么会一点不差呢?” 于是又问道:“你那铃儿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反问:“贤甥,你那铃儿又是从哪里来的?” 妖王为人老实,就说道:“我这铃儿是:
太清仙君道源深厚,在八卦炉中久经锤炼。
铸就这铃儿成为至宝,是老君留下,流传到如今。”
行者笑着说:“老孙的铃儿,也是那个时候来的。” 妖王道:“是怎么来的?” 行者道:“我这铃儿是:
道祖在兜率宫烧丹,金铃在炉中熔炼而成。
二三相乘得六,循环变化,我的是雌铃,你的是雄铃。”
妖王道:“铃儿是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怎么能分出雌雄?只要能摇出宝贝来,就是好的!” 行者道:“光说没用,得做出来才知道。先让你摇。” 妖王真的把第一个铃儿晃了三晃,却不见火冒出来;又晃了第二个铃儿三晃,也不见烟冒出来;再晃第三个铃儿三晃,还是不见沙冒出来。妖王顿时慌了手脚,说道:“怪了!怪了!这世道变了!这铃儿怕是怕老婆,雄的见了雌的,所以不出来了。” 行者道:“贤甥,别摇了,让我也摇摇给你看看。” 好个猴子,一把抓住三个铃儿,一起摇了起来。只见那红火、青烟、黄沙,一起滚滚而出,呼呼地烧起了树木,燃遍了山野!大圣嘴里又念起咒语,朝着巽地叫道:“风来!” 真的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红通通一片,黑沉沉一片,满天都是烟火,遍地都是黄沙!把那赛太岁吓得魂飞魄散,走投无路,在那大火之中,怎么能逃得性命!
就在这时,只听到半空中传来一声厉声高叫:“孙悟空!我来了!” 行者急忙回头向上望去,原来是观音菩萨,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洒下甘露来救火。行者赶忙把铃儿藏在腰间,合起双掌,倒身下拜。菩萨用柳枝连拂几下,洒下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全都消失了,黄沙也无影无踪。行者叩头说道:“不知道大慈大悲的菩萨降临,有失回避。请问菩萨要去哪里?” 菩萨道:“我特地来收伏这个妖怪。”
行者问道:“这妖怪是什么来历,竟然劳驾菩萨亲自降临收伏它?” 菩萨道:“它是我骑的金毛犼。因为牧童打瞌睡,疏忽了看守,这孽畜咬断铁索跑了出来,却也给朱紫国王消了灾。” 行者听了,急忙欠身说道:“菩萨您这话可就说错了。它在这里欺负君主,欺骗皇后,伤风败俗,给国王带来灾祸,怎么能说是消灾呢?” 菩萨道:“你有所不知。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的时候,现在的国王还是东宫太子,尚未登基。他年幼时,特别喜欢打猎。有一次,他率领人马,带着鹰犬去打猎,来到落凤坡前。那里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两个孩子,是一雄一雌两只雀雏,停在山坡下。这国王张弓搭箭,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着箭伤飞回西方。佛母忏悔之后,吩咐让国王夫妻分离三年,还要身患疾病。当时我骑着这金毛犼,也听到了这话。没想到这孽畜记在心里,所以跑来骗走了皇后,给国王消灾。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冤孽已满,幸好你来救治国王的病。我特地来收服这妖邪。” 行者道:“菩萨,虽然有这样的缘由,可它玷污了皇后,伤风败俗,破坏伦理纲常,实在是罪该万死。如今承蒙菩萨亲临,饶了它的死罪,可活罪也不能轻饶。让我打它二十棒,然后您再把它带走吧。” 菩萨道:“悟空,你既然知道我降临凡间,就该看在我的面子上,把它都饶了,也算是你降妖的功劳。要是你动了棍子,它也就死了。” 行者不敢违抗菩萨的话,只得下拜说道:“菩萨既然要把它带回南海,可千万不能再让它私自下凡,贻害人间!”
菩萨于是大喝一声:“孽畜!还不现出原形,更待何时!” 只见那怪打了个滚,现出了原身,抖了抖身上的毛,菩萨骑了上去。菩萨又朝它脖子下一看,不见了三个金铃。菩萨道:“悟空,把我的铃儿还来。” 行者道:“老孙我不知道。” 菩萨喝道:“你这贼猴!要不是你偷了这铃儿,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靠近它!快拿出来!” 行者笑着说:“真的没看见。” 菩萨道:“既然没看见,那我就念念《紧箍儿咒》。” 行者一听慌了,连忙叫道:“别念!别念!铃儿在这里呢!” 这正是:项上金铃谁能解开?解铃还须系铃人。菩萨把铃儿套在金毛犼的脖子下,飞身高坐。你看它四足之下莲花生出火焰,满身金缕闪烁着光芒。菩萨带着慈悲之心,返回南海,暂且不表。
再说孙大圣整理好衣裙,挥舞着铁棒,打进獬豸洞去,把洞里的群妖众怪全部打死,剿除得干干净净。然后一直来到后宫,迎接圣宫娘娘回国。娘娘对行者感激不已,连连顶礼膜拜。行者把菩萨降妖以及国王夫妻分离的缘由详细说了一遍,找来一些软草,扎了一条草龙,对娘娘说:“娘娘请跨上,闭上眼睛,别怕,我带你回朝去见国王。” 娘娘谨遵行者的吩咐。
行者施展神通,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仅仅半个时辰,就带着娘娘回到了城里。他按下云头,对娘娘说道:“娘娘,睁开眼睛吧。” 皇后睁开双眼一看,认出这正是凤阁龙楼,心中顿时欢喜不已。她离开草龙,与行者一同登上宝殿。国王见了,急忙从龙床上下来,就要去拉娘娘的玉手,想要倾诉离别之情,可刚一伸手,就猛地跌倒在地,嘴里直喊:“手疼!手疼!” 八戒在一旁哈哈大笑道:“瞧你这模样!真是没福气消受啊!刚一见面就被蜇得倒地了!” 行者说道:“呆子,你敢去拉她的手试试?” 八戒不服气地说:“拉她的手又怎么样?” 行者解释道:“娘娘身上生了毒刺,手上带着蜇阳之毒。自从到了麒麟山,和那赛太岁在一起的这三年,那妖怪都没能近身。只要一近身就浑身疼痛,一沾手就手疼难忍。” 众官员听了,纷纷问道:“像这样可怎么办才好呢?” 此时,外面的官员们满心忧虑,里面的妃嫔们也惊恐不安。旁边的玉圣、银圣二宫连忙将君王扶起。
就在众人都慌作一团的时候,忽然听到半空中有人喊道:“我来啦。” 行者抬头一看,只见:
一只仙鹤唳鸣着直冲云霄,飘飘然径直来到宫殿前。周身环绕着道道祥瑞之光,弥漫着翩翩的瑞气。此人穿着棕衣,身上仿佛散发着云烟,脚上踏着一双少见的芒鞋。手里拿着龙须蝇帚,腰间围着丝绦。他在天地间处处结下善缘,逍遥自在地游遍大地。原来这是大罗天上的紫云仙,今日下凡来解除魔咒。
行者赶忙上前迎接,问道:“张紫阳,你这是要去哪儿?” 紫阳真人一直走到殿前,恭敬地弯腰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向您行礼了。” 行者回礼问道:“你从哪里来呀?” 真人说:“三年前,小仙去参加佛会,路过这里的时候,预见朱紫国王会有夫妻分离的灾祸。我担心那妖怪会玷污皇后,做出违背人伦的事,日后国王和皇后就难以复合了。于是我把一件旧棕衣变成了一件崭新的霞裳,这霞裳光彩照人,五彩斑斓。我把它进献给妖王,让皇后穿上打扮一番。皇后穿上后,身上立刻生出了一身毒刺。其实这毒刺就是棕毛。如今得知大圣大功告成,我特地赶来解除这魔咒。” 行者说:“既然如此,辛苦你大老远跑一趟,那就赶紧解除魔咒吧。” 真人走上前,对着娘娘用手一指,娘娘身上的那件棕衣就脱了下来。此时,娘娘的身体恢复了原样。真人抖了抖棕衣,披在自己身上,对行者说:“大圣莫怪,小仙这就告辞了。” 行者说:“且慢,等国王向你致谢。” 真人笑着说:“不必了,不必了。” 于是作了个长揖,便腾空而去。这可把皇帝、皇后以及大小众臣惊得纷纷对着天空跪拜。
拜完之后,国王立刻下令大开东阁,酬谢唐僧师徒四人。国王带领众人跪拜,这才让夫妻二人得以重新团聚。正当大家欢宴之时,行者喊道:“师父,把那战书拿出来。” 长老从袖子里取出战书,递给行者。行者又把战书递给国王,说道:“这战书是那妖怪派小校送来的。那小校已经先被我打死了,我用他的尸体回来报功。后来我又到山中,变成小校的模样,进洞去回复妖怪。也正因如此,我见到了娘娘,还盗出了金铃,差点就被妖怪抓住了;之后我再次施展变化之术,又把金铃偷了出来,与那妖怪展开了一场恶战。幸好遇到观音菩萨把妖怪收走了,菩萨还跟我讲了国王夫妻分离的缘由……” 行者从头到尾,详细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整个国家的君臣内外,没有一个人不感激称赞的。唐僧说道:“这一方面是贤王的福气,另一方面也是我徒儿的功劳。如今承蒙如此盛大的宴会款待,已经足够了!足够了!我们就此拜别,不能耽误贫僧前往西方取经的行程了。” 国王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只好更换了通关文牒,隆重地安排了銮驾。他请唐僧稳稳地坐在龙车里,国王、妃后等人都簇拥着车轮,一路相送,直至分别。正所谓:有缘洗净心中的忧愁疑虑,断绝杂念,心境自然安宁。这一路前去,后面还会遇到什么吉凶之事呢?且听下回分解。